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5 毫秒
1.
青木 《党建文汇》2005,(7):48-48
【墨西哥】经济适用房物美价廉墨西哥有许多月收入在500美元以下的低收入者,如何解决这些人的住房问题,是保证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墨西哥宪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有责任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各种权益,其中包括改善住房条件。记者参观了离墨西哥城最近的墨西哥州首府托卢卡附近勇敢谷的一处经济适用房所在地。  相似文献   

2.
报刊博览     
报刊博览红绿灯·房改要把握四个关键建设部部长俞正声日前指出,改善住房供给要把握好4个关键问题。一是要区分好3种类型住宅。高档商品房放开价格,出售给高收入者,土地价格要全部收回;经济适用房包括安居工程在内,出售给低收入者,政府控制价格;廉价租房的对象是...  相似文献   

3.
陈华  刘国栋 《学习论坛》2007,23(7):33-36
住房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为低收入者提供住房是住房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以经济适用房制度、廉租房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住房保障制度,但在制度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借鉴国外住房保障制度的经验,中国住房保障相关制度安排包括:扩大筹资渠道、增加有效供给,加强审核监督,提高保障住房的供给效率,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住房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西安市退休教师严发海购买的经济适用房成了一座“烂尾楼”。与严发海一样正在“闹心”的还有近千户居民。他们都是购买了在西安人民面粉厂内开发的“唐都温泉花园”房子,可交了房钱后,这项“安居工程”意外停工,竟成了卷走这些低收入家庭血汗钱的罪魁祸首,成为群众伤心、政府操心的“闹心工程”。据人民面粉厂许多职工反映,“唐都温泉花园”根本不符合国家经济适用房的各项要求,是明显的假借“经济适用房”名义搞的变相商品房开发,以便于占国家开发经济适用房可以无偿使用国有划拨土地等各项政策的“便宜”。而西安市…  相似文献   

5.
经济适用住房是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实施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是加快建立住房新体制,更好地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的必然选择。但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济适用房政策与地方实际出现了不相适应的情况。因此,本文以太原市经济适用房政策为例进行了分析,从而对经济适用房政策应如何结合实际加以完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志衡 《党课》2007,(8):90-93
住房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我国为满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在1998年正式推出经济适用房。它虽然解决了一部分低收入者的住房困难问题,但在执行中也出现了种种问题。2007年6月7日,北京市建委公布了即将颁行的《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试行)》和《北京市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向社会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7.
最近,经济适用住房究竟能否由政府回购、建立“内循环”的流转模式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文章认为,我国的经济适用房在实践中遭遇到今天的困境具有必然性,因为我国的经济适用房政策一开始就走错了路。文章详细分析了内地现行经济适用房政策存在的三大弊端,在介绍香港公营房屋政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内地现行的经济适用房政策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应该趁早停止这一错误的政策,借鉴香港公营房屋政策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廉租房。  相似文献   

8.
经济适用房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是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产物.它的目的在于实现“住房公正”.帮助中低收入者有能力购房.是政府住房调控的一种方式。经济适用房推出以来.理论界一直都在围绕它进行研究探索.有人认为经济适用房优化了产业结构、有效地抑制了住房价格、实现了住房合理分配、给中低收入者带来了切实的利益:也有人认为经济适用房并没有真正实现济弱救贫.没能从实际上给中低收入者带来切实利益.导致了双轨制和不公平竞争。应该说.经济适用房从产生到现在.它的初衷和目的是好的.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可否认.这一制度在具体运作中也的确暴露出诸多的缺陷和问题.如郑州规划的经济适用房被违规建设成别墅.武汉经济适用房摇号出现6连号.北京26岁女孩梁静因盗卖回龙观小区40多套经济适用房而被立案审查等等.这些问题反复出现.无不给我们敲响警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经济适用房的历史合理性.重新审视它的使命与走向。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当1998年金秋奏起建设的号角,它便换了人间。昔日的一片农田、村落,如今一个现代化的新城正在崛起。这片神奇的土地,有个儒雅的名字:回龙观文化居住区——北京乃至全国最大的经济适用房项目。而和这片神奇土地相连的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那就是倾情致力于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北京天鸿集团。替百姓解难,为政府分忧建设经济适用房,是政府定位于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发展目标和政策的具体体现,按规定,其利润率不得超过3%,绝对微利,搞不好连微利都不保。因此,业内很多企业,并不看好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天鸿”却不然,它“铁肩担道…  相似文献   

10.
信息之窗     
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凸显:民为先、稳为重、谐为本“民”为先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许多地方充分体现了“民为先”的理念,把“民利、民生、民享、民权”作为200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的首要指导思想。首先,“三农”问题,是关系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问题。政府工作报告仍然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扶农、惠农、利农的好政策;其次,更加重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积极扩大消费需求。报告明确提出了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的对策;第三,更加重视解决就业问题。报告…  相似文献   

11.
经济适用住房是指已经列人国家计划,由城市政府组织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集资建房单位建造,以微利价向城镇中低收人家庭出售的住房.它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居高不下的房价一直以来是人们茶前饭后的话题,政府为了缓解部分压力,自1994年由建设部、国务院房改领导小组、财政部联合发布《城镇经济适用房建设管理办法》起,经济适用房在缓解"买房难"压力的同时也影响中国的整个房地产市场.那么经济适用房对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主旨通过浅析经济适用房的优势、劣势分析其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存量及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理论与当代》2010,(6):57-57
<正>王东京在4月12日的《中国经济时报》上撰文指出:照顾穷人是政府的职责,义不容辞。但政府若想帮穷人解决住房问题,办法也多的是,非只经济适用房一策,比如山东莱芜市给穷人发购房券(补贴)就是不错的办法。莱芜市给穷人发购房券,补贴的是商品房与经适房的差价。这样做的好处是,政府不必建经济适用房,土地一律招拍  相似文献   

13.
一、现行经济适用房政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经济适用房政策是党和政府为解决城镇中低收入者家庭住房困难而实行的一项带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房政策,其目的是通过这一政策的实施,实现中低收人家庭“居者有其屋”的目标。该政策实施以来,对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出现了许多弊端,突出表现为以下“四难”: 一是优惠政策难到位。经济适用房政策的实质,是  相似文献   

14.
经济适用房补贴方式的选择对于经济适用房政策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我国现有经济适用房补贴方式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下存在着种种弊端,有必要对我国经济适用房补贴方式进行改革。本文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我国经济适用房改革的方向是实行“人头补贴”,并提出我国完善经济适用房补贴方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晓亮撰文指出,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关键有三: 一是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二是进一步推动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活力源,是改变地方面貌、增强地方实力的重要依托,也是藏  相似文献   

16.
在《住房保障法》的起草过程中,经济适用房“共有产权”的提法备受关注。“共有产权”,能否为经济适用房的永续开发提供可能性?能否确保经济适用房配售的公平公正?能否加快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步伐?能否为经济适用房建设催生更多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7.
以经济适用房为代表的保障性住房面临“四大危机”。 一、一次性销售的经济适用房价格仍高。“适用不经济”。我国城镇居民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房价收入比表明.经济适用房价格仍然是绝大多数低收入家庭难以承受的。  相似文献   

18.
六月的京城骄阳似火,上千人为了求得北京天通苑经济适用房购房号而连续几天通宵达旦排队的“火爆”场面令人震撼、心酸、难忘。其实不仅是北京,在全国各地,经济适用房引发的问题都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首先是经济适用房“僧多粥少”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边是老百姓昼夜排队抢号,对经济适用房如饥似渴;一边是经济适用房投放量逐年缩减,有的城市甚至停建经济适用房。其次是有的经济适用房既不经济也不适用。比如,出现了一些“豪宅”,面积大到200到300平米;有的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子女上学困难;有的小区被称为“睡城”——因缺少休闲娱乐等生活…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0,(12):39-43
进入2010年,无论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有媒体据此认为,今年或将成为城市中低收入阶层住房困难户的圆梦之年。然而,经济适用房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各地因经济适用房而频发的“丑闻”、“夹心层”群体“住不到”“住不起”“住不好”的现实,让我们不得不正视这项政策存在的漏洞,而目前启动的公共租赁房建设,更让中国站在了住房保障模式转型的节点上。  相似文献   

20.
打一开始,“经济适用房”就是一个属性、定位表面上清楚而实际上糊涂、不伦不类的概念。正是因为这种糊涂和不伦不类,导致了在以往实践中政府的目标模糊、政策失灵和处境尴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