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冯晓蔚 《党史纵横》2013,(12):33-35
两人密切配合与“左”倾错误作斗争 1932年1月,关向应从上海中央特科来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参加中央分局的领导工作,担任湘鄂西军委分会主席和红三军政治委员,开始了他一生中最为辉煌壮丽的军旅生涯。  相似文献   

2.
正段德昌是洪湖革命武装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中央军委认定的36名军事家之一。他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黄埔军校第4期和中央政治讲习班学习,参加过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他回到家乡进行革命活动,先后任鄂西特委委员、鄂西游击大队中队长、游击总队参谋长、独立师师长,在监利、沔阳一带创建游击根据地。1930年起,先后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副军长兼第1纵队司令员、军政治委员、军长等职,参与创建和保卫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苏区。1931年4月后,任红3军第9师师长,同年1 1月当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1933年5月1日,段德昌被诬陷杀害于湖北巴东县金果坪,牺牲时年仅29岁。  相似文献   

3.
《红岩春秋》2008,(6):81-82
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 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苏区,是在大革命失败后,由周逸群、贺龙、万涛、段德昌等为代表的湘鄂西党组织,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下,带领广大军民通过武装斗争建立起来的全国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它与鄂豫皖、湘鄂赣根据地互为犄角,守望相助,唇齿相依,相互策应配合,对全国革命斗争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炎(1904—1946)湖南桃源人.原名刘安焕,又名刘炳生.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任国民革命军初级军官,参加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9月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和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8年5月任红四军十一师三十一团二连党代表,被选为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委员.1929年后在红四军历任支队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等职.1934年任红一军团政治部民运部部长.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  相似文献   

5.
邓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1910年生,湖南郴州人。早年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后随朱德、陈毅到井冈山。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到陕北后,任红1军团第2师政治部主任,红1、红2师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战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685团政治处主任,参加平型关战斗。后任115师独立团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1分区政治委员、平西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参与领导开辟平西抗日根据地。1940年起,任晋察冀军区第5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相似文献   

6.
<正>丁秋生,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纵队政治委员、浙江军区副政治委员、华东军区干部部部长、海军北海舰队政治委员、南京高级步兵学校政治委员等职。先后参加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率部参加开辟鲁南抗日根据地以及鲁南、鲁西南、豫东、淮海、渡江等战役战斗。在长期革命生涯中,他转战南北,屡建战功,为中国人  相似文献   

7.
《党史文苑》2008,(5):28-29
王震,1908年4月生于湖南浏阳。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游击队。1930年起任中国工农红军团、师政治委员,第八军代政治委员,湘赣军区代司令员。  相似文献   

8.
漆远渥,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十一师三十六团政治处宣传科副科长、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秘书主任,第十师司令部作战侦察科科长,红四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政治处宣传股股长、三八五旅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七六九旅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一旅政治委员,七旅政治委员,华北军区补训兵团政治部主任,冀中军区副政治委员兼第七纵队副政治委员,第二十兵团六十八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天津警备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华北军区空军政治委员,北京军区空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后勤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9.
他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共产党36位开国军事家之一,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相似文献   

10.
常浩如 《世纪风采》2009,(11):16-20
宋任穷是湖南省浏阳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几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中共平原分局代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豫皖苏分局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三副政治委员。  相似文献   

11.
陈赓(1903-1961),湖南湘乡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1926年赴苏联学习,次年回国参加南昌起义任营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师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太岳军区太岳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三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  相似文献   

12.
许顺富 《党史天地》2009,(12):35-39
1928至1935年.由于“左”倾路线在中国共产党内占据了主导地位,一场大规模的“肃反”运动在苏区各地疯狂展开,中央苏区的肃“AB团”运动、闽西苏区的肃“社会民主党”运动、鄂豫皖根据地、湘鄂西苏区、赣东北苏区、陕北根据地的“肃反”运动都曾使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惨遭杀害。湘鄂西苏区是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苏区之一,夏曦在这一苏区的肃反活动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他自1932年起,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之内,就先后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肃反活动,使3万多人的红3军迅速下降到3000余人,弄得整个部队人心惶惶。  相似文献   

13.
谢良(1915—1991),原名谢毓法,江西省兴国县长冈乡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红三军第八师炮兵连指导员,红七军团十九师五十九团三营九连指导员,红五军团第十三师三十七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长征胜利后,任西路军红五军十三师政治委员。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史稿》送审稿进行审查,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第五次征编协作会议,于1987年2月25日至27日在长沙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编协作领导小组成  相似文献   

15.
王震,1908年4月生于湖南浏阳。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游击队。1930年起任中国工农红军团、师政治委员,第八军代政治委员,湘赣军区代司令员。参与领导坚持和发展湘赣苏区的斗争。曾获三等红星奖章。1934年任红六军团政治委员,参与创建湘鄂川黔苏区。1935年参加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二O师第三五九旅副旅长、  相似文献   

16.
1931年,邓中夏遭到王明“左”倾路线的打击迫害,被撤销了湘鄂西苏区特委书记和红二军团政治委员等所有职务。这年冬天,他从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调回上海,“接受审查,听候处理”。他虽身处逆境,依然对党无限忠诚。一年后,组织上派他担任全国互济总会主任兼党团书记。互济总会是党动员、组织各方面力量来营救被捕的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的一个革命的群众组织,需要与多方面打交道。而邓中夏曾担任过上海大学校务长,领导过上海工人运动,经常在公开场合发表演讲,同敌人进行过面对面的斗争,是国民党反动派悬赏缉拿的对象。邓中夏出面领导互…  相似文献   

17.
正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亦称湘鄂西苏区,是大革命失败后,由周逸群、贺龙、万涛、段德昌为代表的湘鄂西党组织带领广大军民,通过武装斗争建立起来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以湖北的洪湖地区为中心,由散开的几块根据地组建而成。这些地域之间,有的虽然未完全连成一片,但都在湘鄂西特委及以后成立的湘鄂西中央分局、省委、苏维埃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革命斗争,构成了一个整体的湘鄂西根据地。1931年,由于敌人连续"围  相似文献   

18.
宿忠显 《党史博采》2002,(10):27-28
关向应同志1902年9月14日出生于辽宁省金县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192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我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中国青年运动的卓越越领导人,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曾任中共六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政治局委员、共青团中央局书记、湘鄂西军委主席、红三军政治委员、八路军120师政治委员等职务,当选为党的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9.
正丁秋生,1930年参加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纵队政治委员、浙江军区副政治委员、华东军区干部部部长、海军北海舰队政治委员、南京高级步兵学校政治委员等职。先后参加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率部参加开辟鲁南抗日根据地、鲁南、鲁西南、豫东、淮海、渡江等战役战斗。在长期革命生涯中,他转战南北,屡建奇功,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军队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相似文献   

20.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选举运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27年八七会议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土地革命战争的艰难历程。从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开始,中国共产党先后建立了赣西南、闽西、湘赣、湘鄂赣、闽浙赣、鄂豫皖、湘鄂西、广西左右江等大大小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中央革命根据地和其它各革命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在各种有利的条件下,1931年11月7 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的叶坪召开,成立中华苏维埃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