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危害性大,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重点打击对象。此类犯罪认定的关键在于把握四个特征,尤其是组织特征。有关组织特征的证据是由特有的语言、大量的事例组成的,从讯问的角度来收集此类犯罪的证据进而对其进行认定有着重要的作用。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的讯问难点和要点,围绕其四个特征要点进行取证,采用异地羁押、异地讯问、选准突破口,并适当进行"交易"等讯问对策可以有效侦破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2.
毒品犯罪案件证据认定困难的主要原因是证据不易收集又易于灭失且较为单一,但毒品案件侦查中抓捕时机把握不当、证据收集不到位和不规范、证据印证意识差也是个中原因。在毒品犯罪案件证据审查认定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口供、言证、毒品、鉴定结论、通话记录清单和电子秤、封口塑料袋等证据材料的审查认定。  相似文献   

3.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预审取证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侦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必须针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构成特征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证据特征属性,采取综合取证的策略措施,同时注重整案个案证据相互印证和证据材料转化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公安机关在侦办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犯罪案件时要严格把握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构成要件,创新打击传销犯罪的侦查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侦查手段,准确认定传销犯罪的组织者、领导者,通过勘验、搜查传销窝点现场,讯问传销犯罪的组织者、领导者,询问参与传销人员,勘验、检查会计资料等侦查手段和方法,全面收集传销证据,完善证据链条,达到证据的合法性、客观性、关联性的证明要求。  相似文献   

5.
黑社会性质组织行为特征是界分黑社会性质组织与其他犯罪组织的重要特征之一,但司法实践中行为特征的认定存在行为手段认定泛化,有组织认定混乱和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要素虚化三个问题。鉴于此,司法有必要明确行为特征的规范目的,统一行为特征三个要素的认定标准,准确厘清行为特征三个要素与本质特征之间的关系。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其他手段"应当立足于体系解释的立场,即与暴力、威胁具有相当性;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必须基于组织性;从语义解释的角度,"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是危害特征对行为特征的约束,为非作恶是行为表现,欺压、残害群众是危害后果,二者不能虚化。  相似文献   

6.
公安部提出"证据战"的要求之一,是用最严格的规范办理命案。命案侦查取证是分析命案案情的前提和先决条件,是判断、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只有做好命案的侦查取证工作,才能为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提供充分的证据材料,才能实现"多破案、快破案、办好案"的目标。转变"以侦查为中心"为"以审判为中心"的执法理念,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命案侦查取证工作,是实现"多破案、快破案、办好案"目标的重要保障之一。  相似文献   

7.
新出台的相关司法解释为内幕交易犯罪案件的办理明确了标准,但仍需要根据个案进行分析.证据的收集和运用是内幕交易罪认定的难点,加强司法机关与行政执法机关之间的证据衔接,适当参考辩诉交易精神提高诉讼效率,是解决证据难题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旨在强化刑诉法的人权保障功能.新刑诉法全面确立了人民检察院对非法证据的发现、调查、排除职责,对庭审证据收集合法性的证明职责,对非法证据形成背后涉嫌渎职、侵犯人权犯罪案件的立案侦查职责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监督职责.实践中,应当强化检察权运行中非法证据排除的发现机制、调查机制、认定机制、制裁机制等配套机制建设,以有效促进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人权保障功能的切实实现.  相似文献   

9.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侦查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侦办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中 ,侦查部门应采取深入访问群众、梳理重点案件、清查重点行业等多种方式 ,及时发现和广泛开辟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线索 ;有策略地开展侦查 ,严密组织抓捕行动 ;加强讯问工作 ,充实犯罪证据 ,特别要注意与其他国家机关密切合作 ,深挖“保护伞”和收缴非法收益。  相似文献   

10.
交通肇事逃逸犯罪的危害结果、案发原因、案件特点和犯罪过程、犯罪构成等方面,不同于一般交通肇事犯罪和其他刑事犯罪。在交通肇事逃逸犯罪案件侦查中,要特别重视管辖立案、现场勘查、现场访问和措施使用等侦破方面,以及侦查讯问、死亡认定、罪名认定和证据特点等预审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在安全领域提出“印-太战略弧”,透露出该国未来安全空间拓展的战略指向。澳大利亚在参与“印-太战略弧”地区的国际博弈中面临着在中关之间、既有强国与新兴大家之间、太平洋次区域组织与泛太平洋组织之间的“选边困境”,其战略空间也受到来自这三方面的共同挤压。澳大利亚未来安全空间的战略性拓展总体表现出三向性特征。澳大利亚探寻体系转型中的战略增长点的实践,既为“印-太战略弧”地区的国家安全合作提供了新的空间,同时也为中国把握太平洋安全形势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能否和谐发展:民间信仰面临的挑战与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我国,民间信仰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现象,还是一种“活态”文化。民间信仰重新“浮出水面”,在理论上和政策上为我们提出了许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民间信仰的性质如何界定,它在组织模式上有何特点,它在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文化战略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正面的和负面的)。国家在社会控制层面应采取何种策略等等。  相似文献   

13.
日照市各类民间组织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受限于经济发展水平,民间组织发展良莠不齐,发展不规范,自律机制不健全。加强和培育发展民间组织,应明确发展目标,突出发展重点,优化组织结构,并坚持分类指导,重点加强民间组织自身能力与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14.
刑事电子证据规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刑事电子证据本身的特点,使用刑事电子证据应遵循关联性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可靠性规则和最佳证据规则,正确适用这四个规则对完善我国刑事电子证据制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传统法学界对证据能力和证据证明力的认识存在诸多不甚明晰之处,准确界定二者概念并厘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证据理论上的其他制度.以这种错乱认识为基点,传统证据理论对证据规则、自由心证原则和证明标准等问题也产生了一定的误解.上述认识的混乱和误区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也有着突出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黑社会性质组织是指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称霸一方,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严重破坏社会、经济、生活秩序的违法犯罪组织。黑社会性质组织具有组织的稳定性,经济的敛财性,行为的暴力性,非法的控制性等特征。一个犯罪组织,只有同时具备上述四个特征,才能界定为黑社会性质组织。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古今中外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要求,是迎接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挑战,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要求.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必须坚持适度原则,必须研究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体现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8.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严重干扰一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故其历来是犯罪打击的重点。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开展的侦查活动,是整个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阶段,也是惩治犯罪的基本前提。当代黑社会性质组织所具有的组织结构、经济实力、背景支持和行为方式等新特征,是导致该类案件的侦查出现困境的重要原因。从分析这些特征入手,结合理论研究成果和公安实践经验,对侦查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助于进一步查处和有效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相似文献   

19.
《侦查策略与措施》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特色较明显。教学中应贯彻先进的现代教学理念,针对课程的特点,把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充分地结合起来,充实教学内容。大力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环节的比重,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中应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采用多层次立体化教材。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2006年版《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亚非战略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清晰地勾勒出亚非地缘战略(非洲、中东、南亚、中亚和东亚)的具体内涵。强调“先发制人”战略、推进亚非地区民主化战略、打击恐怖主义战略、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战略、促进亚非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战略。2006年版《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的亚非战略体现了国家利益和价值观的现实权衡,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并重的理论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