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亮点一、参加国家和组织最多:报名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已有240多个,为历届世博会之最,超过了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17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的最高纪录。上海世博会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参加国家和组织最多的世博会。  相似文献   

2.
2009年5月1日,北京。2010年上海世博会倒计时一周年的历史指针开始走动;同日,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招募工作正式启动。在此之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作出批示:要让志愿服务“成为世博工作的重要亮点”。  相似文献   

3.
《上海机关动态》2010,(6):39-39
为进一步宣传上海世博会的科技亮点.扩大世博会在全国各地的影响,日前,由国家科技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上海世博科技巡回展”先后在哈尔滨、西安、重庆、石家庄等城市成功举办。巡回展充分展示了“世博科技行动计划”实施5年来取得的成果,以及世博科技成果在全国城市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上海支部生活》2009,(2):56-56
《世博读本》共分为四大板块。第一板块为“一切始于世博会”,包括世博会的起源、发展、演变以及性质等内容,围绕着“世博会是人类进步的舞台”,揭示了世博会经久不衰的魅力和文化内涵。第二板块是“各国与世博会”,珍贵的历史资料把世博会灿烂的昨天呈现在每个市民眼前。第三版块为“中国与世博会”,这也是中国首次向世界完整地介绍中国与世界博览会的渊源,  相似文献   

5.
谭畅 《小康》2012,(2):110-111
正2010年世博会的完美收官,让上海"大旅游"建设更加底气十足,有着"上海后花园"美誉的佘山,也不再是这座直辖市的专属,佘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厚积薄发,正在成为上海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6.
苏兰 《今日广西》2010,(9):43-43
世博会注定是这个世纪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开幕以来,无论是参展客流量还是世界舆论报道都证明了世博会对于世界的强大吸引力。众所周知,世博会是当今世界人类创意的最大盛会。近150年来,世界上不少最新的科技、理念、文化都始于世博会,汽车、电视、电灯、电梯等重大发明都是在世博会上首次亮相的。  相似文献   

7.
木子 《今日广西》2010,(10):60-63
自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在伦敦举办以来,因世博会而产生了诸多重要的人物。他们中既有国家元首,也有场馆设计者,还有借世博会而推广其发明的科学家……他们丰富了世博会的历史,他们将在世博史上光芒永驻。  相似文献   

8.
30万,40万,50万,世博会参观人数不断刷新;中国馆,美国馆,德国馆,世博园区美轮美奂,这些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世博的美丽画卷在眼前已然铺展。参观人群、国内外媒体,对这届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博会交口称赞,“这是一届最美丽的世博会”,“这是一届最难忘的世博会”,“这是一届最成功的世博会”,种种赞誉不绝于耳。但是,我们知道。要想举办一届真正成功的世博会.除了美丽的世博园区.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9.
以“城市”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第一次为城市提供独立参展的机会。位于黄浦江南岸的“城市最佳实践区”,是本届世博会的最大亮点之一。“城市最佳实践区”占地15.08公顷,只相当于世博园区的3%,但却很有可能成为最吸引眼球的“明星”展区。在这里展示的城市实践范本不仅验证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句口号,还将诠释——什么样的城市,会让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10.
《上海支部生活》2009,(4):51-51
《世博读本》共分为四大板块。第一板块为“一切始于世博会”,包括世博会的起源、发展、演变以及性质等内容,围绕着“世博会是人类进步的舞台”,揭示了世博会经久不衰的魅力和文化内涵。第二板块是“各国与世博会”,  相似文献   

11.
万众瞩目的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在上海举行。7月5日,在上海世博会开幕倒计时300天之际,“走进世博会——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暨世博会历史回顾展览”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开幕。  相似文献   

12.
白雪 《人大建设》2010,(6):48-49
在1876年的费城世博会上,贝尔使远隔干山万水的人能如同面对面般交谈,“顺风耳”不再是梦想: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上展示的飞机,给人类插上了“翅膀”:而1939年纽约世博会上展示的摄像机、电视机,让“千里眼”也成真……当诸多“世界第一”或文明创新在世博会后广泛应用于社会并造福人类后,人们提取出一个密码——“一切始于世博会”。  相似文献   

13.
曲铭 《今日上海》2010,(9):14-16
到世博会除了参观展馆和观赏表演外,还有什么地方要去?那就是到特许商品门店逛逛,挑选几件可心的纪念品,在给自己留下美好纪念的同时带礼物给亲人朋友,让无法亲自来参观世博会的人也沾点世博会的喜气。随着世博会客流的高涨,园区里特许商品零售店的人气越来越旺,销售日益冲高。  相似文献   

14.
天下     
胡锦涛参观“走进世博会——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暨世博会历史回顾展览”7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北京参观“走进世博会——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暨世博会历史回顾展览”。  相似文献   

15.
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办,上海人高兴,中国人高兴,全世界也都高兴。 世博会已经办了一个半世纪了,功不可没。许多新技术的萌芽第一次在世博会展示,以后发展成参天大树;许多新产品第一次在世博会出现,世人惊艳,并且从此走向世界。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文化、习俗在这里互相交流,增进了相互的了解和友谊,这是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大事。  相似文献   

16.
曹琪 《今日上海》2010,(7):24-25
184天时间,预计7000万人次的参观人流,长度跨越逾半年的世博会不仅为上海带来了近乎爆棚的人气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商机,更是给上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接待压力。普陀区曹杨新村,曾经是上海的“第一工人新村”,首批入住居民是千余户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如今作为区内力推的世博接待点,其所创办的“做一天上海人”的活动成为世博期间民间交流的亮点。  相似文献   

17.
世博会举办期间,上海很多老同志加入志愿者的队伍,为上海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贡献力量。这其中,就包含着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261名离退休老干部。在迎接和召开世博会期间,他们不顾年事已高,尽己所能,以老有所为之心为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奉献着自己的爱心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世博会比现代奥运会更具有号召力。第一届现代奥运会没有什么人关注,于是,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顾拜旦决定借助当时人气十足的世博会来提升奥运会的知名度,接下来连续三届奥运会都是在世博会上举办的。  相似文献   

19.
木子 《今日广西》2010,(18):58-61
世博会是人类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高度浓缩的展会,无论是展品还是展馆都代表着人类当时最先进的技术与理念。世博会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世界建筑博览会,几乎所有世博会的国家馆都是由当时该国最著名的设计师与建筑师建造,因此,这些建筑极大的影响了后来的建筑样式,可以说我们今天城市里所有建筑都能在过去历届世博会的展馆中找到影子。  相似文献   

20.
世博会集世界之智慧,展示人类最新的科技成果。伴随着一届世博会的举办,在举办地总会崛起新的世界景观地标,使城市的繁华效应进一步放大。就像巴黎世博会崛起了艾菲尔铁塔,联动放大了香榭里舍大街的奢华效应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