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求是》2015,(3)
<正>近年来,我国工业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出现了持续减速迹象。工业的持续减速,意味着我国工业发展出现了趋势性变化,正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当前,要立足于中央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战略判断,加快转变工业增长方式,着力重塑工业增长动力,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一、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新阶段从"十二五"开始,我国经济进入了中高速增长的新阶段,与此相关的工业化从投资驱动向效率驱动稳步转变。我们的有关研究表明,到2010年"十一五"结束,中国开始步入工业化  相似文献   

2.
《求是》2015,(6)
<正>过去20年,每当中国经济部分指标数据下降,西方就会冒出一些唱衰中国发展的论调。现在,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从高速降至中高速,"断挡失速"、"增长极限"等观点又渐渐流行起来。与过往揣测中国经济崩溃的说法不同的是,这一轮"唱衰中国论"与过去两年外需疲软、资源消费结构调  相似文献   

3.
<正>在经历3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后,我国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变为中高速,进入增速减缓、结构优化、动力多元、质量提升的新常态发展阶段。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必然结果,符合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然而,一些西方媒体和学者再度鼓吹"中国经济崩溃论",唱衰中国经济。这是经不起理论推敲和实践检验的。从区域发展格局看,我国地域辽阔,城乡和区域发展差异大,多元化区  相似文献   

4.
穷国变富而富国变慢是"二战"以后世界经济发展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和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历经长期持续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以2012年为转折点,之后似乎进入"结构性减速"也即变慢阶段。从理论上讲,普遍认为除技术进步自始至终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之外,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三因素与经济发展速度都呈"倒U型"关系,即低收入初始阶段、快速工业化时期以及年轻人口结构都利于经济快速发展;反之,则将使经济发展速度趋缓变慢。与中国进入减速换挡阶段的既有普遍观点相反,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目前的减速很大可能只是暂时的,也非失速;整体上中国经济还处在求富阶段,没有到达发达经济体曾经的由富到慢拐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潜力和回旋余地巨大。今后一段时期需要继续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释放潜在结构红利为目标,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舆论上要强化中国仍处在工业化求富而非去工业化变慢阶段的意识,全力助推中国经济持续中高速增长,实现"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发生重要转变,增长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高速。于是,关于中国经济是否会硬着陆、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议论多了起来。这个问题应放在长期增长框架下并在国际比较中加以分析。中国已不可能落入拉美式"中等收入陷阱"二战以后,先后有许多经济体进入工业化历史进程,但只有少数经济体跨过中等收入阶段进入高收入社会。从中可以观察到两种不同类型的经济增长速度回落。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6,(8)
正中国作为全球的制造大国,"世界工厂"名闻天下。但像马桶盖、电饭煲、奶粉,甚至包括圆珠笔头上的"圆珠",仍然需要进口或去国外抢购。这些经济现象从不同层面折射出当下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症结——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在持续了30余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我国经济发展最直接的变化是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虽然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也面临诸多挑战。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需萎靡不振;中国经济增速下降,面临着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幅下  相似文献   

7.
《理论与当代》2008,(8):52-53
方烨在6月25目的《经济参考报》上撰文指出:年初,人们认为今年经济增速可能会出现大幅滑坡,甚至认为经济周期将从上升期转为下降期。然而,从国家各相关部门公布的5月份各项经济指标来看,走势依旧良好,甚至可以说是漂亮。5月份,我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3.2%;财政收入增长高达52.6个百分点……当前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支撑中国经济增长原动力仍在,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内在的强劲的支撑力量。首先是,全世界的经济学家都认为中国的工业化现在仅处在中期,要想完成工业化或者像发达国家那样到后工业化阶段还有相当长的过程。这就意味着中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工业化还会继续的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强劲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王一鸣 《求是》2014,(6):23-24
<正>在持续30多年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进入了中高速增长阶段,但这并不表明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领跑者地位发生变化,更不表明增长动力明显减弱。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发展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保持中高速增长具有良好基础。一、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近年随着经济总量和规模的扩大,特别是经济发展阶段和内生条件的变化,中国经济由两位数高速增长进入7%一8%中高速增长阶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年均GDP增长率保持在9%以上,期间经历过三次增长率短暂地低于8%,然后又重新踏上高速增长轨道的过程。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为应对危机,国家出台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使得2009至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保持了较高增速。但伴随着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国内经济发展也不可避免地进入了调整期。从2012至2014年,连续三年我国经济增速低于8%,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制定2015年经济增长目标为7%左右。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与这一阶段相对应发展状态就是"新常态",它不是主观选择的结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判断是基于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趋势的科学分析。自2012年以来,下行压力年年有,已连续三年面临较大的压力,从国内外环境看,估计这种压力在未来两三年都难以消解,甚至还会加大。下行压力不是来自周期性因素,而是一些长期因素,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外部压力;二是中国经济处于新的发展阶段,增速放慢是内在趋势和规律;三是缘于前期某些过度发展的部门(如房地产)进入周期性调整的影响。按新一届政府明确的合理区间和政策框架(也叫区间调控),2013年和2014年中国经济的基本形势就是"稳中有进"或"稳中向好"。现在人们理解的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经济新常态一词,指明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全新阶段,即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内涵发生质的变化;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变化,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生态环境和一些不确定性风险将进一步显现。习近平总书记对经济新常  相似文献   

12.
刘世锦 《求是》2012,(18):39-42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近两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呈现放缓态势。正确认识经济形势的新变化,需要将其放在工业化历史进程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认清增长阶段可能出现的新特征,前瞻性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持续不断地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3.
魏枫 《奋斗》2022,(10):65-67
<正>我国经济发展整体上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传统动能日趋减少甚至消失,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黑龙江省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典型代表,原有产业结构的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问题比较突出,依靠高投入实现增长的方式难以适应新发展阶段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黑龙江省如何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翻身仗,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迫切需要3100万龙江儿女统一思想、明确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朱玥颖在3月14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说,从世界银行到普华永道,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到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国际机构今年初以来纷纷发布报告,看好中国经济,让"中国经济崩溃论"再次崩溃,也值得我们进一步解读和客观分析。从20世纪90年代起,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和政治评论家每隔几年就会陷入"中国经济崩溃论"的迷幻  相似文献   

15.
《理论与当代》2005,(5):42-42
黄群慧在3月28日的《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在经过改革开放20余年高速工业化进程以后,中国工业取得了巨大发展,到21世纪初,可以认为,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步入了第二阶段——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转变的阶段。这个判断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论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区域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地区的工业化指数体现出我国工业化进程存在区域差异.文章阐述我国工业化阶段的判断标准,根据四大经济板块和七大经济区的工业化指数说明各区域所处的工业化阶段.文章还通过对各区域的工业化速度和加速度的比较分析,认为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区域梯度是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走了一条低成本道路,低成本优势保证我国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但这一局面在新世纪新阶段开始被加速打破。中国经济在经历2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工业化进入高成本期,表现为技术成本上升、企业支付物流成本高、生产资料成本抬升、土地价格上涨等等。在中国工业化还没有完成转型之际,低成本优势就不复存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工业化高成本之路能走多远?值此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再次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之际,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8.
正全国两会像一条纽带,习近平从这里倾听基层实情实况,感知人民生活冷暖;人民也从这里感受习近平从实际出发,为国为民做实事的赤子之情。一个"实"字,鲜明地展示着习近平的人民情怀。一、"实"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新时代,新形势。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化,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居民消费加快升级,创新进入  相似文献   

19.
正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占斌、杜庆昊在《光明日报》发表《把"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是我国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需求侧管理重在解决总量性问题,注重短期调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注重激发经济长期增长动力。在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会发生变化。在高速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20.
<正>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央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全面推进发展方式转型的根本导向和遵循。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高速增长后,基本完成了经济起飞阶段或者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任务,开始向成熟阶段过渡,如果按世界银行的标准,则正在由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转换。在新的发展阶段,居民对收入、生活质量、继续发展的需求开始有了质的变化,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格局,高投入、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