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秀丽 《学理论》2009,(29):217-217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学校素质教育的前提,是完善中学生个性的主要促进因素。学校、教师、家庭、社会各方面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何萍 《学理论》2011,(14):303-304
高职新生入学后在诸多方面存在不适应现象,比如生活环境、专业学习、人际交往、社会角色等。如何针对这些心理不适应进行调适是要探讨的重要问题。高职新生入学后心理不适的调适策略是:积极发挥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作用;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搞好基础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出发,从自己学生时期的感悟及参看前人的分析研究等实践入手,深入探究形成数学学习困难生的主要成因,由内因和外因两方面,阐述学生自身、家庭、教师和学校、社会等因素是数学学习中困难生形成的主要成因,并给出简要分析.根据成因,着重分析以教师为主体来转化数学学习中困难生的作用和意义,同时协调家庭,学校,社会来搞好数学困难生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4,(36)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在高校的实践应用中总结发现,学校体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影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分析,着重探讨学校体育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积极影响,并总结出如何将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共同进步,提高大学生心理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5.
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以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筛查数据为依托,以推进全面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对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及对策如下: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提高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调控能力;注重建设校园文化创造优越的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6.
魏婷 《学理论》2012,(23):215-216
私立学校是由私人或私立机构投资,由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批准,教育和政府的结合,解决更多侧重于教育公平问题的学校.对于目前我国私立学校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提出如下意见:一是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学校与家庭联系要紧密;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四是加强对私立学校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教育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提高公安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通过行之有效的途径来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方法,了解自身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学会自我保健和自我调节从而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人生价值观,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国计民生的大事.青少年正处在人生旅途中特殊的时期.不仅生理上而且心理上也都发生着变化.青少年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做保证,也就不可能会健康全面的成长.学校、家庭、社会要结成一个青少年心理干预网络,加强协作、沟通、联系,共同承担青少年心理教育的职责.  相似文献   

9.
何冬梅  李文秀  张睿娟 《学理论》2014,(32):259-260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和教育人性化理论的提出,校园内教师的躯体暴力行为已变得少见,然而教师精神暴力行为作为一种隐性的暴力,在中小学校园内仍然存在。精神暴力由于其隐蔽性等特点,不易被察觉,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负面影响也远远大于躯体暴力,是儿童和家庭必须面对的社会问题之一。界定教师精神暴力的含义,进而阐述了教师精神暴力行为的表现形式、特征及其影响,指出了教师精神暴力行为的预防措施:全社会积极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立法和学校监管;完善教师评价标准;家长应主动与教师沟通;学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0.
职业学校的学风是社会风气、学校管理、教师教育教学、学生自身选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职业学校学风形成的关键因素是学生的学习心理.职业学校学生不良学习心理的主要类型有:自卑心理、逆反心理、浮躁心理、矛盾心理、从众心理.职业学校要建设优良学风必须通过加强对学生正确的思想引导、严格的常规管理、科学的学业考核要求等策略,构建优良学风的养成机制.  相似文献   

11.
肖敬  徐芳 《学理论》2010,(20):216-216
从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构成分析,社会的影响教育、学校的引导教育、学生的自我教育已经构成动态立体信息交流的网络模式,这三者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形成中,承担和发挥了不同的作用。针对青年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多层次性的特点,应以一种立体的、发展的目光理性审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注重青年学生的人生需求满足、生活能力培养及情境资源开发,倡导师生间互为主体的交往关系,以人本视角开展心理工作,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教师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上的安全康宁或完好状态,教师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和教学,因此,要采取多种方式方法,重视和解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3.
“90后”大学生普遍具有政治认同度高、关注点多元,人生观、价值观务实进取,独立开放等思想特点,同时,其群体思想认识中也存在多元化与功利化的价值选择并存、多变的人生理想与稳定的社会理想并存、知行关系分离与认识片面偏激并存等突出问题.在教育引导中,要尊重群体认知特点和接受习惯,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情商培养和社会情感教育;加强团体心理健康辅导和问题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建立家庭熏陶、学校教育、社会评价一体化的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4.
袁圆 《学理论》2012,(24):184-185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关注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及热点。对于实行"寄宿制"的小学来说,关注住宿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住宿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少年儿童的内在心理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关注住宿生心理健康,处处留心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展开帮教,进行心理疏导,用爱温暖他们,启发、引导、提高住宿生对自身调节的自控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5.
《民主》2021,(7)
正【提案背景】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要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推进和宣传力度,让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扎根于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个人,保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和谐发展,促进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课堂是实施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生活是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的空间场域内围绕某一主题所共同建构的一种"日常化"的生活空间.素质教育的各项目标正是凭借日常的教学活动,主要是课堂教学来予以落实,实现内化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校接受教育的"黄金时间",课堂教学的质量左右着学校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农村高中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繁重,多处在家庭和学校之中,生活空间狭小,生活内容单调,很少去感受自然、了解社会.所以写的作文无病呻吟,空洞无物.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针对学生实际概况,扩大学生生活面和阅读面,重视积累,挖掘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社会的发展,竞争的加剧,环境的变迁,对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换合作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人们普遍感到"活的真累"的同时,我们的下一代,现在的小学生中,肩上所承受的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负荷也越来越重.在小学里,由于自身或外界的原因所引起的学习困难学生(下称学困生),已引起教育界高度重视,研究解决这部分学生,无论对学生本身成长,对一个家庭的幸福,还是对学生甚至社会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更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所谓"学困生",通常指那些在学习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个性不同、习惯不一.这一概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其相对性,"学困生"是相对优等生而言的;二是其发展性."学困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教育教学措施得力,他们是可以转化并不断进步的.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前,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较多,这与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都有种种关系。为此,要重视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心理咨询工作、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等举措,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刘瑞珍  邱崇洋 《学理论》2009,(17):260-261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大学生在对自身状况、学习环境、对社会环境的认识水平和评价水平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当前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大学生心理日趋复杂,在他们的学习、社交、恋爱、择业等生活领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有专家指出,今后对大学生困扰危害最大的将是心理疾患。因此,加强高校学生的心理教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