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盛览其人其事,由于在《史记》、《汉书》、《华阳国志》等史籍中均未有记载,只是在古小说等野史中偶尔提及,寥寥数语,致使在后世志书的编撰过程中众说纷纭。在贵州的志书中均称盛览为胖柯人(今贵州福泉一带),而云南的志书却称其为叶榆人(今云南大理北),甚至有人认为,盛览其人在历史上并不存在,而是小说家的杜撰。  相似文献   

2.
石刻 《党建文汇》2011,(4):45-45
电影版《武林外传》的热乎劲儿还没过,《将爱情进行到底》的电影版续集又在众人的期盼中上映了。两部电影都沿用了电视剧的原班人马,还未上映就已让观众惦记了好久,都希望到电影院去重温过去的美好回忆。即将面世的还有电影版《奋斗》,据说《潜伏》《士兵突击》的电影套拍项目也在推进中。热门电视剧套拍电影形成了一股新潮流,这也算是中周电影市场空前繁荣的一个佐证。  相似文献   

3.
《人民日报》:青岛政府部门将新闻发布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工人日报》:山东胶南公车私用可举报,上海《组织人事报》:山东即墨市实行党员发展“选调制”,北京《京华时报》: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公务员将被辞退,云南《支部生活》:云南红河州党代表常任制全覆盖,河北《共产党员》:河北石家庄市长安区设立预蕾联络员严防贿选。  相似文献   

4.
《新长征》2011,(12):F0004-F0004
长影集团的前身长春电影制片厂从1945年10月1日成立至今,作为我党最早创建的电影生产基地,拍摄了大量的革命优秀电影,如《白毛女》、《甲午风云》、《刘三姐》、《董存瑞》、《五朵金花》等。其中《保密局的枪声》创造了六亿人观影的历史记录。长影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聚集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业务骨干,被誉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  相似文献   

5.
<正>"文革"之前,作家梁斌以《红旗谱》、《播火记》两部长篇小说而闻名。尤其《红旗谱》,不仅热销,1961年又改编成电影,由著名演员崔嵬扮演其中主角"朱老忠",获得巨大成功。电影放映,对小说的传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Iiianyi 《党课》2012,(2):120-120
第一次聆听这首作品是30多年前从罗马尼亚故事片《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中。这是我国上世纪70年代引进的~部描写作曲家生平的电影。依稀记得好像和阿尔巴尼亚故事片《小贝尼》还有罗马尼亚故事片《爆炸》以及《沸腾的生活》等差不多同时间引进的。时隔多年,渐渐地对当时很多电影的情节都忘记了,但两部电影的主题音牙;却始终忘不了,一部是《沸腾的生活》中浪漫的主题曲,另一部就是《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中的小提琴曲《叙事曲》。在那个年代。  相似文献   

7.
《支部生活》2010,(7):36-36
由云南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大理州委、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联合创作拍摄,反映农村基层优秀党员干部形象的主旋律电影《村官普发兴》云南首映式,7月5日在昆明举行。  相似文献   

8.
李记 《新长征》2009,(7):21-23
提起长春电影制片厂,人们都知道,那是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影自诞生以来,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向国内外观众提供了大量的高品味的艺术精品,如《白毛女》、《平原游击队》、《英雄儿女》、《甲午风云》、《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刘三姐》、《五朵金花》、《人到中年》、《小字辈》等影片深受中外观众好评并多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相似文献   

9.
杨俊 《党建文汇》2006,(4):47-47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简称《馒头》)“恶搞”了一把陈凯歌的电影《无极》,在全国引起了巨大轰动。陈凯歌历时三年,耗资巨大的《无极》到底成就了谁?  相似文献   

10.
曹怡平 《学习导报》2011,(20):31-31
近年来,历史题材影片层出不穷。据报道,除了《赤壁》、《见龙卸甲》和《关云长》外,目前处于制作中的三国题材电影还包括《关公》、《武圣云长》、《武神传》以及《三国·关云长》等。  相似文献   

11.
焦裕禄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发了穆青与冯健、周原同志采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1990年,李雪健主演的电影《焦裕禄》正式上映。一篇通讯和一部电影,已经把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的形象深深地镌刻在人们的记忆中。用长篇小说的形式再次书写焦裕禄,还有没有必要?这是我在面对长篇小说《焦裕禄》时,不由自主产生的疑问。  相似文献   

12.
我的母亲胡朋(1916-2004)是1938年参加抗日战争的革命老艺术家,她饰演的电影《白毛女》中大春妈、《槐树庄》女主角郭大娘、《回民支队》里绝食而死的马本斋母亲、《烈火中永生》中的双枪老太婆……在50岁以上的观众中是有口皆碑的。每年两次,我和姐姐都会随着耄耋老父一起去到母亲的墓地上扫墓,一次是在清明前后,视天气而定;另一次就是在12月28日母亲的忌日。  相似文献   

13.
左进 《当代党员》2014,(2):70-71
“心中有片美丽的牧场,蓝天白云干净的土壤。而梦是一群吃草的牛羊,自己就是放牧的太阳……”2013年12月19日,伴随着电影《私人订制》片尾曲《解放》的旋律,观众们依依不舍地走出重庆南坪万达广场电影院四号厅。  相似文献   

14.
1963年,谢铁骊执导的电影《早春二月》以及1982年吴贻弓执导的电影《城南旧事》,都选择了李叔同创作的《送别》作为主题曲。人们聆听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凄美旋律,禁不住会产生一种悲怆的伤感与共鸣。同时,也让人们对词作者之其人其事产生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5.
邓榕 《学习导报》2012,(16):43-43
拍摄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想法始于2004年。那一年,共青团中央和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摄制了电影《我的法兰西岁月》。这部电影主要讲述我的父亲邓小平在法国历时五年多艰辛而坎坷的勤工俭学、寻求救国之道,最后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我们全家人看完这部电影后,就有了一个共同的想法,  相似文献   

16.
看过电影《上甘岭》的人们,都不会忘记那个梳着短辩、征战场上出生入死抢救伤员的女卫生员王兰,并被她深情的一曲《歌唱祖国》所感动。  相似文献   

17.
周益  李诚 《廉政瞭望》2008,(3):24-25
近日,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张平当选为山西省副省长。张平以系列“反腐”巨著知名于世,获奖无数,而据其作品改编的电影《生死抉择》,当年振奋全国。然而,他亦因《法撼汾西》《天网》而坐上被告席,十年官司缠身。 无论是作家张平,还是高官张平,他永远保持着与名气不相符合的低调。从作家到副省长,张平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传奇人生?  相似文献   

18.
快乐大叔 《党课》2013,(9):96-98
影视剧看多了,想一点儿不受其影响也难。当年,电影《少林寺》风靡大江南北,就有不少半大小子辍学跑去嵩山学功夫;电视剧《霍元甲》热播,又有人半夜起来自己摸索霍家拳套路,结果扭了胳膊伤了腿。  相似文献   

19.
解放军少将、前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曲作家傅庚辰,曾为电影《雷锋》、《地道战》、《闪闪的红星》等谱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乐曲。为了传颂周总理的丰功伟绩,他曾倾尽心血,谱写了第一首“周恩来诗词歌曲”。不久前,他为笔者热情地追述了这段往事。  相似文献   

20.
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诞生至今已有七十余年。这首历经风雨沧桑,曾经鼓舞亿万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的歌曲,在新中国成立时被选定成为国歌。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国歌的歌词此后却历经了几番曲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