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统战资讯     
[理论] 民主党派应当 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两者在性质、地位和作用上是有区别的。民主党派是政治联盟性质的参政党,决定了它对成员的要求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的统一。现阶段,民主党派的进步性集中体现于各民主党派与我们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其广泛性则体现在民主党派成员来自不  相似文献   

2.
进步性与广泛性的统一是民主党派鲜明的政党特点。早在建国初期,周恩来同志就对民主党派的进步性与广泛性特点作了论述。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进一步阐明了民主党派进步性与广泛性的内涵及意义,指出:“民主党派的进步性,是与它们积极参加我们党领导的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实现中国的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的历史伟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现阶段,这种进步性集中体现在各民主党派同我们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民主党派的广泛性,是同其社会基础及自身特点联系在一起的。各民主党派的成员来自不同…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是其强大生命力的根本;民主党派的进步性与广泛性是其强大生命力的基础;政党制度自身的适应性是其强大生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我国各民主党派的进步性和广泛性是由其政治联盟的性质决定的,其内涵也随着民主党派的历史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江泽民说:民主党派的进步性是与它们积极参加我们党领导的建立新中国和建设新中国,实现独立、统一、民主、富强的历史伟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现阶段,这种进步性集中体现在各民主党派同我们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民主党派的广泛性,是同其社会基础及自身特点联系在一起的。各民主党派的成员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群体,负有更多地反映和代表它们所联系的各部分群众的具体利益与要求的责任。民主党…  相似文献   

5.
民主党派自身建设要遵循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体现政治联盟特点、体现进步性和广泛性相统一的原则,要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把自身建设成为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相似文献   

6.
论在参政党建设中坚持进步性与广泛性的统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泽民同志对民主党派政治联盟性质和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特点的论述,对参政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参政党建设,应遵循参政党建设的目标,坚持和发扬进步性,继续保持广泛性,使民主党派成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部分知识分子和社会群众走向进步的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7.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方面.民主党派作为统一战线的重要成员和人民政协的重要界别,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世纪新阶段,民主党派只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和特征出发,进一步发挥进步性和广泛性的优势,真诚协助中国共产党,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积极稳妥、有序有效地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8.
多党合作能力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开展政治协商和合作共事的能力。多党合作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升党的多党合作能力,可以有效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高参政党的参政水平。提升党的多党合作能力要求增强多党合作的自觉性,巩固多党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实现多党合作的制度化,同时推动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我国政党制度广泛性与进步性相结合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民主党派不是单一阶级的政党,而是具有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在阶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后,又转化成为一种政治联盟。民主党派的性质和政治联盟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进步性和广泛性,其内涵也随着民主党派的历史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在这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对民主党派进步性和广泛性的内涵进行了深刻分析和明确界定。这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正确把握民主党派的性质和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 江泽民同志指出:“民主党派的进步性,是与它们积极参加我们党领…  相似文献   

10.
《前进论坛》2008,(1):25-33
总纲 中国农工民主党是以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由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组成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相似文献   

11.
《政协天地》2009,(10):51-51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是以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由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组成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主党派性质的三重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2月中共中央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了对我国民主党派性质的表述。这一表述着眼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着眼于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着眼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对民主党派社会基础的代表性、参政地位的合法性、参政使命的进步性进行了准确而完整的界定,体现了中共对民主党派性质认识上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中发〔1989〕14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中国共产党首次用文件的形式明确了民主党派"进步性"。不过,当下很多人并未准确把握民主党派"进步性"的内涵和政治价值,甚至用共产党的先进性去要求民主党,以致严重影响着民主党派政党职能的实现和我国政治协商以及多党合作制度的完善。为此,加强民主党派"进步性"意涵的界定,明确其进步性的政治价  相似文献   

14.
马鹏程 《前进论坛》2011,(12):22-23
以“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为主要特征的多党合作制度,是被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证明是唯一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在这个制度中,中国共产党以其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自觉性、彻底性和持久性在这个制度中居于领导者而成为执政党,多党派以其进步性和广泛性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建立和建设新中国,实现中国的独立、统一、民主、富强的伟大事业,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广泛性和进步性居于合作者而成为参政党。这里所讲的“多党派”就是“民主党派”,它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政治术语,是对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除中国共产党之外的八个政党的通称。  相似文献   

15.
《协商论坛》2011,(8):11-12
九三学社是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多年来,  相似文献   

16.
我国各民主党派原来是联系和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政治力量。它们的历史作用和基本政治功能,就是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联系、团结和引导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走上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这也是各民主党派的重大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17.
《政协天地》2009,(7):35-35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是具有政治联盟特点,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相似文献   

18.
民主党派成员要学会讲政治赵国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讲政治是民主党派性质和特点的基本要求。这是因为,我国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  相似文献   

19.
正20世纪80年代初期,小平同志依据民主党派新时期社会基础的根本变化指出:"现在他们都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这对新时期民主党派性质的科学界定,为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民主党派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明确。经历了十年浩劫的民主党派刚刚开始恢复活动。当时中国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会只有党员不  相似文献   

20.
<正>2005年2月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支持民主党派根据各自章程规定的参政党建设目标,按照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体现政治联盟特点、体现进步性和广泛性相统一的原则,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把自身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按照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