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木 《党史博览》2009,(3):F0002-F0002,F0003
农业合作化运动从新中国成立初就已开始。从1949年10月到1953年,以办互助组为主,同时试办初级形式的农业合作社。1953年4月,针对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中出现的急躁冒进倾向,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提出了“稳步前进”的方针。然而,毛泽东却认为,农业生产合作是农村工作的主题,“纠正急躁冒进”,吹倒了一些不应吹倒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相似文献   

2.
1953年开始的我国农业合作化及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是正确、适时、成功的,其标志是解 放了生产力,符合过渡时期的历史实际;合作化是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必然 选择;合作化的速度是毛泽东根据当时实际情况提出变动的;合作化基本执行了“自愿、 互利”的政策。  相似文献   

3.
党史文摘     
《湘潮》1989,(5)
对农业合作化运动失误的原因,流行的看法是“四过”。但王前在《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1期发表文章认为,即使农业合作化步子走慢些,农业合作经济也未必能办好。导致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失误有其理论上、思想指导上的原因。1、对农业改造目标的认识有片面性。当时我们的认识基本上是:变革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基于这种认识,农业改造的任务实际上就变成变革所有制一项了。2、对合作化组织形式的构想未能摆脱斯大林设计的模式。即“个体农业——小集体——大集体——全民”,盲目追求高级形式,使公有化程度远远  相似文献   

4.
云南解放以后,在经过一系列民主改革和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的基础上,1953年,云南与全国一道进入了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新时期,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等进行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核心内容是在农村逐步推行由互助合作到初级进而到高级的农业合作化。为了加强对这一工作的组织领导,省委专门成立了由省委副书记于一川兼任书记、部长的省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和农村工作部。在内地  相似文献   

5.
一、当前社会心理失衡的主要原因1.历史文化因素。从历史文化看,我国历来有“均贫富”、“劫富济贫”的传统思想。新中国建立以后,从1953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到1956年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1957年开始的“大跃进”到1958年第一个人民公社成立,我国以平均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大锅饭”体制基本形成,经历了20多年实践,大部分人已经适应了那种禁锢的相对贫困的平均主义模式。改革开放以后,发展经济成为主流思想,发财致富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的积极性被空前地调动起来,但其负面影响也随之而来,人们对物质的占有欲望不断提升。经过20多年…  相似文献   

6.
1956年底,以农业合作化为先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标志着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中国历史迈入了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从总体上说,我们党对残存的个体私营经济是继续执行改造的政策,本文拟就此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7.
1953年,党中央制订了总路线,提出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但是,1955年下半年,毛泽东在农业合作化的问题上不适当地批判所谓“小脚女人”走路,引发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造“高潮”的过早到来,接着发动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全行业公私合营,1956年底,迅速地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  相似文献   

8.
按劳分配是马克思关于收入分配思想的核心内容。新中国建立后的1953年至1956年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经济形态向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转变,中国的分配政策转变为按劳分配为主体、兼顾平等平均的分配制度。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七年.我国农村的分配政策经历了两次较大变动。从土地改革运动到社会主义改造.不同阶段由于生产资料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不同.个人收入分配政策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
建国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进行的.毛泽东同志在学习借鉴马克思主义合作化思想和苏联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支持山西省委斌办初级农业合作社,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合作化理论有所创新和发展,为顺利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0.
建国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进行的。毛泽东同志在学习借鉴马克思主义合作化思想和苏联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支持山西省委试办初级农业合作社,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合作化理论有所创新和发展,为顺利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1.
农业合作化运动评价的新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合作化运动是50年代中期我国农村社会的深刻革命.中国共产党把我国几亿农民顺利引上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地实现了从小私有经济向集体经济的转变.如何认识这一社会变革,是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条件与目标、经验教训和历史地位,都必须联系我国生产力状况来考察.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重新审视农业合作化运动,才能对这一历史性事件作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湘潮》1991,(9)
我国粮食统购统销政策自1953年10月开始,至1984年结束,前后实行31年。 1952年,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主要任务是基本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3.
以往对农业合作化的研究,一般认为急躁冒进偏向集中反映在1955年下半年农业合作化高潮时期。历史资料表明,农业互助合作中的急躁情绪在运动初期已有显露。从北京市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历程看,在1952、1953、1954三年冬季连续出现递进势头,运动的每次推进均伴随着急躁冒进,紧接着就是一次纠偏。本文对这一历史过程试加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1期刊登的王前《关于合作化理论的沉思》一文,认为“50年代的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就是30年代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翻版”,“从总的理论发展模式和指导思想上看,并未跳出斯大林全盘集体化的巢臼”。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妥的。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虽然借鉴了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经验,但绝不是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业合作化与苏联农业集体化到底存在着一种什么关系?王前认为“50年代的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就是30年代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翻版”,“从总的理论发展摸式和指导思想上看,(它)并未跳出斯大林全盘集体化的巢臼”。赵金鹏的观点则恰好相反,他认为“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绝不是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翻版”。我觉得,这两种观点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其实,在目标、内容和基本形式上,中国农业合作化与苏联农业集体化确实是相同或类似的,但同时还应看到,两者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正是这些差异体现了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特殊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6.
陈晋 《学习导报》2015,(7):39-42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百科全书”在“三大改造”的过渡时期,中央领导层1955年春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速度和规模,有一些不同意见,甚至出现争论。为了弄清楚基层农村究竟是怎样搞合作化的,搞合作化中遇到什么问题,合作化起来后有什么好处,好的、中等的和差的农业社各有什么特点,毛泽东阅读研究大量报告和通讯,编辑出版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为该书写了两个序言。全书收录176篇文稿,90多万字,在当时被称为“农业合作化的百科全书”。该书第一稿叫《怎样办农业生产合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用三年左右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全面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转变。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决定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它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从而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8.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领导进行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之一。这场改造运动从1953年开始,前后历时3年多,到1956年底胜利完成。 为了更为恰当地叙述这场改造运动的缘起及历史意义,我们不得不将时间向前推进几年。 大规模改造前的序曲 手工业是自然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1955年下半年开始,在中国农村出现的“社会主义高潮”,对新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对这一“高潮”的形成过程、原因及影响作些探讨。一、农村“社会主义高潮”的到来在农业合作化运动连续出现两次“高潮”(一次是1952年底到1953年寿的以生产互助为特点的高潮;一次是1954年以土地入股、土地分红为特点的高潮)后,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由1954年底的18万个增加到1955年初的67万个,加上购了“过头粮”,使得农村里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出现了紧张局面。1954年底,全国各地普遍出现生产力“暴动”。大批牲畜被卖被杀,农村…  相似文献   

20.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表述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这条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后的1953年提出来的,它标志着我国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始,是当时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总的指导方针。不过,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