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元和,这个昔日的高考状元,被家乡的父老当成教育自己孩子的楷模,当他承受不了经济和精神的巨大压力,最后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病时,仿佛给家乡的父老敲响了一次警钟,让他们悲情而困惑。现实不能不让乡下的父母思考一个问题:“读书、上大学、成为城里人、过幸福好生活”这个早已经成为定式的孩子成长模式,真的使每个农村大学生都行得通吗?黄元和也许只是一个十分偶然的个案,但是,这个案例却有着让人痛心和担忧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2.
49岁的田金珍是一位湘西苗家妇女,曾经收破烂的经历.让她接触到很多“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对亲情的渴盼刺痛了田金珍的心,她卖掉家里最值钱的大肥猪,倾尽心血拍出电视剧《千里寻母记》,感动了许许多多在外打工的父母。此外,田金珍还发动村民办起了“留守儿童自强班”,并筹钱建起“科技示范园”,以吸引在外打工的父母返乡创业。因为对“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群体的关注以及所作的贡献,小学没有毕业的田金珍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她表示要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带到十八大会场,呼吁党中央更加关注这一特殊群体,并帮助他们的父母解决在家门口的就业——  相似文献   

3.
小非 《农村青年》2014,(4):38-40
和“啃老族”不同,“老啃族”属于被啃一族,为老所“啃”,他们身上有着诸多辛酸。“老啃族”多是出身农村但在城市工作的年轻人,他们抱着改变命运的梦想,迈进城市的大门。但同时,他们需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他们背着沉重的负担,犹如生活在一个漩涡中,他们追寻梦想的翅膀如此沉重……  相似文献   

4.
言欢 《农村青年》2014,(8):19-22
高龄父母在城里生活不习惯,七个在城里生活的子女把父母送回老家,并实行轮值照顾父母制度,照料父母的时间。他们还要记下“孝敬笔记”,父母身体的任何不适都要记录在案。十年来,7兄妹写下上百万字的孝敬笔记,94岁的父母在儿女陪护下,至今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在今年山东省“最美家庭”的评选中,这个家庭以高票入围。  相似文献   

5.
戈海 《时代风采》2014,(15):1-1
地铁太挤,想买辆私家车,但一些城市摇号了;为让孩子上个好学校,一些家长不得不购买天价学区房;想给父母找家放心的养老院,怎料公办养老机构的床位要排到数年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生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了民生“新短缺”。  相似文献   

6.
目前“农二代”已占农民工的60%以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农二代”关于“年”的概念产生了思想观念上的一些变化,“春漂”现象就是在这种变化之下新生的过年方式,是一种新文化。要正视春漂族存在的意义。“春漂”是由于客观原因而存在的,与父母欠缺沟通是“...  相似文献   

7.
饶燕枝  林龙婷 《工友》2013,(12):28-30
有人说,了解了“的哥”,就相当于了解了他所在的城市。宜昌有4000多名出租车司机,他们中有些人起到了引领作用,不仅被“的哥”们认可,还得到社会盛赞。记者采访了他们中的两位,一位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华君,一位是宜昌市出租车行业工会联合会委员夏峰,听听他们讲诉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康朴 《时代风采》2020,(2):32-33
说起“90后”的消费,“精致穷”“月光族”“啃老买、奢侈品”“超前消费”“1000可以花,10块钱必须省”……种种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被贴上了“畸形”的标签。“怎么不知道存钱呀!”“别乱用那些分期!”“90后”的父母常常充满忧虑地规劝孩子改变自己的消费方式。但是很多报告用实实在在的数据,为“90后”的消费方式作出生动解读。他们的某些消费行为在外人看来并不理智,却有自己独特的追求。当他们在消费上精明起来时,又可能超乎你的想象,也超越了他们的父辈。  相似文献   

9.
朱国勇 《工友》2010,(8):35-35
这个世界上,有4000万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其中有1200万是孤儿,从记事起就没有见过父母。如果有人能让他们叫上一声妈妈,足以让他们幸福得热泪横流。  相似文献   

10.
红孩 《农村青年》2007,(7):40-43
什么是幸福的童年?是有爸爸妈妈疼爱,是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快乐地长大…… 戚露丹的童年却充满不幸。她天天盼望爸爸妈妈“回家”。可是,她的爸爸妈妈再也无法回到她的身边。 2007年春节期间,在浙江省的各个春运服务站里,在一辆又一辆行驶的大客车中,滚动播放着戚露丹的一段录音,那是她写的一封信。信虽然是写给“司机叔叔阿姨”的,然而,打动的却是无数人的心。 如今,只要路经浙江省,人们仍然能够通过候车室的广播、通过车厢里的车载电视,看到戚露丹稚嫩的面容,听到她催人泪下的声音。 尽管永远也看不见爸爸妈妈的笑容了,但是,戚露丹希望用自己的遭遇来提醒社会关注交通安全、让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幸福地生活在父母的怀抱中……  相似文献   

11.
繁华都市里“流浪”着一群白领,尽管生存竞争让他们失去了老一辈人的悠闲生活,他们却在竞争的潮流中勇敢地宣称:不破不立!他们是不安分的一代,“流浪”只是一种状态,生存是他们每个人都不能忘怀的事实。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工运》2014,(9):23-24
为拓展工会服务职工的领域和途径,近期我们对所属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80后、90后青年职工的生活技能情况进行了调查。一、主要问题1.不会做家务。据问卷调查,在家不做或极少做家务的占65.4%,不会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整理房间的分别占38.2%、34.5%、21.8%和33.6%,认为自己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占36.6%。由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家务活由父母完全“承包”,有的上大学时还将脏衣服打包快递回家给父母洗,以致连基本的家务都不会做,甚至不会使用电饭锅、洗衣机,不会买菜、换灯泡。  相似文献   

13.
袁尚  国辉 《农村青年》2008,(2):16-19
2008年,他们的儿子将满5岁。 5年前,他们遭遇重大打击,儿子的降临“生不逢时”。他们给儿子取名“荣祖”,在儿子身上寄托了无限希望。 冤屈,恐惧,申诉,反抗。在被扭曲的日子里,他们不敢抬头见人,害怕公开自己的真实姓名,但是互相鼓励“不论官司打多久都不放弃”…… 终于,雨过天睛。展开欣慰笑容的,不仅仅是他们。 在他们即将为儿子庆贺5岁生日的时候,有关“公共权力到底有没有边界、私人权利如何保护”的讨论也画上句号。他们用5年的痛苦作代价,为中国百姓赢得了一次“公民个人权利的觉醒”。 媒体报道:“北京立法亲近百姓,夫妻家中看黄碟不受追究。” 让我们再一次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他们——  相似文献   

14.
养儿防老,是中国人的传统家庭价值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自古以来,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是一种长期投资,到达一定阶段后就可以收到回报。但时至今日,时移事异,这一观念正被前所未有的“变异”所颠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社会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之下,在中国城镇中有45%左右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供养,这些早该自立却因种种原因依然“吃定”父母的人被称为——“啃老族”。  相似文献   

15.
今年刚过28岁的打工妹黄佳,看上去一脸的稚气,全然没有一点校长的模样。对人们戏称她为“老板”,她说,自己从来就没有当“老板”的想法,仅仅是因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同情心,没想到却“阴差阳错”地当上了“老板”;她一直就喜欢打工,现在既然“落到这般境地,就当是自己给自己打工吧!”生性活泼诙谐的黄佳一脸的俏皮样,她接着说:“其实,我真的谈不上什么‘老板’,我的‘老板’是社会、孩子和家长,我将永远为他们打工……”如果不是笔者的深追细问,谁也看不出如此乐观的黄佳身后还藏有一段坎坷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张勇 《农村青年》2006,(10):12-14
下面一组文章记录的都是真人真事。当事人虽然值得同情,但无法得到法律的“宽恕”。 他们的行为以及后果,在犯罪学当中被称为“弑亲类型”的案件。法律界认为:杀亲事件多发生在夫妻之间、恋人同伴之间、父母和孩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这种案件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原因,大多存在某种严重的家庭暴力或者家庭虐待现象。 法律不相信眼泪。不管是什么理由,我们的行为都不能越过法律的界限。但是,在面对忍无可忍的暴力行为时,有什么办法能够及时消融、化解“激情杀人者”或者“大义灭亲者”的愤怒和绝望呢? 施暴者有“生命权”,被施暴者也有“生命权”。当二者发生矛盾时,法律应该倾向那一边?当一方的生命受到另一方严重威胁时,受威胁的一方到底应该怎么办?社会又应该如何应对?让我们读一读文中当事人的经历,看一看专家们的说法吧……  相似文献   

17.
左思  袁上 《农村青年》2007,(11):34-37
随着台风的逼近,雨越下越大,许多渔船都已经回港了。可是周亚发没有回来。 这里是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新埠岛外坪村。在村里,周亚发很有名气,因为他下肢残疾,一直依靠双手“行走”,整整40多年。 人们都很敬重他,也很关心他。茫茫海面上,蒙蒙雨雾中。终于露出一条小船的影子。在波峰浪谷间起伏着、颠簸着。“那就是发哥的船,他可回来了!”翘首以待的村民放心了。 如果是个正常人、健全人,他或许不会这样引人注目。被关注的不光是他,还有他的聋哑妻子和三个孩子。有一天,海南公安边防总队海警46001艇的官兵扛着大米来到他家,还给他的孩子送来新书包、新文具以及3000元助学款。周亚发,这个从来不向生活低头的坚强汉子流泪了:“我不知说什么好!” 让我们与他一起感受艰难,感受温暖……  相似文献   

18.
解小东出生在安徽,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父母被迫把几个孩子寄养在不同的家庭里。小东就是在安徽一个农村长大的。朴实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传统的爱情观。“人要缺乏了亲情、友情和爱情,人就是空的,失去了在世界上生存的意义,这些对我很重要。“小东坦言。解小东的母亲是个戏曲演员,在她年轻的年代里,戏曲正风靡整个社会。母亲的事业本来可以辉煌无比,可为了自己的孩子,她果断地放弃自己,牺牲自己。终于在很有希望时就在戏曲界陨落了。即使外出旅游,她也要辛苦地带上所有的孩子们,让他们在自己身边吵闹不休。虽然没有现代的父母对于孩子周密细致的安排,可小东在这种绝对的、纯粹的没有任何他念的母爱面前,一步步成长起来,使他一提起母亲,就感动得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也许是这种家庭环境的影响,解小东有他严格的爱情观念。他崇尚爱情。他说:“高尚的爱是超越许多障碍冲破一切阻力的了不起的情感。“虽然身在娱乐  相似文献   

19.
听说有这么件事儿:有个农村小学生作文考试得了零分,因为作文的题目叫“儿童乐园”,而这位农村孩子根本就没见过什么儿童乐园。孩子的母亲愤而把孩子带到城里上学,就是为了让孩子见识见识什么是“儿童乐园”,从而“不输在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一些职工经受着下岗的阵痛。这部分职工尽管不在岗,但他们与企业的劳动关系并没有解除,依旧是企业的职工,也仍然是企业工会的会员。工会组织作为“职工之家”,既是在岗职工的“家”,也是下岗职工的“家”。而与在岗职工相比,下岗职工更需要工会组织的关心和帮助,给他们送去“家”的温暖,使他们离“岗”不离“家”。要让下岗职工离“岗”不离“家”,必须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把好关。职工下岗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制定了具体的政策措施。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