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雨夜读书     
小雨扑打窗棂,滴答作响,宝宝在床上哑吸均匀的酣睡,台灯下,铺开一本带着墨香的书,静静的开始阅读,走进一个五彩斑斓的未知领域,与故事里的主人公共同体味辛苦,品尝浪漫,美好的夜晚阅读时光开启了。有人喜爱电视,饭后仰靠在沙发上,手里拿着遥控器,开始指点江山,了解天下军国大事,看尽人生喜怒哀乐;有人喜好电脑,鼠标轻点,键盘哒哒响,购物、聊天、微博,到凌晨还是依依不舍;有人喜爱手机,手指轻划,微信、阅读、游戏,忙得不想抬头;我却偏爱那些厚重的书籍,总是好奇里面讲述了哪些奇闻轶事,藏着什么妖魔鬼怪,是否有美貌的天使。阅读的渴望总是让人不由自主地钻书堆里面,去淘自己喜欢的书籍,三毛、恋舒、余秋雨,书中那些美丽的句子,美好的故事,每每让人着迷。买回家中,放在案头,伴一灯如豆,夫妻二人相对而坐,万籁俱寂,只偶尔传来翻书的响声,偶尔默契抬头相对莞尔一笑,然后继续低头啃书。他看他的《税法财务管理》,我看我的《撒哈拉沙漠的故事》,看到白手成家的章节时,抬头环顾温馨的小家,心头充满幸福的感觉。  相似文献   

2.
节俭难致富     
刘墉 《法制博览》2010,(2):59-59
一个朋友,年轻气盛,看到社会的不公,总不忘发挥一个公民的职责,在网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几年前,网络刚刚兴盛,他的主页,一度红极一时。彼时他“出口成脏”,骂名远扬,文化圈里做贼心虚的人,皆对他敬而远之。他的那些出版社的朋友.赚了钱,再不敢在他面前显摆,怕一不留神,被他窥去了行业潜规则,在网上网下大肆批判,直让自己辛苦铺成的财路,重新被他滔滔之唾液,给堵了去。  相似文献   

3.
论中年生活     
陈仓 《法制博览》2011,(6):30-31
1.中年是人生成熟季节,中年人应该进入从容不迫、静心耐烦的状态,遇事不要慌,处事不要乱,办事不要拖,待人接物不要有厌烦情绪。 2.中年人的精力大不如青年时代,做事要量力而行,不要太急功近利,不要苛求,不要贪得无厌,要懂得取舍,做最重要的事,舍弃无关紧要的事,避免做无聊,无价值的事,千万不要陷人“无事忙”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颜桂海 《工会博览》2013,(32):40-4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臻发展,也许我们生活的城市,还不是那么美好。房价高企,精神与生活压力蛮大,竞争激烈,精神紧张,焦虑抑郁,混乱与茫然,充满喧嚣,空气污染,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5.
牛郎要离婚     
佚名 《法制博览》2011,(18):67-67
牛年是我的本命年,却偏偏从织女那里传来了令人沮丧的消息。受金融风暴的影响,银河边的广大喜鹊,纷纷失业下岗,回乡务农去了,鹊桥工程至今还是个烂尾工程,你说,这事怎么办,叫人着急不着急?想想这事,我就一肚子气,都什么年代了,还叫我们夫妻两地分居,一年只能见一次而,  相似文献   

6.
梁发芾 《法制博览》2010,(10):74-75
晚清的所谓耻辱,让今天的爱国人士痛不欲生。事实上,当时身处晚清的百姓,可不像我们今天想象的那样屈辱。事实上,晚清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魅力的时光之一。生活在晚清的人,当然有屈辱,如果没有屈辱,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变革。但是,公平地说,晚清是中国历史数千年未有至大变局,而在这个大变局中,至少从老百姓的角度来说,日子不是变得更难,反而是更有色彩,新思想,新技术,新时尚的传人,反而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7.
闲读阎崇年先生的《清朝六十年》,其中有一句话印象特深,他说清朝灭大明,凭的仅是努尔哈赤老父亲遗留的13副铠甲与其所带的40来号人马。13副铠甲戳穿秦岭,戳穿昆仑,戳穿泰山,戳穿三山五岳而刃不卷,锋更利,其可讶也欤?而当时,大明莫说有四亿人口,四千万怕是绰绰有余的吧,努尔哈赤四十人,大明对付金清,百万比一,即使搞“人海战术”,也不在话下啊,再而言之,其时之金清,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的电视剧中,为了让一个故事演到20集以上,成为长篇电视剧,导演总有许多掺水加料的办法。其实,如果故事紧凑一点,观众更爱看。但是,电视剧说是给观众看的,摄制的动力是背后还有的两个大牌:一是投资,投资按集计算,集数越多,投资越大,电视剧的制作方知道,同样的制装置景,多演几集就更省成本。二是广告,电视剧的贴片广告是播出方的重要收入,集数多,广告上得多。  相似文献   

9.
《法制博览》2008,(13):50-52
鱼玄机是唐代女诗人,性聪慧,好读书,有才思,尤工诗歌,与李郢、温庭筠等有诗篇往来。不过,美国《侨报》援引《女人千年的荣誉与哀伤:红颜》一书的内容称,她初为补阙李亿妾,因李妻不能容,出家于长安咸宜观为女道士,后自伤身世,大开艳帜,从弃妇变成了荡妇,过上了半娼式的生活,最终因为杀害侍女,被判死刑……  相似文献   

10.
在建筑企业,项目工会是最贴近职工的基层工会组织,他们的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对凝聚人心,激励士气,服务生产,提升队伍的战斗力有着直接而重要影响。因此,加强项目工会建设,打造创新型工会组织,夯实组织基础,提升干部素质,满足职工需要,凝聚队伍人心,服务施工生产,是我们必须认真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1.
我们来做一个算术题,把全国人民的工资收入加在一起,除上这个国家的GDP,得到这样一个数字,我们来做个比较,欧美最高,大约是55%,南美洲平均是38%,东南亚包括菲律宾泰国是28%,中东伊朗土耳其这些国家大概是25%,非洲国家都在20%以下,我过去讲课就问过一个问题,大家认为我们中国的比例会是多少,跟哪个国家比较接近,结果90%的人都说我们国家跟非洲是一个水平,然后我就跟他们说,你们简直是太乐观了,  相似文献   

12.
黑领崛起     
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社会群体已经夺去了全中国所有的光芒,他们开着“自己的”大排量名牌汽车,出入高档酒楼,高级夜总会,乘坐头等舱或软卧,住星级宾馆,拥有黄金位置的几处豪宅,公派出国,免费医疗,脱产学习,带薪假……他们就是在全中国一线二线三线城市遍地开花,  相似文献   

13.
白岩松 《法制博览》2009,(10):46-47
2003年5月2号,SARS袭击下的北京,白天似黑夜一般寂静无声,然而,新闻业不同于其他职业,别人后退,我们却要前行,更何况,头一天,5月1日,盼望了很久的新闻频道开播,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如同我写在新栏目墙上的四个字一样——“生于忧患!”  相似文献   

14.
韩毓海 《南风窗》2014,(22):94-94
1948年,何炳棣先生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博士论文开题考试,何先生后来回忆说,这场考试,题目之深奥,诸位导师用心之幽远,令他“终身难忘”。毫不夸张地说,考试所涉及的内容,均成为他日后研究立身的契机和基础,故55年之后撰写的《读史阅世六十年》中,何先生把当年考试的内容都一一记录下来,以示后来。而作为后来者,读何先生的著作,看他当年的考题,再回想当年自己博士论文开题时之敷衍,又思当下博士考试制度之肤浅草率,不禁怆然。  相似文献   

15.
文楚 《法制博览》2009,(17):49-50
程咬金.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小说人物。他原名程(粤音咬)金,后称程知节,是隋末唐初的人,在小说《隋唐演义》中,写成程咬金。他在隋末曾跟从李密、王世充等,后来跟随李世民,讨平隋末群雄,到唐高宗时,官至大将军,后因率军西征无功而罢官,这在正史中有传记载。在小说中,他是一员福将,用一对板斧为武器,武艺不太好,但运气却好。打仗时,遇到不强的对手,三板斧已经奏功,遇到强的对手,耍完三十六道板斧,仍无法取胜,便拍马逃去。现在也有“程咬金三板斧”、“三十六道板斧”、“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等谚语,便都出自这些历史小说。  相似文献   

16.
洪武十三年正月,丞相胡惟庸称他家的旧宅井里涌出了醴泉,邀请明太祖前来观赏。这是大明的祥瑞呀,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一个名叫云奇的太监突然冲到皇帝的车马前,紧托住缰绳,急得说不出话来。卫士们立即将他拿下,乱棍齐上,差点把他打死,可是他仍然指着胡惟庸家的方向,不肯退下。朱元璋这才感到事情不妙,立即返回,登上宫城,  相似文献   

17.
张达明 《法制博览》2008,(10):29-29
总之,汽车不是工具,而是印钞机,是家底,是显摆,是阶级,是后台,是排气量,是身份,是牛叉,是硬撑,是打肿脸充胖子!远没到玩修养讲文化的地步。  相似文献   

18.
王大头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板,整天吃山珍海味,吃腻了,便不由想起小时候吃鸡的场景。一天,王大头在电话里听一位朋友说,城北三十里外的大云峰半山腰上,有一家乡村饭店,那里卖的鲜椒爆炒小山鸡,味道独特。听朋友这么一说,王大头挂了电话,立刻叫上秘书、司机,直奔大云峰而去。一进饭店,王大头的两眼不由瞪得像鸡蛋,这问不大的屋里,居然黑斥压地坐着几十个人,而且衣着光鲜,都像是有钱人。  相似文献   

19.
前天,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给我打电话,神秘兮兮的说,爸爸,跟你商量个事,我想写本书。听后,我心里格登一下子。说实话,我听了女儿不知天高地厚的话,真有点吃惊。写书对我来说,是个神圣的事,我历来把写书的人敬若神灵,没想到“神灵”会降临到我家。太突然了,突然得我都难以接受。但作为一个父亲.我不舍得打击女儿的积极性,就说,好吧,你写吧,写好后让爸爸学习学习,爸爸愿意给你当打字员,给你打印书稿。临了,女儿告诉我她的写书计划,每天写一个小故事,串成一本书。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2月27日上午,北京大学张美英教授来电告知,周路同志去世了,我简直不能相信,他年纪比我小,身体一直健康,我们之间学术交流很多,怎么一段时间未联系,即传来如此惊人的噩耗。我随即打电话到天津市社会科学院询问,一位女同志答,周老师生重病住院。我马上又拨通周路同志夫人的电话,直接询问实情,她悲痛地说,周路因生肿瘤住院四个月,今晨去世。我听了后沉默良久,思绪翻滚,总觉得周路同志是不会这么快就离开我们的。我与周路同志是在多次参加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组织的学术研讨会上认识的,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撰写的论文,观点新颖,思路清晰,理论联系实际,既有应用价值又有学术价值,不像有的学者从概念到概念.从弹论到理论.很难付诸实践.周路是一位老老实实的做学问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