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区域经济联合的五大特征张素峰本世纪最后十几年,全球经济在冷战消失的大背景下呈现了良好的合作态势,更多的国家开始在更加广泛的领域、更大的规模上推进着区域经济联合的步伐,共同促成迈向21世纪的全球经济新景观。一、世界经济已被区域集团分割完毕,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2.
一、经济全球化及其成因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全球范围内各经济体之间的经济活动和风险发生机制日益一体化的趋势。其本质是依据市场原则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经济资源,体现的是效率优先的原则。如果说,工业革命开创了生产社会化发展的道路,那么,当代以电子通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的发展,则把生产社会化进程提升到一个新阶段,使经济的发展开始突破地缘政治的某些范围,超越国界,形成全球规模的商品网络、货币网络、资本网络、金融网络,把世界各国,不论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大国或小国、富国或穷国,都越来越紧地捆绑在一起。推动经济…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加快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配置,推动了全球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促进了全球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但它对传统的国家经济主权形成了巨大冲击,给国家经济安全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我国的经济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维护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和商品金融化背景下,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是极为关键性的战略选择。发展实体经济,需要实现产业的报酬递增,需要科学追寻报酬递增的源泉,而不能囿于某个理念或分工环节。  相似文献   

5.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现在还在向更广领域的实体经济扩散和蔓延。各种社会问题随之涌现,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全球经济衰退已不可避免,并预测2009年将是全球最困难的一年,各国虽己采取了大量的救市措施,但都尚未真正取得实效,整个危机尚未“探底”,仍处于发展演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中西方文化比较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风春 《理论前沿》2002,(19):25-27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交流空前广泛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深入了解和研究西方文化,积极应对各种文化思潮的渗透,大胆地吸收西方文化的文明成果,不断地繁荣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已成为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战略性课题。一、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迫切性(一)发展中国先进文化是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和经济出现加快融合并最终一体化的趋势。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生产中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文化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份越…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正在形成超出现代模式的政治新条件和新问题。现代政治的思维框架是国家政治与国际政治,这两个政治层次并不能有效解释和解决全球规模的政治问题,因此需要建立一种与全球尺度相配的全球政治分析框架。现代政治思维建立在敌对和争霸博弈的概念上,而全球化使得知识、信息和技术得到普遍化,因此,互相对称的策略模仿将导致各方都无利可图甚至自取其祸。另外,全球化导致各方在经济和生存上的高度互相依赖,一种以全球资本、通用技术和通用媒介结合组成的新权力正在形成对世界的网络式支配,这种新权力不再通过暴力优势而是通过服务优势而获得支配性权力,权力的新公式是:服务造就权力。于是,全球政治面临的问题不再是敌对争霸,而是如何达到最优共在。以非排他的共在原则为基础的新天下体系最有可能解决全球规模的政治和经济难题而达到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明显事实,其典型的表现是市场全球化、资本全球化以及科技合作和信息网络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使我国企业日益融入国际竞争,面对这样的大环境,中国企业界如何迅速行动起来,采取适当的管理变革对策来培植和增强国际竞争力,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一、培养全球化经理人。全球经济一体化,我们面对的不仅是国内市场、国外市场,而是全球市场、全球用户,因而也需要有一批具有现代国际经营战略眼光和实践能力,能推动企业走向全球化的经理人。中企业管理专家孟宪忠博士认为,一批全球化…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治理在主体、客体和方式上与全球经济治理保持内在一致,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补充。海合会成立以来在区域经济合作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其政治经济影响力已经逐渐超出了海湾地区。依托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巨额石油美元等独特优势,海合会在区域与全球经济体系中占有系统重要地位,成为全球与区域经济治理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海合会区域经济合作的特征以及与全球经济的广泛深入联系,使其更加有效地参与到全球与区域经济治理当中,也为全球与区域经济治理的融合协调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之所以对我国经济产生冲击,无疑与我国既有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关,我们应当借危机之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的特点一是充分注重内需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内需和外需两个轮子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二是有利于创新,有利于经济结构提升和自主品牌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