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亚地区是一个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地区,大量的农耕灌溉造成了主干河流的断流和严重污染,引起了一系列疾病和大量的生态移民。探究其原因,在于中亚各国政府没有对水资源进行国际法上切实有效的规束。反之,有些国家将水资源在国内立法中商品化,这引起了一系列棘手的国际法律问题,加剧了水资源的冲突。分析中亚地区水资源利用的国际法困境,对于中国多国河流水资源保护具有现实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赵代红 《外交评论》2005,2(5):99-104
当今世界水资源日益匮乏,而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各国、各地区和各利益团体围绕跨界水资源的争论日趋激烈,迄今未达成任何生效的关于跨国水域非航行利用的普遍性公约。跨界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已成为一个战略问题乃至政治问题。本文从现有的处理跨界水的国际条约、协定和规则出发,尝试提出国际上解决跨界水的利用和保护问题时应普遍遵循的几大原则,即公平合理原则、不造成重大损害原则、国际合作原则等,供有关方解决跨界水问题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著作权刑事立法保护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对于著作权的刑事立法保护虽不乏共性,但囿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历史传统等的不同,各国对于侵犯著作权罪的具体规定,无论是在立法模式和保护范围的确立,还是罪名和罪状的设计安排,抑或非刑罚处罚措施的设置上,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分析各国著作权刑事立法保护之优劣,比较其得失,无疑有利于完善我国著作权的刑事法律保护,推动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郭娜 《社会主义论坛》2006,(9):50-51,57
在经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十分关注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旨在扩大世界各国人民和社会团体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加强立法,建立相关制度法规,进一步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欧洲人权公约》①所倡导的保护和发展人权与基本自由的理念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对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规定的四项儿童基本权利的保护甚详。《欧洲人权公约》作为世界上第一部区域性的人权公约意义非凡,虽然其仅仅只是一部区域性的人权公约,但是其所倡导的保护和发展人权和基本自由的理念却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影响。《欧洲人权公约》虽未设置专门的章节保护儿童权利,但儿童权利在公约的执行和遵守中得到了全面、充分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犯罪对象是指刑法分则条文所规定的犯罪行为所作用的客观存在的具体人或者具体物。知识产权犯罪对象是指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对象。纵观世界各国(地区),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对象大致相同,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类:作品、专利、商标以及商业秘密等。但各国对这些对象的定义不同,因而各国刑法所保护的对象存在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证人保护制度是刑事诉讼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的保障措施,证人安全问题在世界各国的刑事诉讼活动中普遍存在,建立健全适合本国国情的证人保护制度符合当今世界的司法发展趋势。本文拟对完善我国的证人保护制度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一、明确证人保护制度的保护对象范围。首先,证人保护的对象不仅应当包括证人,而且应当包括被害人、证人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以及其他需要类似保护的有关人员。从各国的立法和实际实施情况来看,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对证人保护制度的对象范围上采用的是广义的概念,也就是说证人保护制度保护的是一个信息源,保证追诉犯罪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外开放、发展国际经济往来,加强本国经济建设,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潮流。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进一步办好吸收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拓展对外贸易,发展国际经济合作也是加速我国四化进程的一条有效途径。而对外开放,必涉及产权的国内保护与国际保护,以及中外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健全和完善涉外经济立法,是推进对外开放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的水资源遭受到大量的污染和破坏,水资源保护已经迫在眉睫。要保护水资源就应当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明晰法律规定政府在水资源保护中的义务,探析政府在水资源保护中的责任缺失,从而完善政府保护水资源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0.
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保护机制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对刑事被害人权利的保护是世界各国刑事诉讼法发展的一大趋势,是实现国家法制化、民主化建设的主要标志,同时也是保护人权的基本内容之一。为此世界许多国家刑事诉讼立法都采取不同形式,以求达到被害人利益和国家利益、被害人权利与国家职权之间的平衡。由于社会大环境及立法技术等方面的不足和限制,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对被害人的保护还存在着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2周年之际,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要时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大意义,对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明确要求。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强调:“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这对于把全党学习贯彻“三个…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实行法定财产和约定财产双轨制,但在目前的法定夫妻财产制度下,不能实现婚内赔偿请求。夫妻法定分别财产制度在很多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均有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4条规定了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可以对共有财产进行分割,可以认为我国开始尝试建立夫妻法定分别财产制。构建法定分别财产制,应明确该制度的适用范围、适用程序,并细化其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实行法定财产和约定财产双轨制,但在目前的法定夫妻财产制度下,不能实现婚内赔偿请求。夫妻法定分别财产制度在很多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均有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4条规定了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可以对共有财产进行分割,可以认为我国开始尝试建立夫妻法定分别财产制。构建法定分别财产制,应明确该制度的适用范围、适用程序,并细化其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4.
论如何完善在逃人员情报信息收集的网上追逃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上追逃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能否准确获取在逃人员的情报直接关系到能否抓获在逃人员。针对网上追逃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对在逃人员的情报信息的特点、获取渠道进行分析探讨,从而提出在逃人员情报信息收集的策略和方法、建立健全现代化的追逃信息网络,通过提高公安机关民警的网上追逃意识和增强网上追逃的技能等措施来完善网上追逃机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频发的城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对政府治理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突出协调配合、协同增效的协同治理为城市突发公共事件治理提供了新的范式。有效的协同治理,有赖于多元主体充分的沟通、高度的共识构建以及彼此业务的无缝对接,这都需要一个架构良好的信息协同机制。基于现有研究,本文在借鉴Dorothy等的资源基础(Resource-based View)框架、Comfort的4Cs模型、Paul等的协作网络界定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出资产、能力、行动和协调网络四位一体的城市突发事件协同治理信息协同机制,然后以上海外滩跨年踩踏事件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重新审视信息协同机制在城市突发公共事件治理中的角色与作用。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所建构的模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城市突发公共事件治理的信息协同机制建设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6.
实证调查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54条的"滥用职权"和"显失公正"设计,在行政诉讼中并未有效地发挥制约行政裁量的作用。为了在不僭越行政权的同时重塑对行政裁量的权威,法院不仅要从主观性审查走向客观性审查,更要从结果的严格适法性控制转移到过程的合理运作监督。确立"行政裁量理由明显不当"标准,以替代现行《行政诉讼法》规定的"滥用职权"与"显失公正"标准,可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正确出路。  相似文献   

17.
我国劳动关系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为多元化的特点,工会原有体制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有效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信息一旦公开就具有不可回复的特性,应该在政府信息公开之前给予第三人有效的救济。必须要有特殊的制度保障第三人救济权利的实现,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此未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制度进路主要应该包括行政机关倾向公开信息时的告知、公开决定的附时间生效、第三人暂时权利保护等;行政机关拒绝公开信息时申请人起诉的,公开中的第三人应该作为诉讼第三人参加诉讼。我国应该结合法制现状选择最有效的制度建构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老年人生活的品质,易地养老的趋势在国内已初露端倪。各地在自然、经济、人文等方面存在客观条件上的差异,使养老产业具备区域分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三亚由于其特殊的气候条件,适宜在主导产业旅游业之外重点发展养老产业。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我国针对农村孤儿的社会政策经过了从救助制向福利制的转变过程,目前正在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给农村孤儿的社会政策变为完全福利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机遇,但在社会转型期的调整过程中,需要我们从观念、制度、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的配套改革,才能推动农村孤儿完全福利制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