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面对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汹涌澎湃的全球化浪潮,社会主义将何去何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密切相关,全球化日益清晰地预示了社会主义的未来是资本主义日益衰亡与社会主义的胜利.这是因为,全球化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着日益成熟的条件,全球化为实现社会主义国家超越资本主义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2.
科技革命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近代两次科技革命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两次极大飞跃 ,但战后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定时期没能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同高科技的联盟 ,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了严重破坏。20世纪80年代以来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抓住了世界新科技革命再次来临的时代机遇 ,开创了社会主义民族化的典范 ,把科学社会主义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并预示着世界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全球化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目的是使中国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现代化。这条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它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有别于西方的发展模式,为社会主义国家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同时还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从而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期,展现了社会主义无限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作为当代世界社会发展的两个明显趋势的全球化和现代化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学界和社会实践中常把两者混同为一个历史趋势。研究发现,以资本为核心动力系统驱动的全球化包括资本主义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全球化两类,其中资本主义全球化由于率先启动和强劲发展势头而使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全球化主要呈现为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无论从历史发展的事实还是理论的角度来看,由资本主义主导的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全球化都严重阻碍着人类现代化的实现,真正推动人类社会实现全球化——世界历史化也即现代化转型的力量则来自于社会主义的出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当今世界越来越成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任何新理念的构建都需要文化上的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离不开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重要的思想因子;文化自信能为解决全球化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挑战,顺利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需要我们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中,讲好中国故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坚持以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得出的宝贵经验,是党探索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以及新时代,都能够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党的中心任务,不断克服自身的缺点错误,推进自我革命,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的勇气从严治党,不断引领中国社会发生革命性变革,推动中国社会不断进步,标明了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方向。党进行自我革命是为了提高引领社会革命的能力。能否引领社会革命,是衡量党的自我革命质量的重要标尺。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前后,出现了一场"全球性结社革命".其背后的原因在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国家"制度、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社会保险"制度和全球环境等四方面的危机,以及经济增长带来的社会结构变化和通讯革命所形成的信息全球化趋势.从"全球性结社革命"中,我们可以得到众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以来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性巨变的伟大革命,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第一次革命以意识觉醒为特征,唤起了中华民族近代思想的醒悟。第二次革命以方向觉醒为特征,标志着中国人民政治道路的抉择。第三次革命以模式觉醒为特征,显示现代化建设模式的创新。中华民族通过三次革命,实现了意识觉醒、方向觉醒和模式觉醒,这就为创造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现代化的世界先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理论演变过程的视角,论述了生产力、普遍交往的发展与全球化的进程、资本主义与全球化的关系、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等问题.全球化的历史起点是资本主义,但历史的终点是共产主义.尽管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借鉴和自我调整,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社会主义则由于偏离了全球化而经受了巨大挫折,但全球化的总趋势仍是社会主义的复兴.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大力发展生产力,积极参与并影响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和客观趋势。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浪潮的迅猛发展,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和配置,使得国际问的经济联系、经济交往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经济全球化进程呈加快发展之势,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而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如何从本国实际出发,进一步推进政府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本国经济逐渐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去,是当前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和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1.
经济现代化和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和主线。随着科学技术革命及其产业化创新发展,世界经济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不同发展阶段,不仅具有相互区别的特殊内容和特殊形式,形成不同的时代构成基础,而且产生不同的时代中心问题,形成不同的时代发展道路。马克思以机器大工业开创的世界历史与生产和消费的世界性为基础,不仅确立了从世界体系性质和全球战略思维上来认识时代问题的科学方法,而且通过对经济现代化与全球化的运行机理及其发展规律与历史趋势的研究,建立了与时俱进的时代发展理论,形成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的科学时代观和科学方法论。当今世界经济现代化与全球化已经进入知识经济型现代化与多元集成型资本全球化的新阶段,形成了以知识创新型现代化发展方式根本转型为中心与全球化结构升级重组为主线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认真学习和科学运用马克思时代观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深入研究当今世界经济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新内容新形式和发展规律,建立时代构成基础、时代中心问题、时代发展道路三位一体的时代发展理论,对于实现马克思主义当代化的创新发展,积极推进新世纪和平发展和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都能坚持从世情、国情、党情实际出发,正确认识、把握、运用党的建设规律,认真实践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科学总结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历史经验,对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对于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客观分析两种不同类型的全球化进程,对于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选择,积极回应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区域治安日益成为维护城市社会治安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区域警务合作越来越显示出重要的作用,应着重建立和完善系统建设机制、信息情报共享、研判机制、区域警务有效管理机制、"非正式组织"防控队伍建设机制等一系列长效保障机制,确保区域警务合作可持续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的能力建设,为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国家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法制现代化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制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中国的封建法律文化、中国革命中形成的革命法律思想与司法体制、新中国成立后长期的计划经济都是法制现代化的障碍。要完成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必须首先树立现代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法制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推进政治体制和司法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化的法津运行机制,形成以民商法为重心的反映现代化的法律体系,并吸收和借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制文明,加快中国法制现代化的步伐,使法制现代化的变革运动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源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马克思于存在论根基处发动了一场人学革命,实现了人学范式的转换:从理论人学转向了实践人学。马克思的人学革命不是对传统人学进行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人学整个理论体系的一种根本性的颠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第一,人学的逻辑起点:从抽象的人转向现实的人;第二,人学的基本问题:人与世界的关系从原初分离转向原初统一;第三,人学的研究视界:从思想世界转向现实世界;第四,人学的理论基础:从唯心史观转向唯物史观;第五,人学的基本范畴:从抽象的知性概念范畴转向现实的生活概念范畴;第六,人学的理论品格:从封闭的体系人学转向开放的人学体系;第七,人学的核心功能:从注重“解释人”转向注重“改造人”。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进程既是人类文明的转型过程,又是观念变迁和制度创新的过程。伴随全球化进程,社会主义观产生三次跃迁,兼容性思想即是实现社会主义观第三次飞跃的哲学基础。这一思想是我党突破传统斗争哲学和冷战思维而在世界观领域做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它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得以广泛运用和深入发展,并在十六大报告中得到高度总结和概括。  相似文献   

18.
城乡二元结构不平衡发展是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中带有普遍性的现象,我国现代化建设同样也遇到这一问题。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模式以解决好这一矛盾,是当前实施新农村战略、实践科学发展观之必须。本文试对这一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思考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全球化内在地诉求我们对异质文化持开放宽容的心态,在“全球文化场内”相互吸纳、相互交融、互利双赢、共同发展,这对我国构建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和谐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