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筱兰 《行政与法》2012,(10):76-80
权力的滥用导致腐败,可能引发群体事件。乌坎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件。本文运用案例分析与理论剖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法律对权力制约在立法和监督方面的不足,得出结论,须从立法和执法等几方面来完善我国法律对权力的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2.
三鹿奶粉事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思考,为什么三鹿奶粉公司残忍到连婴幼儿也要害的地步?为什么中国牛奶行业龙头企业一个个都倒在三聚氰胺的面前?社会各界都对此事进行了深深的反思。笔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理论的角度分析了这一事件,并尝试提出三鹿奶粉事件对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理论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从“环保风暴”看环境法治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5年可以说是“环保年”,从年初的“环保风暴”到不久前的“圆明园事件”,国家环保总局动作连连,吸引了社会大众与传媒的无数眼球。当我们身处一个急剧变迁的社会中,往往会因目不暇接的事件接踵而来深感迷茫,从而对事件的重要性与深远意义失去理性判断,而专注于事件本身的戏剧性,这或许是我们人类理性有限性使然,但这都为学者之所以存在提供了一个合法性。学者之殊与大众,正在其追求于理性的力量而能不为情绪所左右。为此,我们特约请几名中青年环保法学者对“环保风暴”进行理性梳理。  相似文献   

4.
石睿 《行政与法》2010,(4):123-125
我国侵权责任法对隐私权的确认不是一个普通的法律事件,还是一个昭示时代精神转变的历史事件。在中国文化历史中,从宣扬"无私"到习惯"疑私"再到接受"隐私",这是对人的自由的肯定。自由是当代法律的精神所在,也是隐私权制度的核心价值,换言之,隐私权就是自由生活的权利。  相似文献   

5.
政府危机公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已成为当今政府行使职能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哈尔滨市停水事件出发,探讨了该事件中危机公关的经验与教训,着重讨论了媒体的作用.并提出政府危机公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段时间以来,黑龙江庆安事件成为舆论的热点.就这起枪击事件本身来说,无劳动能力、多年访民、患精神病的妻子、老母、一对子女以及一名持枪警察,种种标签以及社会公众对事件的质疑,共同促成了巨大的舆论旋涡.而警察权的属性、警察权的权威及其规范是这起事件中背后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7.
从周久耕事件看中国式"扒粪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久耕事件是过去一年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网络揭丑事件,它的推动平台来自于新媒体互联网,推动力量则来源一大批怀有公义之心的芸芸网民.因亭件不是由特定"舆论领袖"制造的命题下经"哄客"乱搅而产生的传统炒作事件,它的产生正好反映了一个新时代的开端.  相似文献   

8.
2008年胡小燕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胡小燕被迫关机实际上反映了农民工代表对现实的无奈。毕竟,一个人的力量难以承载一个庞大群体的期待,尽管她是全国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9.
曾经国内地板中的高端品牌“欧典”,在2006年的一夜之间走下神坛;最近的达芬奇家具事件,也使得达芬奇友谊商店门店一幅冷冷清清场面;再到曾经的三鹿奶粉事件.这三起事件,都好似一股无形的巨大力量,顷刻之间将这三大企业,吸进了一个无底深渊.这股无形的力量,就是商标.这三家企业,都曾是风光无限,凭什么?凭的也是商标,其商标上所承载的美誉.从这三家企业的巨大变化之间,不难看出,商标对于企业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相似文献   

10.
躲猫猫事件演变为公共事件,源于公众的知情权受阻及对法律的不信任。公权力如何恰当地对待民意将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网络具有脱域性,网络民意因此超越了地域性限制,能在政治或法律事件中产生巨大的舆论影响。网络时代的民意对法治建设而言有如双刃剑,有利有弊。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法律最需要的品性是人民性和运作的独立性,它们是树立法律权威必不可少的两个支点。民意应当经由合适、有效的途径进入法律实践,否则将损害法律的权威。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标志着一个新的科技时代的来临。但因网吧管理不严格引发的未成年人犯罪、侵害未成年人等事件频频发生,人们开始对网络众说纷纭。本文分析了我国网瘾少年的状况,并思考了我国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我国应从法律、法规的完善,网吧的管理以及社会、学校、家庭对未成年人的关怀等方面着手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垄断学说对“银商事件”进行了评析,接着对中国制定反垄断岳的意义及几个关键问题作了一些探讨,最后基于对“银商事件”的思考,表达了一些处理类似事件和制定反垄断法的看法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方杰 《中国检察官》2010,(22):76-78
1998年10月16日。智利前军政府领导人西班牙裔的奥古斯托·皮诺切特(Augusto Jose Ramon Pinochet Ugarte.1915年-2006年)正在英国看病,却被英国警方按照西班牙司法机关的要求以反人道罪加以拘捕,成为20世纪末最具轰动性的外交事件.同时也是对引渡、普遍管辖权和外交特权与豁免以及个人刑事责任等国际法问题,进行重新评估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相似文献   

14.
张璐 《法学》2005,(6):5-9
备受关注的"圆明园环评事件"终因清华大学环评单位承接整治工程项目的环评工作而暂告一个段落,任何一个关心我国环保事业的人均会为此深感欣慰和兴奋。兴奋之余,不由引发法律思考。本刊组织笔谈一组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付加迹 《法制与社会》2013,(14):80-81,97
近期,幼儿园频频爆出"虐童"事件,引发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广泛关注与反思。尤其是"温岭教师虐童"事件。对于这一事件,作者欲从四个方面对此事件进行梳理,首先,经过了一系列的可确认的事实后,经过认真梳理,将真实的事件呈现在大家面前;其次,事件发生后,社会公众,法学家以及社会学者展开了不同视角的探讨,在此,为避免分析的片面性,从而多视角来待看此事件;再次,由于事件的影响大,单纯的考虑和找出解决事件的办法显得不足,由此引发我对更多与儿童相近的弱势群体的思考,我们不仅仅该保护儿童,应扩大到整个社会的弱势群体。最后,我将运用一些能较真实报道温岭虐童案的资料,加上自己的分析,并结合本案的事实部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文强二审被判死刑,是重庆市打黑行动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它以严正的司法审判向整个社会传达了一个清晰的观念:在现代法治的中国,不允许任何形式的黑恶势力存在。涉黑者无论是什么样的身份、有着何等骄人的经历,最终都必将受到人民的审判和历史的惩罚。文强案二审宣判后,重庆市民自发拉横幅、放鞭炮以示庆祝。这种来自民间的意见表达,也是对司法审判的正面回应。  相似文献   

17.
西南某市KTV歌城禁唱低俗歌曲事件掀起网上讨论焦点,网友对低俗标准等问题提出质疑。本文从KTV禁唱低俗歌曲事件出发探讨了关于"低俗"的界定,并从宪法角度分析在此事件上政府的责任及应关注的公民权利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山西疫苗事件看公共事件中政府的公信力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帆 《法制与社会》2010,(11):151-152
政府公信力是一个政府赢得民众支持并顺利实现政府职能的基础,是社会成员对政府的认可程度。政府作为一个为社会成员提供普遍服务的组织,其公信力通过履行各种职责和为公众服务的态度中体现出来。目前在公共事件中各级政府的公信力正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维护政府形象,提升公信力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我们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三鹿奶粉事件的出现,让我们更加重视食品安全,从而更加关注一个更加深层次的问题——环境权。本文通过对环境权的分析,对有关环境权与其他权利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的阐述,表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需要关注环境权,它已成为人类存在的基石之一。  相似文献   

20.
徐明明 《法制与社会》2014,(16):182-183
"儿童的人权保护是普遍人权当中不可剥夺和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①儿童权利保护构成全人类人权保护的核心和基础。本文从浙江温岭幼师虐待儿童事件入手,剖析该类事件频繁发生的社会缘由,结合目前国际社会和我国国内在儿童人权保护上的相关规定,拟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保护儿童权利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