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腐败行为有道德文化观念方面的发生根源,在转型期社会道德调控力量削弱、个体道德人格分裂蜕变的综合作用下得以形成和维持。腐败行为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极大危害,要通过新型社会道德文化的建立、调适以及新型个体道德人格的塑造来加以预防和治理。  相似文献   

2.
坚定的政治信仰,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当前由于市场经济的弊端和改革攻坚期出现的疑问以及多元价值观的冲击等原因,造成我国政治信仰缺失问题的存在。本文从政治信仰危机在苏联剧变中的作用这一视角探讨其对我国政治信仰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廉洁奉公、为官清正是我国公共伦理最为重要的规范之一.在公共伦理学的理论视野下,通过对中国传统清官信仰的追溯与剖析,以及对当代中国清官信仰的伦理追求的分析,可以认为,传统政治文明中的清官信仰背后的政治伦理追求虽然是狭隘的"忠君"思想,但清官信仰的主要要素如忠于职守、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等规范在当代被继承下来并被赋予了新的时代要求而继续发挥其作用.这也是清官信仰这种社会意识形态随着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伦理学视角下政府救助弱势群体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救助弱势群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更是事关中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关键性问题。文章以伦理学为视角 ,从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 ,个体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追求公正的政府职责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这四个方面对政府救助弱势群体的依据进行了详尽的理论分析 ,对于我国弱势群体的救助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是充满变数的人类文明模式的选择过程,面对政治、经济、文化,包括伦理道德的挑战,我们应正确应对.赫尔穆特&#8226;施密特的<全球化与道德重建>一书就应对全球化挑战的伦理重建对于我们有很多启示:伦理学要与时俱进、反映新时代精神;充分发挥职能精英的道德责任,树立公共道德的榜样:正确处理道德生活中基本的问题和关系;伦理在各国虽有不同表征,但全球化伦理的真谛却是相同的--尊重和宽容.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伦理学会、河北省伦理学会举办、河北师大承办的第十次全国伦理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伦理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 2000年10月23日~26日在石家庄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17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90多篇。会议的主题是:世纪之交我国伦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一、我国伦理学研究20年回眸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十分丰富的伦理思想,但把伦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是本世纪50年代以后的事,它的真正发展则在改革开放以后。1980年6…  相似文献   

7.
刘云林 《求实》2004,1(1):63-65
道德法律化作为我国法治进程中学界所持的一种立法主张,需要从理论上加以进一步的辨析.由于作为伦理科学核心范畴的伦理和道德的区别,决定了在立法过程中伦理和道德与法律的不同关系伦理与法律之间存在着由此达彼的可能性,即伦理可以被法律化;道德和法律则根本不存在沟通的桥梁,从而道德不可能通过法的创制活动而上升为法律.  相似文献   

8.
"修身治国"是儒家学说中底蕴深厚的文化现象,历代儒家都把崇高的道德信仰作为实现人生价值和达到人格完善的重要手段,并建立了比较系统的伦理思想。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毛泽东同志从儒家伦理中撷取了大量的思想资源,结合党的思想建设进行批判、吸收和发扬,形成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主要内容,以"大公无私"为价值取向,以"批评与自我批评"为基本方法,以"共产主义先进模范"为崇高追求的道德信仰理论。  相似文献   

9.
卞桂平 《求实》2012,(7):14-16
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既是"伦理"形态的存在,也是"道德"形态的存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是从客观到主观、从"见闻之知"到"德性之知"的过程,其实质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伦理—道德"形态动态生成过程。即由"伦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向"道德"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内化的过程。其根本关节点在于"化大众"。只有把"伦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最终落实为个体内在的"德性",并且贯彻到日常中的"德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最终得以可能。  相似文献   

10.
公务员的道德水平关系着行政活动的成效、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公务员道德体系,对当代中国公务员道德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政治信仰存续力提升的价值逻辑与实践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实》2015,(3)
政治信仰反映了一种政治理性与政治安慰,具有社会团结和价值凝聚功能,能够促进社会关系的合理化调整和指导社会实践,提升人类自身的发展。当前经济利益与社会结构深刻调整,出现了一元化的政治指导思想与人们多元化的诉求之间的多重张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存在政治信仰危机。信仰危机意味着人类更加迫切地渴望终极关怀,信仰的重建必须在调整性与连续性之间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新时期提升政治信仰的存续力,需要传统政治资源创造性转换,现有政治资源适应性创新,采取固本与纳新策略,创造维持一定连续谱系的政治共识,为政治发展与国家治理提供理念支撑。  相似文献   

12.
现代行政公正理念内蕴各方利益的均衡,而权力的无限扩张本性使之极易异化。为将行政权力异化的风险减至最低,需要重构政府行政伦理理念,树立行政公正信用,防止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尽量做好行政形式公正与实质公正以及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对德性的追求是人类福祉的重要部分,也是道德信仰和终极关怀的价值追求。信仰作为人类追求的一种最高价值目标,是人类精神生命和人生幸福的最终依托。透过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冲突表象的背后,其实还蕴含着更为深层次和复杂的因素,究其根源在于道德信仰的缺失。因此,道德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必须从重建主体的生命基石,重塑道德信仰入手。  相似文献   

14.
关于会计准则的伦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论述伦理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的基础上 ,阐述了会计准则作为一种制度和行为准则具有厚重的伦理学意义 ;并探讨了当前会计准则中的伦理意义的缺陷 ,以及将西方会计准则伦理和我国传统伦理相结合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平 《唯实》2007,(1):26-28
二十世纪后半叶以来,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诸如生态恶化、安乐死、核战争、克隆人等一系列超出人类经验范围的“二难选择”问题,同时也成就了当代中国社会应用伦理学研究的勃兴。“什么是应用伦理学”这一问题,既是当代应用伦理学构建的基础,也是目前中国伦理学界争议最多的课题。对这一问题的澄清不仅是出于理论建构的需要,更是中国社会伦理道德建设不可避免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6.
<正>义是一个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通过对机器人伦理发展历程的思考、正义含义的嬗变以及实现正义的途径的分析,可以得出对机器人伦理的规范。机器人改变了传统的人与技术的关系,因此,在机器人的设计、使用和管理等整个过程都要秉承正义原则,把正义融入到机器人的设计、运行和管理等各个阶段,在机器人的设计和应用过程中关注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通过机器人的发展推动社会公平,推动整个社会良性有序运行,规范和约束机器人发展,让机器人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构想的伦理学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刘小敏 《理论学刊》2005,46(4):46-51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理性选择,标志人类社会发展观、价值观的一次新飞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它既是对伦理实践的理性回应,也是对伦理学理论的升华。把握和谐社会的伦理学内涵,厘清实现和谐社会的伦理学路径,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康德的宗教理想是一种理性的道德宗教,“道德信仰”是道德宗教的基础,是以道德为基础的理性的信仰.在宗教中树立“道德信仰”,就是在对终极存在者的虔诚信仰之中突出道德的地位,强调终极存在者的道德位格,并把对道德情感、道德法则乃至道德行为本身的信仰作为宗教的核心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自从党的十六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以来,政治文明建设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政治道信仰是对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的信奉和追求.政治信仰与道德信仰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共同牵引并促进政治文明协调发展,政治文明建设应重视政治信仰与道德信仰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党员的思想道德直接关系党的思想建设的成效。道德的目标是善的实现。能否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道德意识的出发点,是判断党员道德善的标准。党员善的道德养成必须通过善的意识培养、善的道德行为的实践展开,最后通过善的道德理想人格的塑造才能实现。党员道德建设必将带动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党员的道德建设也有利于从严治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