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公平是人类进步的一种价值尺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发展的目标追求,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支柱,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公平。社会公平既是政治关系和谐的保障,也是经济关系和谐的基础,更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前提。我们要积极探索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途径,加强制度建设,营造公平环境;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先富与后富的关系;协调利益关系,正确化解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教育公平属于社会公平的范畴,而社会公平历来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实现教育公平,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们必须在明确"什么是教育公平"的基础上,找到实现现阶段教育公平的途径。为此,需要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韩清恩 《工会论坛》2007,13(2):36-37
实现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目前还存在种种社会不公平问题,需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公平的辩证内涵,并从民主法制建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立公平分配机制等五个方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平保障机制,确保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4.
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建立科学的公平架构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建立科学的公平架构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机会的公平和结果的公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从国情出发建立科学的公平架构,即第一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的均衡协调机制;第二要建立健全社会公平的流动机制;第三,建立充分实现社会的就业和再就业机制。第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首要价值,而实现社会公平的关键在于机会公平.机会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机会公平,人们才能享有均等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基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与利益最大化动机必然导致公平困境;突破公平困境,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逻辑和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7.
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公平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社会公平的新要求。树立科学的公平观,必须立足当今中国的实际,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公平竞争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促进劳动机会和就业公平,促进社会整体公平。  相似文献   

8.
社会公平是社会合理性和进步性的重要标志.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公平思想包括了丰富的内涵,这些思想对目前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是公平得以实现、正义得到维护、权利得到保障、发展受到尊重的社会。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和关键环节。一、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是社会稳定有序的基础。社会公平不仅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理想和目标,更是现代社会应当具备的基本理念和价值标准。人类发展的历史,其实可以概括为不断追求进步的历史,而社会公平就是人类进步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0.
论发展社会公平——关于现阶段改革发展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多年“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改革发展实践使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贫富分化、社会不公加剧等问题并对我国社会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必须对“效率优先”的模式进行反思。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把社会公平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于消除社会不公现象,不断发展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效率公平、分配公平、社会保障公平。为此,应改行“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发展模式,逐步加大社会公平的政策含量,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1.
公平是人类社会美好的诉求,但自人类社会告别了原始的公平状态之后,不公平便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历史。在对不公平起源的历史和实践追寻中,私有成为解决社会公平的可能路径,从而被纳入到理论研究和现实的层面。私有可分为经济上的私有关系与政治上的私有关系。经济领域的私有一方面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私有又会成为经济发展的羁绊,从而侵蚀民主、公平的社会制度,并进而导致了文化价值理念上的私有化和政治自由化。而个体与共同体的公平关系是政治领域研究私有关系的另一层视野的展开,个体与共同体间的公平关系一直处于此消彼长的困境,如何达到二者之间的和谐共处是解决问题的症结所在。公平其实它始终与现实处于和解之中,社会就是在不公平与公平的博弈中发展。人类不是要去除不公平,而是要在公平与不公平之间找到阿基米德式的支点。  相似文献   

12.
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每一个历史阶段共同拥有的追求,也是一个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推动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和政治改革稳步推进的重要保证。我们应该从发展社会生产力、优化政策制度、加强法制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四个方面推动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一论点明确了教育公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而教育公平是促进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是公平价值观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延伸,已成为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追求之一。我国教育领域中的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我们应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益的统一,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4.
公法与私法在实现社会公平过程中的角色定位是不同的:私法旨在实现个人公平,公法旨在实现社会公平;私法重形式公平,公法重实质公平;私法与公法在实现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基本环节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就分配环节而言,私法主要实现的是初次分配的公平,公法则主要实现的是二次分配的公平。  相似文献   

15.
社会生活中的人都是分为阶层的,阶层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主要内容和标志,而阶层关系和谐的实质和基础是社会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合理和协调。追求公平是人的社会本性,实现阶层关系和谐的根本途径是以物质利益为基础的社会公平,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因此,应当着力于社会公平建设以实现阶层关系和谐,进而至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这一论断从一定意义上表明,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观在中国实践和发展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从构建实现社会公平的社会基本制度,提出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途径和根本目标;到拓宽实现社会公平的路径,健全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到立足于科学发展,着眼于制度完善和创新,强调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推进社会公平;再到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深化改革中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等方面进行接力探索。认真梳理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对社会公平的探索与实践,对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谐社会的建设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公平价值取向的现实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政府致力于社会管理,应以公平作为核心价值取向,其现实依据在于:公平是人类世代追求的价值理想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是政府应当承担的社会职责。  相似文献   

18.
从长远和根本来看,“公平与效率”必须并重。无效率的“公平”是低水平和不可取的,无公平的“效率”是残忍和灰色的。公平与效率并重,符合发展“好的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充分体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化解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9.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伴随着现代化进程以及市场经济进程,我国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就总体而言,社会公平的具体状况却不容乐观。为此,我们必须改革政府行为的理念、功能、范式、财政体制和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20.
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公平的根本问题是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问题。不论是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率的关系,还是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的关系,二者都是互为前提、并行不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以实现社会公正和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坚持以社会公平为主导的价值取向,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而且是考验执政党驾驭市场经济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