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郑培民同志是新时期党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他身居领导岗位 ,心系人民群众 ,始终把“做官先做人 ,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廉洁从政 ,艰苦奋斗 ,尽职尽责 ,鞠躬尽瘁 ,真心诚意地为广大群众谋利益 ,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崇高品德 ,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赞誉 ,集中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弘扬郑培民精神 ,是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需要 ,是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学习、弘扬郑培民精神 ,关键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郑培民精神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杰出代表郑培民常说:“政治信念的动摇,必然导致思想道德防线的全面崩溃”。 他始终信奉“老百姓比天还大”、“当干部就要多做造福人民的事”,他身为高级干部,却始终保持与普通群众的平等关系,被老百姓称为“好朋友”、“好兄长”。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郑培民把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3.
郑培民同志是新时代的焦裕禄,是我们党的好干部,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正如锦涛同志的批示:“郑培民同志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学习郑培民同志,就是要学习他一心为公、当官为民的思想境界;学习他对人民用情真、对自己要求严、对工作力求实的精神风范。学习郑培民同志要联系个人实际学,联系单位实际学,联系工作实际学。作为党的农村工作干部,学习郑培民同志,就是要把宗旨定位在实践“三个代表”上,把坐标锁定在做好“三农”工作上。一、学习郑培民同志,必须牢记重任、责任和己任,努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历来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改革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我是党的干部,农民的儿子。民政工作肩负着保障人民群众最基本生活权益的使命,我能看着人民群众受灾受穷受苦么?”这是王大根局长发自心灵深处的声音。这心声催促着他与人民群众走得很近、很近,特别是他任市民政局长后,更是常怀为民之心,常谋为民之计,始终把自己的血脉与贫困户的生活、残疾人的利益、受灾群众的安危紧密连在一起,以群众乐为乐,以群众苦为苦,每年三分之二的工作日、节假日,他都是在乡村、在灾区、在农家小院、田间地头、贫困户家中度过,老百姓都亲昵地称他为“慈善局长”。功夫不负苦心人,宜城的民政工作连年…  相似文献   

5.
为官者贵有好心态。那么,什么样的心态才是好心态呢?且看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郑培民——当组织上将他从经济较发达的湘潭平级调到贫穷山区湘西工作时,郑培民苦乐不计,个人得失不问,平静而爽快地听从组织调动; 郑培民先后担任县级、地市级和省级领导职务,每当职务升迁时,他“受宠”不惊,公仆心不变,始终不忘同普通百姓交朋友,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一种朴素而真挚的感情;  相似文献   

6.
春笋     
余和碧 《政策》2004,(2):59-59
敬人者,人恒敬之 据报载:曾令超是一位伤残司法干部。郑培民第一次与他通电话,讲完话后要他先放下电话,他坚持让郑书记先挂。结果推来推去,最后他还是没能拗过郑培民。在后来的交住中,他们形成默契:每次郑培民都要听到电话那边“咔嗒”一声。才轻轻挂上电话……  相似文献   

7.
党的好干部郑培民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信任和拥护,这在他工作过的地方均有口皆碑,老百姓都亲切地称他为“为民书记”,在湘西州委的选举中,他能全票当选州委委员、全票当选州委常委和全票当选州委书记这三个“全票”就是一个生动的写照。他作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上有十分广泛的普通老百姓朋友,包括从青年人到老年人,从高校的知识分子到乡村的孤寡老人等。郑培民对他们真诚、平等、关心和爱护,建立了骨肉关系。这种良好关系的建立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群众工作方法。毛泽东曾把领导方法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我曾在湘潭同郑培民同志一道工作过几年。我认为,郑培民同志之所以能成为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赞誉,首先是因为他身居领导岗位,心系人民群众,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廉洁从政,艰苦奋斗,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同时又与他注重自身修养,具有强烈的人  相似文献   

9.
“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这是郑培民生前最爱讲的一句话。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因而他赢得了群众的称赞。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的选举中,他以百分之百的选票当选为州委员、州委常委、州委书记。有人夸他是三个百分之百时,他谦虚地纠正:“只有一个百分之百,那就是全州各族人民对共产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的干部序列上,省委副书记算是“大官”了。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只能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接触“。但郑培民却是个例外。许多普通农民竟与郑培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打心眼里把郑培民当兄弟、当朋友看。人常说“时过境迁”、“时位移人“,可郑培民不是这样的人。从湘潭市委书记到湘西州委书记,后来做了湖南省委副书记,除担负的责任不同以外,其精神世界始终如一,他以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怀书写对人民群众的无私大爱。  相似文献   

11.
葛韶峰 《新东方》2005,(3):22-25
郑培民同志离开了我们,郑培民精神留在了人间。郑培民同志身居领导岗位,心系人民群众,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廉洁从政,艰苦奋斗,尽职尽责,鞠躬尽瘁,真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崇高品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赞誉,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为了探求郑培民精神内涵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揣浅陋,谈点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高碑店市委书记张庆华有个“农民书记”的雅号,原因是他来自农民,不忘农民,还交了不少“农民朋友”。这一点很值得提倡。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代表人民必须了解人民,密切联系群众。同基层的群众交朋友,是我们联系群众的一个好方法。战争年代,我们和人民群众之间结成血肉关系。五六十年代,干部下乡搞“三同”,  相似文献   

13.
曾启强 《传承》2003,(5):27
朱德,不论作为红军的总司令,还是作为新中国人大常委会的委员长,他从不讳言自己的农民出身,相反,他的言行举止,穿衣戴帽、思维方式、生活起居,处处都保留着农民的风格,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土地还家1929年1月,朱德在新城领导当地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得到那些长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受尽土豪劣绅压迫剥削的农民热烈响应。他们欣喜若狂地说:“穷人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跟着朱德干革命,把土豪的田地分掉……”。朱德一听就笑着对他们说:“不是分土豪的土地,是你们自己的地,现在让土豪还给你们,这叫土地还家。”为感谢朱德,农民们编了首歌,…  相似文献   

14.
看罢 10月 13日晚《焦点访谈》专题 :追忆原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郑培民 ,让人有一种深深的感慨。你看这部专题片的开头 ,一首苗族山歌在湖南传唱 :“培民书记视察路 ,访贫问苦鱼水亲 ,改变千古羊肠道 ,火禾公路暖人心。千言万语说不尽 ,永远难忘书记恩。”他在湘西工作时 ,用两年的时间就跑遍了湘西大山中的 2 18个乡镇 ,这其中许多村子都不通车 ,只能靠双手双脚攀山涉水。他说 :“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言奖。”他是这么说的 ,也是这么做的。我们国家正是因为有了郑培民这样一大批好干部 ,事业才会发达 ,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由身为省委副书…  相似文献   

15.
李勇 《人大论坛》2012,(10):28-29
“人大代表要有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履行好代表职责,发挥好代表作用,当好群众代言人,心永远和群众在一起,才能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铜仁市第一届人大代表、思南县委书记胡洪成说。  相似文献   

16.
黄镜天 《当代广西》2005,(12):51-51
孙中山曾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其意是做官是为了做事。领导干部的楷模、人民的好干部郑培民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他在日记里曾写下这样一段话:“这次到省里开会,省领导告诉我已被提名作副省长候选人,这是省委对我的培养和信任。但原来没有思想准备,因此,内心很激动。对当官一事,我比较淡泊。但党和人民的信任,仍是激发我永远忠于党和人民事业的重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人汪洋湖用一生去实践一个承诺,这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官”念。 “人生在世,奉献二字。”这是汪洋湖同志恪守的勤政座右铭。老百姓说:“汪洋湖是什么人?汪洋湖是一个把老百姓捧在心尖上,知冷知热,舍心舍命要让老百姓过好日子的人!”他为群众造福。群众的每一点难点、苦处,都是他心中的痛,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取利益,是他永远的追求。  相似文献   

18.
据报载:曾令超是一位伤残司法干部.郑培民第一次与他通电话,讲完话后要他先放下电话,他坚持让郑书记先挂.结果推来推去,最后他还是没能拗过郑培民.在后来的交往中,他们形成默契:每次郑培民都要听到电话那边"咔嗒"一声,才轻轻挂上电话……  相似文献   

19.
江总书记“五一节”看望上海市人民群众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正在上海视察工作的江泽民总书记关怀着上海市的劳动者,先后看望了三位厂长、挡车工和大桥建设者,并表达了他对上海工人阶级和全市人民的节日问候。江总书记每到一处,那里便充满了欢声笑语,党的总书记与人民群众在一起是那么的融洽、和谐,那么心贴心。江总书记在刘天福厂长家,一见面,便与他谈起了当厂长的甘苦,他说:“以前我也当过厂长,但你们现在厂长难当,不但要管生产,还要管经营销售、原材料供应,什么都得管。”有人介绍说:“刘天福当了灯芯绒厂厂长,…  相似文献   

20.
在安徽凤阳小岗村,有这样一位好书记,他没有官腔,没有架子,有的只是一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心。一直以来,他将群众视为自己的家人,将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家事。他曾说"我是农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