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南亚地区华人2000多万,占海外华侨华人总数85%以上。其中马来西亚500万,泰国500万,新加坡210万,印尼505万,菲律宾100万,缅甸70万,越南70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40多年来,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许多国家纷纷摆脱殖民主义的统治成了独立国家,广大华侨为了适应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他们大部份参加居住国国籍,成为当地公民,由过去落叶归根变为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2.
1961年12月18日,印度政府宣布派兵进入果阿,以结束葡萄牙对果阿的殖民统治。果阿是印度领土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印度人民,为了反对殖民主义、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长期以来要求收复果阿,并且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印度政府收复果阿的行动,反映了印度人民的正义要求。对此,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表示坚决的支持。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对印度的果阿的殖民统治,已经四百多年了。在印度取得独立以  相似文献   

3.
郑娟 《重庆行政》2011,13(1):52-55
中国和印度作为亚洲的两个发展中大国,国情极为相似。同是世界文明的摇篮;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国家;近代以来,都遭受过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奴役,一度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附属;20世纪中叶几乎同时摆脱殖民统治,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并以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方式进行改革谋求国家的发展和强大,取得经济的高速增长。除社会制度外,两国在自然环境、人口数量、历史遭遇、改革任务等方面具有许多类似点,这些类似之处使得中印两国具有极大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无论从哪个意义上来说,都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科学、文化诸方面,这似乎是一种普遍的共识。政治体制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且是与经济现代化同步进行和相辅相成的。本文拟对战后发展中国家政治体制现代化的模式与特征作一初步的探讨。一战后,第三世界国家在摆脱殖民统治和取得民族独立后,都致力于本国的现代化事业,并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然而,在整个第三世界,除少数国家在现代化事业方面成绩较为突出外,大多数国家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其贫穷落后的面貌。当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战后发达国家把不合理、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强加于各后发国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也不能忽视这与多数后发(?)  相似文献   

5.
中国和印度作为亚洲的两个发展中大国,国情极为相似.同足世界文明的摇篮;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国家;近代以来,都遭受过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奴役,一度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附属;20世纪中叶几乎同时摆脱殖民统治,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并以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方式进行改革谋求国家的发展和强大,取得经济的高速增长.除社会制度外,两国在自然环境、人口数量、历史遭遇、改革任务等方面具有许多类似点,这些类似之处使得中印两国具有极大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6.
二次大战后,亚非拉地区民族独立斗争的革命风暴,猛烈地冲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于是,人们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现在旧的殖民体系已经瓦解,殖民主义还存在吗?特别是战后新的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国际间经济和贸易交往日益密切。在一些人看来,殖民主义早已是历史的陈迹。正因为如此,正确认识和宣传这个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就十分重要了。  相似文献   

7.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缘关系,海外华侨华人约90%聚居在东南亚各地。东南亚华侨社会的变化成为海外华侨社会变化的晴雨表,它代表海外华侨华人的动向。所以研究东南亚华侨华人社会的演变与发展具有代表性。本文在剖析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演变、发展时,侧重分析东南亚华侨华人社会的演变发展。 一、落地生根:海外华侨社会的根本性变化 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东南亚各殖民地国家相继独立,各国民族主义兴起。他们为发展民族经济以巩固政治独立,对华侨及其资本采取同化与融合的政策。与此同时,华侨的祖籍国——中国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一系列革命措施,尤其土地改革没收了部分华侨的土地和房屋,将一些华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亚、非、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一系列殖民地、附属国纷纷摆脱殖民主义的统治取得独立。据统计,从1945年8月至1984年7月底,共有93个亚、非、拉美国家取得独立。其中,亚洲23国,非洲47国,拉美13国,大洋洲9国,欧洲1国。这93个民族独立国家加上战前已取得独立地位的30多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及经济落后国家,共同组成了第三世界。这是我们时代的一件大事。第三世界的出现改变了国际政治斗争的格局,并对世界革命形势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深远的影响。在战后取得独立地位的93个国  相似文献   

9.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给中国人民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带来对战后和平安宁生活的撞憬,但在现实面前人们的期盼很快就破灭。美帝国主义为消灭共产主义、独霸世界,纠合西方国家、笼络其他各国的反共右派势力,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敌,组成冷战对抗体制甚至发动热战,造成世界不得安宁。在这种反共政策下进驻日本的麦克阿瑟司令部,保留日本天是偶像、保留日本大财阀的根基,并极力扶持右派势力。中国国民党政府接管摆脱日本殖民统治的台湾,但是国民党反动政权,紧跟美国反共反人民的政策发动了内战,把人民重新…  相似文献   

10.
王伟 《贵州民族研究》2021,42(3):104-115
"民族自决"特指被外国奴役和殖民统治下的被压迫民族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国家的权利.它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形成,后逐渐发展演变为一项重要的国际法原则,并于20世纪70年代非殖民化运动结束后迅速蜕变."民族自决"最主要的历史功绩在于瓦解了世界殖民体系,使亚非拉广大被压迫民族获得解放、实现独立并建立民族国家.但"民族自决"也是殖民列强对外扩张的主要借口,帝国主义进行利益分赃的重要幌子以及民族分离运动的"合法性"武器.原因在于,它具有浓厚的工具特性、主体含混不清、适用范围边界模糊、理论固有的内在局限以及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理论冲突等.  相似文献   

11.
浅议当代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试验”王振亚50年代以来,在亚非拉广大地区,大约有40多个摆脱了殖民主义统治的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相继作出了“社会主义选择”。它们举起社会主义旗帜,宣称在本国实行社会主义。这一罕见的现象,堪称世界社会主义史上一大奇观。在当代...  相似文献   

12.
江涌 《传承》2012,(19):66-67
今天,世界已经被美国文化殖民(洗脑)的自由主义者,把自由市场、比较优势视作经典,来指导治国安邦、学术研究工作。弱小国家,如若智商未泯,摆脱经济依附与文化殖民,就必须认清新殖民主义的面目,还原殖民主义历史,重述世界文化史。文化殖民是西方强大国家实施新殖民主义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中国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40周年。40年来,国际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了历史的考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对于当今建立国际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空前广泛的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广大摆脱了殖民统治的亚非拉国家,迫切需要建立新型平等的国际关系,以维护独立和主权,发展民族经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10月1日举行的开国大典上,  相似文献   

14.
非洲国家独立以后,不少国家的当权派宣称要走社会主义道路。现根据我们所了解的一些情况和材料,对非洲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題提出几点初步看法。一、绝大多数非洲国家是在二次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全面高涨的基础上赢得独立的。由于非洲几个世纪来深受西方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压迫,由于战后苏联威望的提高和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特别是中国革命的胜利,非洲人民群众普遍仇恨资本主义,向往社会主义。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的有些非洲新独立国家的领导人也向往  相似文献   

15.
本世纪的最后一年,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期间,中、美、俄、英、法五大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脑在中国倡议下首度聚首。闪光灯下,江泽民主席和其他四国领导人一道,对世界自信地微笑着。  20世纪是风雷激荡的世纪。百年间,世界格局叠经变化,有殖民主义的寿终正寝,有民族民主革命的汹涌澎湃,也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各自进行的自我调整。在20世纪国际风云变幻的舞台上,中国振衰起颓、由弱变强,成为求和平、倡发展的重要力量。  整个20世纪后50年,创立了新中国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卓绝的努力维护了国家的独立。  为保卫独立与和平,中国…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中国,社会政治安定,经济持续发展,十三亿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全世界有目共睹。尤其让全球瞩目的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时为外来投资者提供无限商机,创造一个庞大市场。今年中国成为全球外资投资最多的国家。作为华侨华人的一份子,喜看祖国巨变,想到老一辈华侨的宿愿正逐步得以实现,我们由衷地感到无比振奋。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用“和平统  相似文献   

17.
1840年,英国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资本主义列强多次的侵略战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人民遭受了无穷的苦难,独立的封建的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华侨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近代社会的巨大变化,必然影响到华侨历史的发展。无论华侨出国的原因和规模,或是在国外的地位和遭遇,乃至他们的思想观念,与近代以前比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战后体制"是对日本二战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安全等制度安排的统称。日本摆脱战后体制,主要是想摆脱"和平宪法"的束缚、拥有战争权力、成为一个正常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发现印度     
上世纪40年代,印度的独立结束了英国近200年的殖民统治开辟印度历史的新纪元。一面崭新的三色旗高高飘扬在南亚次大陆的上空,也高高飘扬在亚洲和世界的上空。“一代不幸今日宣告结束,印度重新发现了自己”。独立后的印度再也不是昔日殖民地时代受屈辱的印度,它以崭新的主权大国的姿态出现在世界的舞台上。印度发现了自己,世界同样  相似文献   

20.
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世界华商大会首次在华商的故乡中国内地举行,这是全球华商交往中的一件盛事。我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来自五大洲的华商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对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的召开致以衷心祝贺!长期以来,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以自己的勤劳、智慧为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推动所在国家和地区的对华贸易科技合作与友好交往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广大华侨华人是促进中国对外开放、参与中国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