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划时代的里程碑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指导思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大转移,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2.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29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重大历史成就的时期,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发扬革命战争年代重视价值观念建设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3.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之路。1978—1998年,也由此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为纪念这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召开20周年,本刊自1998年第1期起,将陆续刊发有关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一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转折,也是全面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方面进行了许多新的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1978年12月18日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徘徊中前进的局面,以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为标志,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从此,中华民族踏上了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相似文献   

6.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新中国历史的分水岭.1978年以前,城市规划法规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中央文件"和"会议纪要",没有完备的法规体系,人治痕迹较重.1978年至今30年,城市规划法治建设从无到有,是一个渐进的完善过程.  相似文献   

7.
1978年末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确立了邓小平的核心领导地位。之后,中央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了组织调整,到1981年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正式形成。尽管这个集体的成员在后来有若干变化,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格局一直保持下来,从而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吕坪 《广东党史》2005,(2):20-28
全国解放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了伟大成就,但也经历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1978年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祖国真正的春天来了。  相似文献   

9.
赵瑞霞 《求贤》2008,(10):12-12
1978年岁末.我们党成功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局部试点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全面对外开放、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开启了中国解放思想、全面开放、激活经济、加快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0.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从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算起,我国改革开放已到"而立"。30年间,从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到实现总体小康、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从以吃饱穿  相似文献   

11.
经党中央批准,《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正式出版了,这是党的历史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它以大量历史资料为依据,吸收了30年来党史学界重要的研究成果,全面记载了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12.
正1978年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决定自1979年1月1日起两国建立外交关系。1979年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实现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建议两岸实现通商、通邮、通航。  相似文献   

13.
朱成林 《江淮》2011,(7):18-19
在中国共产党迎来90周年诞辰之际,党中央批准出版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党史》第二卷全面记述了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29年的历史,反映了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平凡历程,  相似文献   

14.
自1978年12月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20载岁月,弹指一挥间。然而,这20年是多么不平凡的20年!20年风云激荡,20年严峻考验,20年改革探索,20年沧桑巨变。这是人民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前进、加快发展的20年!20年过去,回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人们更深刻认识到她的伟大。她是揭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光辉里程碑,她是照亮中国人民改革开放新征程光芒万丈的灯塔自那时起,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15.
刘伟 《求是》1998,(19)
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崭新的历史时期。回顾总结近20年来改革开放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田克勤 《新长征》2008,(12):11-13
30年前,1978年12月18日——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30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新探索,是以这次会议为起点的;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从这次会议开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是从这次会议开始重新绘制的。  相似文献   

17.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帷幕,也为吉林经济的腾飞插上了翅膀。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精诚团结,奋力拼搏,战胜重重困难,取得了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实现了经济上新台阶的宏伟目标。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明显改善 1994年,预计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620亿元(不变价),比1978年增长2.9倍,比1991年增长45.9%,3年平均增长13.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达到2470  相似文献   

18.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地作出把党的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并开始提出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1979年3月,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从历史的必然性和理论逻辑性的角度,论述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必要性。1987年党的十三大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共产党90周年诞辰之际,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出版面世。《党史》第二卷编写历时16年。以大量的历史资料为依据。全面记述了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29年的历史,反映了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开展大规模社...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从1978年到1990年,邓小平曾先后6次来到辽宁,为辽宁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1978年的辽宁之行:必须发展生产力1978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在这一年,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历史性转折正在到来,经历了阵痛的中国正大步走向历史新时期的起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邓小平理论正在奠基。在这个重要时刻,邓小平来到了辽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