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农业的基础地位没有变,农民在我国人口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变。因此,现阶段能不能处理好农民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而且关系到党的领导和工农联盟。我们必须从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来认识农民问题。一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利益问题。新形势下,要使农民得到彻底的解放和实际的利益,首先必须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一)处理好工农关系,按…  相似文献   

2.
贫困地区农民利益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曹明贵农民问题是我国农业经济的基本问题,它是直接关系到我国宏伟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而农民利益,时常受到分割,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利益分割严重。党和政府虽明文限定,但成效不明显,解决不彻底,从而成为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  相似文献   

3.
党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证明,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利益问题。经济利益是农民最基本的利益。80年来,中国共产党切实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的革命首创精神,充分地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  一、维护农民经济利益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思想与实践  党从成立那天起,就以关注人民利益为己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问题乃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可靠的同盟…  相似文献   

4.
对当前农民经济利益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农民减负、农业增收、农村稳定、农政效率已成了“十五”期间经济发展中的大问题。农民的经济利益是“三农”问题的根本体现,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保证农民的经济利益,切实提高农民的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利益仍遭侵害的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小平 《新东方》2001,10(2):11-15
在我国,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利益问题。因此,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民利益问题,农民利益在改革中得到了较好实现和保护。然而,毋庸讳言,我国农民利益仍在遭受各种侵害。从总体上看,其主要原因是:1、国家从总体上实行的仍然是工业优先的偏斜的经济发展战略;2、农民所从事的主导产业——农业是高风险、低收益的弱质产业;3、农民的自我保护能力弱;4、部门利益膨胀,农村基层组织管理“过度组织化”;5、国家对保护农民利益的监督管理乏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实证角度描述了青年农民参与村委会选举的现状:政治冷漠。政治冷漠是我国乡村民主化建设的一大阻力。村委会选举与青年农民间的利益关系弱,青年农民的经济困境、村庄权力格局中所处的劣势地位、选举中较弱的政治功效感及其传承的村庄记忆等五大因素与其群体特质相结合是造成青年农民政治冷漠的成因。促进青年农民摆脱经济困境,增强村委会选举与村民的利益关系,改变农民群体的弱势地位,是解决青年农民政治冷漠问题的标本之策。  相似文献   

7.
胡美灵  肖建华 《求索》2007,(4):64-65
要发挥我国农民的主体作用,前提是要真正落实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话语权。文章在分析农民利益表达功能的基础上,提出和论证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如何进行利益表达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云雁  张林虹 《前进》2000,(5):8-11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利益问题。农民的利益格局及其利益分配是否能够得到保证,不仅关系着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如何进一步通过完善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农民利益保护机制,使农民利益保护制度化,是当前农村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关系到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问题。一、保护农民利益就是保护农业,也就是保护全社会的公共利益首先,农民利益是农业发展的动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最根本的是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农民积极性构成的主要因素是…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农民利益表达现状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农民的利益表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农民利益表达组织缺位,利益表达权利意识缺乏.利益表达客体角色错位以及农民利益表达渠道不畅,使我国农民利益表达非理性行为大量产生.为了维护农村的稳定,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的实现,必须注重农民的利益表达,提高农民的利益表达权利意识,加强农民的自身团结.拓宽农民利益表达渠道,引导他们合理的利益诉求通过合法的形式来表达.  相似文献   

10.
论农民博弈成本的降低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我国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这已在社会上达成空前的共识。但目前我国农民的经济、社会利益在博弈过程中无法得到适度的保障。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是背道而驰的。特别是当农民利益受到损害时,在缺乏适当的利益表达渠道前提下,他们被迫选择非正式的抗争方式争取自己的利益。结果,农民在争取自身利益的时候间接危害社会稳定,反而无法达成自己的目的。本文拟从尽量降低农民争取自身利益过程中出现群体事件的负面效应出发,力图探讨一条在当前有限的利益表达渠道中为农民争取更多权益的路径,为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