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加速提升长春老工业基地创新能力的根本,对推动长春市以创新驱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长春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长春市产学研协同创新需提高基础性研究水平,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围绕长春市产学研协同创新集聚人才;加强政府协调引导,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落实科技政策,优化科技发展环境;发展科技金融,加快健全风险投资机制;利用政府采购,为创新成果推广开拓市场;营造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发挥长春市引领和支撑作用,加快吉林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建设,对建设创新大省、经济强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长春市在要素集聚、产业支撑、科技创新、政策利用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但在服务业、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对外开放等方面仍存在一系列短板,必须科学谋划创新转型新思路,在成果转化、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深化改革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带动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强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山西省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其转型升级发展速度加快,在全省范围内的示范引领效应显现。但同先进地区开发区相比,山西省开发区还存在着综合发展水平和整体竞争力不强、土地投入产出比不高、产业趋同化现象较为突出、产业链发育不健全、招商引资力度不够、集群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为此,要抢滩"六新",打造开发区"升级版";推进"产城人"融合发展,建设智慧生态新型开发区;促进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全产业链经济;积极"对内开放",创新运管模式;推进绿色发展,探索现代农业类和旅游康养类开发区的发展路径;耦合要素配置链条,探索科技金融新路径;全面启动"亩均效益"评价改革,尽快制定山西省开发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从而进一步推动山西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助力山西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二震 《唯实》2018,(5):87-8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城市与区域创新转型的基本导向。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与城市创新转型发展中,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发挥着引擎作用。那么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下,如何系统地发挥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多重功能,以更好地推进我国城市的高质量转型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5.
付松 《当代贵州》2013,(3):40-41
贵阳市始终把提高城市创新能力作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首要推动力,逐步形成创新氛围浓厚、创新人才集聚、创新企业众多、创新成果突出、区域综合竞争力强劲的现代化创新型城市雏形。  相似文献   

6.
长春市作为吉林省省会、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城市,具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和雄重的工业基础,具备打造东北地区科创中心的基础和条件。长春市应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科技创新聚集区域的经验和做法,集聚创新资源、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吸引高端人才、推进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发挥“双创”作用,建设符合本地区发展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科创中心。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时期,农村中小企业支持政策的转型需要注意六个方向,即突出强化支持政策的系统功能,加快推进其整体转型;突出支持创新创业、竞争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由支持企业成长向支持企业家成长转型;突出支持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和问题区域的企业发展,加快推进由普适性支持向选择性支持转型;重点引导创新资源向农村中小企业集聚,更加重视优化其运行环境;重点支持农村中小企业集聚发展,更加重视产业集群和产业区的发展与改造升级;重点支持农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更加重视公共服务平台和行业协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工业园区是实体经济的重要载体,对于夯实地区经济基础至关重要。当前内蒙古工业园区发展质量效益不够高,发展中存在园区布局分散且定位模糊、产业集聚集群化程度低、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服务平台建设滞后、产城融合步伐缓慢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步伐。基于对内蒙古工业园区发展突出问题的识别聚焦,深入探究工业园区转型发展的路径设计,对于加快我区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前,长春市各类经济开发区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显。但仍存在着区域布局不尽合理、体制机制不适应新的发展需求、产业层次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步伐,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整合步伐,拓展发展空间;实施差异化发展,形成特色化竞争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建设重大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10.
侯君舒 《前线》2017,(2):92-93
昌平作为城市发展新区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京新一轮功能布局调整中,承担着推进功能疏解和承接、推动科技创新、强化生态屏障等重要使命和职责.全区上下正在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牢固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动城市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转型,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坚定不移向着建设国际一流科教新区的奋斗目标坚实迈进.  相似文献   

11.
陈建清 《唯实》2018,(2):35-39
江苏48家高新园区创造了全省25%的地区生产总值、32%的工业总产值、35%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40.6%出口总额,集聚了全省44.7%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要看到,江苏高新区的发展存在多而不强、发展后劲不足、领军企业不多、体制机制回归等问题,一些重要指标在全国排名滞后,迫切需要对标找差、寻求突破,加快实现争先进位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19,(12)
正新时代如何实现振兴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开出了"药方":没有思想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的大突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对我省重要指示精神,安达市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以解放思想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聚焦补短板,聚力谋发展,加快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步伐,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一场场专题学习讨论引发了思想的碰撞,一项项创新改革举措振奋了人心,一张张真诚笑脸送上了更贴心的服务……解放思想在安达落  相似文献   

13.
正黔南州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大射电创新精神,高扬改革创新之帆、鼓足攻坚克难之劲、笃定决战决胜之志,奋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续写新时代黔南发展新篇章。近年来,黔南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决打好打赢三场攻坚战,大力实施"双千工程",推动实体经济加快转型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提升中心城镇集聚发展能力并举。2018  相似文献   

14.
加快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泓 《探索》2001,(1):108-111
加快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是西部大开发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依托,应当以现代化为导向,以制度创新为动力,通过强化中心城市功能,带动中小城市的发展;同时要实施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同步推进城市社会文化发展进程,提高城市整体素质,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聚焦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长春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坚定发展信心,明确发展方向要充分利用国家"一带一路"、长吉图开发开放、哈长城市群建设、东北振兴等一系列政策,抓住长春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长春与天津对口合作、吉林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建设全面启动的难得机遇,围绕产业基础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特征,加快长春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  相似文献   

16.
北京城市副中心应该成为四个中心城市功能建设,特别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承载空间。要确定城市副中心与中心城区的"同城化"协同创新模式,加快形成体现城市副中心特色的高质量创新集群,推动文化科技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和科技金融服务业,吸引创新型企业形成新的创新集群,加速形成科技服务集聚区。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大力发展众创空间,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强化城市副中心支撑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十四五"时期,金昌市将进一步深化拓展"两区两城两融合"发展思路,聚力打造镍铜钴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创新集聚区、菜草畜高品质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服务"东数西算"发展数字经济,建设精致城市和生态文明城市,推进城乡融合、市企融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由资源型城市加快向创新型城市转型……  相似文献   

18.
正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可重组产业体系新架构,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大数据是数字经济的核心要素,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的重要工具,加快数字经济领域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促使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的出现,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可重组产业体系新架构,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大数据奠定高质量发展基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机遇。  相似文献   

19.
陈阳 《当代贵州》2022,(8):78-79
铜仁市万山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战略,进一步优化城镇布局,提升城镇品质,做强城镇经济,开启万山高质量发展、高质量转型新篇章.  相似文献   

20.
深刻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对于我们正确分析判断当前面临的形势,加快推动产业转型、民生转型、生态转型,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惠农区作为典型的资源型老工业城市,随着资源日益枯竭、严峻复杂宏观经济形势的持续影响和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过度依赖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老路已走不通,转型发展是唯一出路。要把重点放在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上来,促进惠农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一、聚焦创新驱动,力促产业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