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26年,邓小平与蒋经国同在苏联中山大学求学。那时,邓小平是蒋经国所在共青团小组的组长。 1975年,蒋介石死后,蒋经国于1978年3月11日被选为“总统”。对岸,老同学邓小平历经三次“沉浮”后,开始主政大陆。  相似文献   

2.
在莫斯科中山大学,蒋经国和邓小平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蒋经国钦佩邓小平,视其为兄长。邓小平对这个“弟弟”也是十分关心。“中山舰事件”后,委屈的蒋经国首先向邓小平汇报思想,随后宣布与坚持反革命立场的蒋介石脱离父子关系。岁月沉浮——邓小平16岁就去法国勤工俭学,1925年成为中共旅法支部负责人之一,因遭法国政府迫害于1926年1月与傅钟、任卓青从巴黎到达柏林,又从柏林转道抵达莫斯斯科,进入中山大学学习革命理论和军事。蒋经国比邓小平先到中山大学一个多月。1925年,上海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蒋经国与其他爱国青年一样,…  相似文献   

3.
正邓小平16岁就去法国勤工俭学,1925年成为中共旅法支部负责人之一,因遭法国政府迫害于1926年1月与傅钟、任卓青从巴黎到达柏林,又从柏林转道抵达莫斯科,进入中山大学学习革命理论和军事。蒋经国比邓小平早一个多月到中山大学。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蒋经国与其他爱国青年一样,参加了反英、反日的游行示威,被学校当局以"行为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和蒋经国曾是同窗共学的朋友和同志。那时,邓小平等人总是围着一条大围脖。蒋经国不解,就去问邓小平。邓小平告诉他说,在法国留学期间,中国学生经常去当清洁工,尤其是捡马粪,因为在法国就数捡马粪挣钱多,干  相似文献   

5.
对于台湾问题,邓小平在1986年9月2日会见美国记者迈克·华菜士时这样说: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问题。凡是中华民族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状况是违背民族意志的。其次,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别人拿去了。第三点理由是,我们采取“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统一问题。邓小平对美国记者讲的这三条理由,在当时,蒋经国对前两条不会持不同意见,对于第三条统一的方式,蒋经国并没有认为是不可能的。对于蒋经国,邓小平认为他最终是可以做爱国者的。邓小平说,“新时期统一战线,可以称为社…  相似文献   

6.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上,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洋学府"恐怕要数"莫斯科中山大学"了.这所由俄国人创办并冠以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之名的异国学堂,在上个世纪20年代后期曾聚集了一大批中国青年精英,中国政界要员也曾在这里频频亮相.从这里走出来的佼佼学子在"取经"回国之后,陆续成了中国两大政党的风云人物.曾是国共两党领袖人物的王明、博古、张闻天、邓小平以及蒋经国就是从这个学校走出来的.多少年来,"莫斯科中山大学"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而邓小平与蒋经国的一段交往更是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7.
家父严怪愚,我国的一位老新闻工作者,与长期从政的徐君虎先生是莫逆之交。徐君虎先生是邓小平和蒋经国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班同学,知道很多关于邓小平、蒋经国、莫斯科中山大学的趣闻逸事以及后来一些历史阶段的重大的鲜为人知惊心动魄的事件。于是,根据徐君虎的回忆,加上其他前辈一些细心详实的佐证,写出了下面的文字。听毛泽东讲话1925年秋,我经中共广东省委书记陈延年介绍,考入了广东省第二军官学校,当时我才19  相似文献   

8.
1924年,为取得北伐胜利,孙中山接受廖仲恺等国民党左派的意见,决定改组国民党,推行新三民主义,即“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孙中山一面大胆接纳共产党的优秀干部加入国民党,另一方面则创办学校和讲习班培养人才,同时选拔一批青年学生赴苏留学。1925年,从国民党要员子女中选拔出50人赴苏留学,这些人和从全国选拔出的300人,先后渡海经海参崴乘火车前往莫斯科。这其中便有15岁的蒋经国。和蒋经国同船的学生共90人,其中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叫张锡瑗,一年后她成了邓希贤(邓小平)的爱人。还有一位安徽青年是原名陈绍禹的王明。蒋经国此去便是13年!19…  相似文献   

9.
文楚 《党史博采》2004,(7):14-19
初识蒋经国,贾亦斌深受赏识,他被蒋经国委以重任 1942年冬,已晋升少将的贾亦斌,由两位十分赏识他的上司--73军军长彭位仁和77师师长韩俊保举,投考陆军大学,入特别班7期.3年的"陆大"生活中,有两件事对他一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蒋经国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后,由于“太子”蒋孝武得罪了美国人而失势,这使得李登辉获得了机会,成为他的接班人。1984年,蒋经国任命李登辉为“副总统”,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病故,李登辉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七任总统”。不过,蒋经国对屡有“台独”言论的李登辉并不是完全放心的  相似文献   

11.
1938年7月三青团成立时,自苏联回国不久的蒋经国正在江西任职。1939年7月蒋经国担任三青团江西支团部筹备处主任,负责筹建江西支团。在随后的六年中,蒋经国以赣南为立足点,积极筹建、发展、经营三青团江西支团,为其以后的仕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1947年党团合并时,蒋经国已经崛起,逐步形成了“新太子系”。  相似文献   

12.
1984年3月,蒋经国在竞选连任台湾的第七任"总统"时,出人意料地提名此前在台湾政界没有任何资历和威望的李登辉出任他的"副总统"搭档。当时,李登辉的国民党党龄还不足10年。  相似文献   

13.
孙国 《湘潮》2012,(3):45-45
我与《湘潮》交往13年了,感到荣幸的是,《湘潮》编辑部在2002年聘我为特约通讯员。上世纪末,《湘潮》编辑来单位组稿,约我写湖南名人的稿子。民革湖南省委名誉主委徐君虎,曾与国共两党的领导人蒋经国、邓小平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同学,于是我写了几千字,交给编辑部。1999年第一期稿件刊登了。  相似文献   

14.
正20世纪80年代中期,两位外籍华人曾为力促两岸关系解冻进行了一次不为人知的神秘之旅。他们以特殊的身份带着大陆送给时任台湾"总统"蒋经国的一盘录像带,秘密来到台湾,并当面将录像带交给蒋经国。在会面中,两位神秘的信使亲  相似文献   

15.
1938年7月三青团成立时,自苏联回国不久的蒋经国正在江西任职。1939年7月蒋经国担任三青团江西支团部筹备处主任,负责筹建江西支团。在随后的六年中,蒋经国以赣南为立足点,积极筹建、发展、经营三青团江西支团,为其以后的仕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1947年党团合并时,蒋经国已经崛起,逐步形成了“新太子系”。从溪口到江西蒋经国回国后,蒋介石一边令其在溪口雪窦寺补课,研读《曾文正公家书》、《王阳明全集》和《孙文学说》等,一边思虑如何让他出来锻炼锻炼,长长才干,以便日后担当重任。嗅觉特别灵敏的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抓住了这一既能讨…  相似文献   

16.
1975年蒋经国上台执政,当时,无论是国际环境还是岛内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台湾政治生态的巨变,蒋经国开展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这成为台湾日后政治发展的基础。本文对蒋经国执政时期革新保台政策做了简要梳理,以期对理解当今台湾现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三青团中央干校是蒋经国其成就功业的关键一站。蒋经国对三青团中央干校的经营,不仅形成了蒋经国嫡系的另一大派系——干校系,使他从偏于一隅的地方专员摇身一变成为中央大员,而且为他跨入军界创造了条件。干校系是蒋经国系的中坚力量,是后来台湾蒋经国政权的一个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
1925年,刚满15岁的蒋经国在父亲蒋介石的允许下,和另外一些青年到苏联留学,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让他始料未及的是,这一去竟是整整12年,直到1937年才携妻带子返回祖国.这期间,蒋经国曾三次向苏联当局提出回国请求,前两次都未获批准.最后一次,由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在中国共产党的协调下,蒋经国才实现了回国的愿望.  相似文献   

19.
1981年10月,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向台湾当局提出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建议”发表不久,叶剑英接见应邀由香港到北京参加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大会的原蒋经国机要秘书沈诚。沈诚到京前专程去台湾请示蒋经国,蒋经国对沈诚此行“既不鼓励亦不禁止”,实际同意沈诚去北京,并嘱沈代他去溪口老家看看,“最好能拍一些现场照片”。叶剑英同沈诚探讨国共和谈的可能性,要沈诚向蒋经国转达中共的和谈诚意。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信蒋经国,希望国民党“依时顺势,负起历史责任,毅然和谈,达成国家统一”,在海外引起强烈反响。8月17日,宋美龄在台北发表《给廖承志的公开信》,称第三次国共合作  相似文献   

20.
闵利平 《党课》2011,(10):97-101
从蒋经国的英文秘书起家 宋楚瑜于1964年以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第一名的成绩毕业,随后赴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取得国际关系硕士学位,再于华盛顿乔治城大学获政治学博士学位。留美期间适逢蒋经国新任“行政院长”,希能选用一位英文秘书,蒋经国将此任务交给钱复,还特别交代,最好找年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