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廉洁政府,应当汲取古今中外资源。中华文明积淀了丰富的廉政资源,"廉"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思想。廉洁为本、戒奢从俭、选贤任能、礼法为要等,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廉政之道。从古代廉洁清正资源中汲取廉政建设的养分,建设廉洁政府要做到廉洁勤政,正直公正;要做到审慎理财,节俭节用;要建立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机制;要做到德法相济,共促廉政。  相似文献   

2.
儒家廉政思想内涵丰富,主要包括"廉为政本"、"吏为廉先"、"廉政为民"等主张,折射着儒家学者们以礼治国的感悟和政治智慧。当前反腐倡廉建设的思想和理论或多或少地会从儒家廉政思想中挖掘出些许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建立"惩治、预防与教育、监督并重的预防体系"、"以德治国"思想、"干部自律"观念等分别是儒家"廉为政本"、"廉政为民"、"道德教化"、"为政以德"、"修身正己"等思想的现代转化,对当前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弘扬儒家"道德教化"理念,加强道德教育,能够引导领导干部树立廉政理念;弘扬儒家"修身正己"思想,树立高尚品格,能够培养领导干部优良作风;弘扬儒家"廉政为民"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能够增强领导干部公仆意识。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中丰富的廉政思想对于我们加强廉政制度建设,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具有重要意义。要着眼于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以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加强“能廉”制度建设;要着手于完善领导干部激励保护制度,以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加强“促廉”制度建设;要着重于实现权力运行的法制化,以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加强“保廉”制度建设;要着力于完善监督约束制度,以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加强“必廉”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瞭望哨     
《瞭望》1991,(30)
勿忘“以德守廉” 安徽 张桂生 近年来关于如何廉政的议论可谓多矣。有的主张以法保廉,有的主张以制度促廉,还有的主张厚俸养廉,都言之成理。我认为,关于人及其道德素质这个对廉政来说带关键性的因素,却有些被忽视了。 我国古人素有政须以人为本、人须以德为本的思想。这种思想至今仍有其意义。古今中外,德与廉总是密切相关的。为政者若不讲道德,光有严细的法律、优厚的待遇都挡不住贪腐的发生,资本主义社  相似文献   

5.
吴立红  刘少坤 《学理论》2010,(27):29-31
老子道论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本体论体系,它的产生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渊源。老子道论的超越精神体现在:超越感性和经验,达到对宇宙万物的本质抽象;超越殷周以来的天命神学,发展了自然天道观;超越世俗功利,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老子道论具有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6,(11)
习近平的廉政思想继承了马克思廉价政府的廉政思想,充实了毛泽东艰苦奋斗的廉政思想,延续了邓小平民主法制的廉政思想,开拓了江泽民以德治国的廉政思想,完善了胡锦涛以人为本的廉政思想;是习近平中国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廉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廉政建设工作的理论指导,是建设法治国家的思想武器,是推进深化改革的目标动力,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廉政修养就是官员对自己欲望的控制,这符合老子的"满足而知足、知足而富足"的思想。文章从理解三个老子哲学的概念开始,通过针对执政者所要面对的以"五诱"为代表的外在诱惑的理解与分析,发现老子"满足观"对于执政官员廉政修养的意义;通过对老子"三宝"的理解,阐述"仁慈爱民、俭朴克制、谦让居下"这三宝都是执政官员廉政的必备修养。  相似文献   

8.
从河南省汤阴县城内岳飞庙的匾、碑、楹联可见岳飞的廉政思想。民族英雄岳飞的廉政思想精髓体现在忠肝义胆、精忠报国、廉洁奉公、功成不居、奉身俭薄、崇尚廉俭、严于律己、孝亲爱民等方面,对当今廉政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传承意义。具体体现在:从政者要胸怀精忠报国的人生理想,具有爱国亲民、功成不居的气节气度,奉行朴素俭薄的生活方式,自持自律、遵守严管家人和部下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9.
王树枏的廉政思想十分丰富,既包括不取不义之财、慷慨解囊和造福百姓的廉洁品德,也包括执法公正不枉法、敢于动真碰硬的廉正作为,还包括制定高薪养廉、重罚保廉和监督促廉的廉政制度。王树枏的廉政思想是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在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教育影响下,以及在长期为官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时代的公职人员应大力提升自身的廉洁品德,做到廉洁自律,廉正为先;政府应采取高薪养廉、重罚保廉的措施,加大监督促廉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反腐倡廉工作。  相似文献   

10.
《老子》有着丰富的国家治理思想。《老子》国家治理的思想依据是道的本体性特征:周行不殆、混而为一、衣养万物而不为主,"推天道以明人事",《老子》由此展开国家治理思想的论述。《老子》国家治理思想主要强调"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原则,突出了见素抱朴、弃智愚民、守静不争等策略。这些思想启示我们,加强国家治理要努力做到:去贪去奢,廉洁政风;简政放权,完善制度;关注民生,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11.
《廉政文化研究》2017,(4):87-90
张謇与张之洞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身处腐败骄奢的晚清时代,不为世风左右,修身养性、选贤任能,秉承"贤臣廉吏"的崇高风范,形成具有共同特点的廉政思想。因个人经历和身份的不同,其廉政思想又各具特色。张之洞作为进士及第的封疆大吏,主张通过奖惩促廉、裁革陋规保廉、以俸养廉等体制内的改良,促使官吏不想腐、不敢腐。而张謇则从官场转投实业并大获成功,再次为官时,他将企业的一套管理制度带到官场,主张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以提高行政效率。  相似文献   

12.
曾国藩作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刚正不阿、清正廉洁,历来为人称道。曾国藩公牍文书多为忧患之作,辞理兼备、畅达明晰,多以自省和勉励他人为主题,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其为官为将的主张和治家为人之道。其为官,敬服清官、抨击贪腐、举荐廉才;其为将,以法束僚、鼓励进谏、务实管理;其为人,勤俭持家、淡泊自省、实干为民。曾国藩公文中的廉政思想对当今社会仍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党执政以来廉政建设的基本方略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推进廉政建设的基本方略主要有:民主督廉,思想育廉,权力促廉,制度保廉,榜样示廉。这给我们以下启示: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关口前移,防患未然;民主分权,用权受督;惩贪肃腐,绝不手软;以人为本,注重教育。  相似文献   

14.
在朱熹博大精深的理学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思想。朱熹的廉政思想首先体现在"诚"这一哲学本体中,其主要内容包括仁民爱物救灾活民、刚直不阿严惩贪官、公私分明廉洁自律、宣明教化敦风化俗这四个方面。他关于存心、持敬、格物三个方面的修养之道也涵括廉政思想生成和强化的基本方式。朱熹的廉政思想的当代启示主要有:要始终保持对党、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之心,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更要始终保持修身进德改过迁善的自我革命之心。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7,(7)
中国哲学思想中包含着许多丰富的领导思想,老子哲学是其间优异的组成部分,老子哲学思想就蕴含了许多丰富的领导思想。老子以"道"解说世界万物的演化,着重人与自然和谐、尊敬客观自然规律,认为事物阴阳相生相克、彼此控制、彼此平衡。老子哲学中领导思想的基础是以"道"为核心的"无为",它的思想在这些基础上论述"道"的内涵,并构建了以"道"为中心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7,(8)
随着文化艺术事业的快速发展,艺术类高校的地位日益凸显。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文艺专门人才的高等学府,各种思想冲击着艺术的象牙塔。弄虚作假、形式主义、贪污腐败、功利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侵蚀着艺术类高校师德,回归大学本质,杜绝腐败滋生,要建立健全监管模式,还要加强师德建设,特别是强化其中的廉政内涵。做到廉政为人、廉政治学、廉政从教。  相似文献   

17.
道家思想由于晦涩难懂因而总被世人误解为消极的退缩主义,但在现如今道家文化越来越受学界的重视,而老子的道论思想是道家文化的核心内容。结合近代以来学者对老子道论的研究现状,主要论述了陈鼓应先生在这一方面的研究特点,分别从"道"是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道"为《易传》思想的主体以及具有人文精神这三个方面来论述,不仅展现出老子思想中积极入世的一面,也为今后老学研究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8.
论道     
吴琼 《学理论》2013,(7):46-47
"道"是老子思想的基础,他把"道"作为世界的本体。《道德经》以老子的"天道观"为出发点,进而推及人道观和治道观,使其成为一部探索宇宙、人生、国家治理方面的书。从天道、人道、治道三方面对老子的"道"的思想进行浅析,以更好地去理解老子的这部大作。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20,(3)
《道德经》中含有大量治国思想,老子从描述“道”及其特征中逐步阐述了他的治国理念。在利用《道德经》治国思想时,务必要厘清老子所处的历史阶段与当代中国在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具体差异。在新时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是顶层设计者治国理政的主题,所以利用全面深化改革对老子治国思想进行评述会让其具有现实意义。改革所要求的简政放权就与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治国理念具有某种契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老子的治国思想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老子思想中蕴含丰富的思想,其思想中的"上德若谷"、"道之博爱"、"行不言之教"等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原则、方法具有积极意义。老子思想中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