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随着气候变迁,特别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刚性需求,本来就属于极度缺水区的肥城市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更加日益突出。肥城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构建大水利体系"这一重大课题。肥城市人大常委会为促进水利体系的建设,通过听取工作汇报,专题调研、视察,开展执法检查等方式方法,力促全市水利建设  相似文献   

2.
湖北既是防洪大省,又是抗旱大省。尤其是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已对农业两增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形成掣肘作用。最近,我深入十堰、襄樊、随州等连续三年发生特大干旱的地区,就水资源短缺的根源、水利设施在抗旱斗争中发挥的效益,以及今后水利设施建设发展的方向与重点展开了调研。调查结果表明,我省的干旱缺水问题突出表现为工程性水资源短缺。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在做好江汉干堤和分蓄洪区等防洪重点工程建设的同时,应集中精力抓紧、抓实、抓好以蓄、引、提水为主的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改善水土生态环境,努力提高水利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作  相似文献   

3.
吕振霖 《群众》2007,(9):28-29
资源水利是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以优化水资源配置和加强水资源管理为手段,通过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推动水利事业科学发展的新模式。这几年,省水利厅高度重视水利规划计划工作,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规划设计任务,这是我们实践资源水利新思路的基础工作,也是水利事业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重要体现。全省水利系统只有统筹安排、分工合作、加强协调,才能有效推进资源水利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山西政报》2012,(Z1):116-117
2010年10月,县委书记王智杰在视察城建重点工程时指出,怀仁之长在于煤,怀仁之短在于水。我县是一个缺水城市,改善生态,提升城市品位,必须在治理现有河道、实施中水利用的同时,统筹考虑县区大水系建设。要围绕"库区连通、东水西调、引水济县、拦坝蓄水",把县区大水系与全县水资源调度、水利设施建设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我县缺水问题,实现清水绕城,提升城市品位。同时,遏制水源区地下水环境恶  相似文献   

5.
<正>省第七次党代会为海南迈进新时代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科学遵循。结合省委书记刘赐贵2016年9月21日到昌江黎族自治县调研防灾减灾和脱贫攻坚时的指示,昌江将严格按照省第七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扛起时代新担当,为建设美好新海南争创范例。聚焦"生态目标",坚持整治与美化并举,着力打造美丽昌江"升级版"刘赐贵同志在报告中强调,要  相似文献   

6.
唐剑光 《今日海南》2009,(12):26-27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昌江科学发展,昌江县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解放思想大讨论中,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了推行免费农村学前班教育,加快发展昌江学前教育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正>黔府函[2017]40号省水利厅:你厅《关于请求审批贵州省"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的请示》(黔水呈[2017]5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贵州省"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请印发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组织实施。二、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解决工程性缺水和为扶贫攻坚提供水利保障为目标,围绕构建全省城乡和重点经济区域供水保障体系,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加  相似文献   

8.
永康市位于钱塘江和瓯江的分水岭上,山溪河流源短流急,留不住雨水,水资源总量7.8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只有1456立方米,是典型缺水县(市),也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之一。作为扩张中的城市,永康对水资源需求尤为紧迫。近年来,永康市水务局在永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切实转变作风,优化服务。本着“负责、献身、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汛防旱并举”的水利工作方针,依法治水,科学管水,走生态治水之路,初步构筑了水资源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9.
《创造》2013,(2):28-30
连续几年干旱,以"兴水强滇"战略为号角,云南痛定思痛,析成因、探水情,从工程性缺水这个顽疾下手,以天大旱、人大干的气魄和实力,迎来了水利事业的大发展。从蓝图初绘到全面实践加快建设,5年来,云南水利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澎湃浪潮渐渐冲开水"瓶颈"的制约,星罗棋布的库塘、纵横连贯的水网犹如坚强的脉搏,为焦渴的田野输送新鲜血液,在抗旱保民生这篇大文章中浓墨重彩地添上了"十大经验"。  相似文献   

10.
洪涝灾害、干旱灾害和水环境恶化,仍然是21世纪中国水利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中国每年洪涝灾害损失为100多亿美元;每年干旱缺水造成的损失约为350亿美元;水和大气造成的污染,年损失为540亿美元。水利三大灾害的主要矛盾已经转移到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方面。新世纪的中国水利将由工程型水利转变为资源型水利,将水利的战略重点逐步转向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上。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张岳。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是江苏实现“两个率先”,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市化是这个时期的突出标志。迅猛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既为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对水利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努力按照水的自然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积极创新,发展资源水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确立科学的发展资源水利的指导思想水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经济资源。人与自然的和谐,关键在于水生态的平衡和水环境的健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水资源能…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北方尤其如此.此次北方大旱虽然主要是由天灾引起,但却不是唯一的原因. "体制型缺水"、"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 据报道,在受灾严重的河南省汝阳县内埠村主要灌溉工程的陆浑水库干渠,有的地方甚至只剩一滩积水.多座提灌站和一段已经堆满垃圾被毁坏的水渠是当年花巨资修建的灌溉设备,如今很多都废弃了.像这种花巨资兴修的灌溉工程,因长久失修、管理不善被废弃,关键时刻不能派上用场的情况,在这次北方大旱中肯定不只一例.与此相关的是,目前全国一半以上的耕地没有水利设施,主要是靠天吃饭.而我国农业又仍然大部分采用大排大灌的方式,实际上让大气将十分宝贵的水资源给蒸发掉了.  相似文献   

13.
昌江黎族自治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海南省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坚持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加快推进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海南国际旅游岛新兴旅游目的地、海南最大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海南最大的新型生态建材生产基地和海南绿色生态农业生产基地"一区四地"建设,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建设昌江人民幸福家园迈出新的步伐。2012年上半年,全县GDP完成36.7亿元.同比增长1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4亿元,同比增长5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亿元,同比增长16.5%;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23.1%;旅游接待过夜人数16.86万人次,同比增长15%。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昌江是海南工业文明的摇篮,也是海南西部的工业重县。2012年昌江确定的年度重点项目共37个,总投资38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0亿元。在昌江循环经济工业园区里,  相似文献   

14.
武年丰 《前进》2012,(11):18-19
2011年4月8日,是山西水利发展史上值得铭记的日子——山西省隆重召开"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启动山西大水网建设动员大会".随着省委书记袁纯清同志宣布:"山西大水网建设全面启动!"全省大水网建设正式拉开序幕.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君在动员大会上强调:"大水网建设,不仅事关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与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大水网建设,是山西省委、省政府贯彻中央治水思路,加快推进全省水利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和再造一个新山西的重大基础设施,必将载入三晋水利发展史册,成为山西十年科学治水实践历程中最浓墨重彩的宏篇力作.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宁夏水利工作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依法治水,坚持"跳出农业干水利,面向全局谋发展",以节水型社会建设统揽全局,以节水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以科技为支撑,发展可持续水利,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安全的水资源保障。其发展目标是全面完成节水型社会试  相似文献   

16.
<正>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水系连通工程和50万亩高标准粮田高效节水灌溉这三个重大水利项目,是中共许昌市委、市政府为破解全市缺水之痛、圆市民兴水之梦谋划实施的许昌历史上投资额度最大的水利项目。2013年11月,项目启动。2017年4月,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通过水利部验收。项目的推进凝聚着决策者的使命与担当,汇聚着全市上下的智慧与力量。许昌市人大常委会以"五大支点"助力三个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我省日益突出的水问题,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能力,省政府决定加快水利发展。一、加快水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水是不可替代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我省是水资源大省,加快水利发展,合理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对满足民生  相似文献   

18.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北京是资源性缺水城市,如何在缺水的条件下,保障城市的安全运行,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其关键是大力建设和发展循环水务,积极探索水资源参与社会运行的规律,对水进行主动保护、适度开发、高效利用、科学管理,突出强调水资源的集约利用,重复利用,循环利用,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熹微 《创造》2016,(4):26-27
正建设供水安全保障网是解决云南省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治本之策,是支撑云南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中央新时期冶水惠民政策统领下,云南省委、省政府把水利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中之重,出台硬实政策,投入真金白银全力推动水利改革发展,云南水利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十二五"期间的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是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关键性工程,是云南省优化配置水资源的一项重大工程,是云南省治水、兴水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利奇迹。自2013年12月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