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张瑞  赵君 《前沿》2013,(15):30-32
理工类高校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但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存在信仰教育与现实不相适应,课堂教学与课外社会实践不相适应,大众化教育与主体不相适应,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与现实需要不相适应等问题,做到坚持一个体系、强化两个结合、构建三组向度、协同四支队伍是理工类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在高校大学生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铁肩  李真真 《传承》2010,(6):132-134
由于受到各种社会思潮尤其是西方的一些不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思潮、价值观念的影响,在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信仰模糊、理论脱离实际等问题。要有效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要充分运用各种载体和传播平台,不断拓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渠道。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它需要高校从理论灌输、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努力,寻求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大学生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到各种社会思潮尤其是西方的一些不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思潮、价值观念的影响,在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信仰模糊、理论脱离实际等问题.要有效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要充分运用各种载体和传播平台,不断拓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渠道.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它需要高校从理论灌输、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努力,寻求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4.
常宝红 《前沿》2011,(10):191-194
高校作为人才高地和思想创新源泉,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发挥着主阵地的作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经历了一个反思探索、改革创新与全面推进的过程,回顾30多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历程,总结基本经验,对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业已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但也同样存在着掣肘发展的诸多因素.解决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需要进一步发掘高校自身的内在优势,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实践自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首要前提是要准确把握其深刻内涵,特别是"三化"之间的内在关联。同时,还要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现实意义和实践路径,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紧密结合现实实践和时代条件,既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思想、指导实践,又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征决定的,本文力图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为什么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如何做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三方面,探析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8.
吕艳华 《前沿》2011,(19):42-45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任务,这离不开公众的广泛参与。以公众参与为视角,就会形成一方面党和国家推动,另一方面公众选择、参与、认可相结合的这样一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互动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以此为基点展开研究,最基本的是要解决参与主体、参与领域与参与渠道的问题,即从参与主体角度探究"谁参与""参与什么"的问题,及从党和国家层面拓宽参与渠道,探究"怎样参与"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人民实践的两个重要主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之间存在着互生的内在必然逻辑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统一起来的逻辑关系在实质上就是理论和实践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0.
崔庆五 《前沿》2012,(2):41-43
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坚实的基础,首先,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质决定了它具有"掌握"中国人民的理论诉求。其次,中国人民也需要马克思主义来指导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再次,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活动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人民之间的真正结合。  相似文献   

11.
李京 《桂海论丛》2010,26(5):16-20
马克思主义是引领全人类获得彻底解放的学说,但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政权都是通过暴力革命的手段所取得,因而在传统意义上一般都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关于革命与斗争的理论,于是马克思关于和谐社会思想长期被深度地遮蔽起来。廓清我们党从"革命马克思"向"和谐马克思"重大历史转变的脉络和走向,澄清曾经被历史误读"革命马克思"的传统认识,重新认识马克思和谐社会的思想本质,重塑当代中国"和谐马克思"的核心价值取向,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科学命题之后,教育部专门设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者们对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面梳理和研究这些成果,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张容 《长白学刊》2021,(1):149-15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有特定的实践基础和理论诉求,也有特殊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土壤。因此,从理论上来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向度、理论向度和文化向度的充分展开过程。然而,由于历史上革命任务的紧迫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向度和理论向度充分展开而具有外显性,并得到学界的重点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向度或文化动因问题则相对弱化而具有内隐性,也没有得到学界充足的重视。从近代中国文化发展视角来分析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能够为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提供另外一种面相。以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提出为例来看,在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逻辑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构建"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的过程中,随着自身对文化民族性关注度的提升而必然要提出的重要概念。在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时代,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提出的文化动因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从一定意义上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所取得的胜利,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些理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形态。把握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顺利推进与取得成功的科学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的高度融合与有机统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确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教科书哲学的发展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载体,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和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从学术形态、政治形态、大众形态相统一的视角看,作为"范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方面功不可没,但无疑也需要重新反思其利弊得失,从而沿着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不断发展。深入研究作为"范式"的马克思主义教科书哲学,揭示其深层理论困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本松 《桂海论丛》2010,26(6):17-21
在马克思主义实践中有三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对中国而言:中国化)、大众化、当代化。在这三者的关系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大众化和当代化的起点前提和内容主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化的实践主体和实现力量的实践过程,马克思主义当代化是其大众化和中国化的理论要求和实践定位。中国化、大众化、当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实践中的三个要求、内容、侧面,中国化是起点,大众化是目的,当代化是贯穿主线,它们有机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7.
陈学璞 《桂海论丛》2008,24(1):11-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的形成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和深远的理论渊源。这一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它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江先锋 《桂海论丛》2010,26(3):21-26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重大课题和历史任务是我们党着眼于党自身理论建设的历史逻辑、时代发展的趋势、党的执政使命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这四个基本视角而提出的。正确认识和理解这四个基本视角,对于我们在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完成时代赋予的任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语》中孔子所言"中庸",是一种实用理论,更是一种实用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用之"道",即"常道"。它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理论体系,包括为政、治学、交友、处事等中庸之道。其"中庸"思想传递给我们历久弥新的真理指南,尤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孔子的"中庸之道",仍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教育改造罪犯,是监狱工作的重要任务。而监狱对罪犯实施"三课"教育,则是教育改造罪犯的基本手段。文章从"三课"教育口才概念与特征入手,运用比较的方法,探讨了"三课"教育口才讲授、谈话、演示、实验、实习作业、练习这六种常用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分析了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及优越性,并指出了在运用"三课"教育口才表达方法时应注意的问题。显然,这对于提高罪犯改造质量、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