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警示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今天,我们面临着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的问题,但人类决不可能退回到被动适应自然的道路上去,只有及时改变发展模式,依靠科学发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创新性运用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马克思曾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恩格斯针对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等地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森林,从而使其变成不毛之地的教训,告诫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  相似文献   

3.
2008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3周年。倘若我们以8月14日日本天皇正式颁布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作为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纪念日的话,这一天恰好是中国空军的“空军节”,是抗战时期中国空军统一建制后第一次升空与外敌作战并取得重大胜利的纪念日。我们认真研究这一时期中国空军的力量建设和使用。对今天处在新军事变革中的人民空军来说,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们不怕死亡,我们怕被遗忘。”这句由美国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引用父亲当年形容二战老兵们心境的话,在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上,再次被人提及。5月9日,当2600名身着二战“老军衣”、乘坐“老军车”、打着当时部队“老番号”的二战老战士,列队走过莫斯科红场,在那一刻,这句话深刻地撞击着我们的心灵。想起刚刚逝去的葛振林,以及“狼牙山五壮士”,所有曾参加抗击日本侵略者这场正义战争的中国军人,想起在六十年前,所有为粉碎法西斯主义而出生入死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烽火狼烟中的各国军人,那血与火,那马革裹尸,慷慨悲歌,铁马冰河………  相似文献   

5.
夏永 《当代党员》2006,(1):17-17
“领导干部到底干没干实事,我们老百姓也可以说上话了。”万盛街道万北一段社区主任朱书勇感慨地说,“现在对领导干部的考核,我们老百姓说的话可是很有分量哟!”  相似文献   

6.
《先锋队》2005,(15)
正值全国人民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本刊推出“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特别策划,是为充分反映中国人民英勇抗战这一举世瞩目的重大历史事件,更加深刻地揭示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更加全面地观察和思考这场战争,共同接受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需要行动坐标的话,那么,从严治党就是每个党员领导干部行动坐标的“座右铭”。这其中的道理,江泽民总书记在中纪委四次全会上已讲得再清楚不过: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须从严,治党始终坚强有力,治国必会正确有效。细细品味,此话是何等中肯,又何等深邃!回顾走过的历程,从严治党像一面旗帜,曾使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战胜无数艰难困苦,闯过无数急流险滩,从胜利走向胜利,从“在野”成为“执政”。从严治党是一股希望之光,让新中国迎来抗美援朝的胜利,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受住了三年自然…  相似文献   

8.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追念陈云同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云同志离开我们已经5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时常索绕在我身边。他那说话的神态,他爱用的口头语,他平日生活的习惯……这一切对我来说是那样熟悉,仿佛就在眼前。5年来,许多同志常建议我写点回忆文章,谈谈他的为人,他的作风,他的思想。我们在一起共同生活了58年,除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头一年中央派他先期到东北开辟根据地而我留在延安、“文化大革命”中间几年他被“疏散”到江西而我被下放到位于湖南的中科院“五七”干校外,从没有分开过。因此,要讲的话确实有很多很多。但正因为要讲的话太多,反而一时不知从何说起。最近,我…  相似文献   

9.
王初根  潘程兆 《求实》2005,1(10):4-7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他们关于人“离不开自然的手”;人类“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统治自然界;“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等思想,对于我们更好地领会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及其重大意义有积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07年5月,太湖蓝藻在短期内积聚爆发,水源水质恶化,使无锡城区大范围的自来水发臭,市民纷纷抢购纯净水,以解燃眉之急。对于此次蓝藻突然爆发的原因,有关负责人承认,太湖周围的污染排放是个问题。太湖严重水污染,实际上是当地环保欠账过多的一次总爆发。2006年,无锡人均GDP突破了7000美元,但发展也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的约束。过去几年,无锡每年大约要用8万亩土地换取15%的GDP的工业增长。这说明,太湖流域环境污染问题不是短期内形成的,高GDP是以透支发展后劲、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100多年前,恩格斯就曾严厉警告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这话至今仍令人振聋发聩。太湖水污染事件为我们再一次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11.
据报载,地处黄土高原的甘肃省庄浪县,经过群众30年的艰苦奋斗,硬是由贫瘠落后的地区变成了全国梯田化第一县。庄浪县之所以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关键在于:该县先后9届领导认定一个目标不动摇,即“一张蓝图绘到底”。有人把这称为“精彩的接力赛”。 如果把我们的事业比作竞赛场上的“接力赛”的话,那么,每一届领导都是其中的“一棒”,跑的是其中的“一段赛程”。只有“一棒”接“一棒”地跑下去,才能胜利抵达终点。既然是“接力赛”,就要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即在已有工作成绩的基础上,把各项工作进一步做好,把事业推向前进。 然…  相似文献   

12.
“知识分子是那些对社会‘不满’的人。科技领域的知识分子对自然界‘不满’,就会不断地进行发明创造;而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分子对社会的某些制度规定‘不满’,他们就会写文章呼吁,要创新我们的制度”。  相似文献   

13.
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原福州军区副政委、福建省人大原副主任王直将军。这位已90高龄的抗战老兵,仍不减当年的抗日风采。他十分高兴地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今天我们纪念胜利,永远不要忘记那段伟大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一次,某市一位领导针对一些县、乡镇干部平时不为群众办实事,群众意见很大的现状,在会上严厉提出批评“:如今一些县、乡镇干部,对市领导的话,言听计从,但对群众的话却装聋作哑,根本听不进去。那怎么行呢?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父母’的话都听不进去,听上级领导的话也是假的!”听了这位市委领导的一席话,顿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由此想起刘少奇同志1961年在湖南视察工作时的一段话。刘少奇同志当时问一名犯了错误的农村干部:“你为啥犯错误?”对方回答:“没听党的话,没听毛主席的话。”少奇同志听后说:“我看还要加一条,没听群众的话。”遗…  相似文献   

15.
张家康 《党史文汇》2002,(11):23-27
瞿秋白罹难已经60多年了,他在就义前给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最后遗言———《多余的话》。这份带有自传体性质的历史文献,将他自己涉身人世、投身革命的经历、感受,毫无保留地直抒出来。瞿秋白将其称之为“最后的谈天的机会”。他要“说一说内心的话,彻底暴露内心的真相”。然而,正是这些“内心的话”,给后人留下了永久的历史困惑和话题。但是,只要我们置身于产生《多余的话》的历史场景中,就会对作者的生命苦旅有些真切的体味,就会对《多余的话》的迷疑有一个正确的解。我离开了“自己的家”瞿秋白出生在一个文化气息浓郁的官宦…  相似文献   

16.
从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再到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我们共产党人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着一条“执政为民”的最高宗旨。八十多年来共产党人经过多少艰难困苦,淌过多少急流险滩,最后我们总能取得胜利。为什么?概括来说,就是党的旗帜上写着几个鲜明的大字:执政为民。正是有了这一宗旨,我们才有了不枯的生命之泉、旺盛的力量源泉。夺取抗击非典的最终胜利是我们党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在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再一次感受到了共产党的崇…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率领中央书记处同志前往西柏坡考察学习,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奋发有为地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奋斗目标。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践行“三个代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坚持“两个务必”,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我们胜利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部署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但是我们现在达…  相似文献   

18.
国际反共势力在战争和武力威胁屡遭失败而达不到目的的情况下,不得不改变手法,更多地采用“和平演变”的战略,即在保持强大军事威慑力量的前提下,在同社会主义国家的按触和交往中,用思想渗透的办法,传播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政治经济模式和腐朽的生活方式,来促进社会主义国家从内部演变。尼克松在《1999:不战而胜》一书中说:“我们应帮助那些为防止共产主义胜利和推翻共产主义胜利而战的人们。我们还应努力改善其他国家人民的生活条件,降低共产主义口号对这些国家的政治吸引力。”“我们的对策不应是不胜而和。我们也应追求不战而胜。”更有甚者,布热津斯基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有一句含义深刻的话:“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句话,是颇有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保持鲜活生命力的根源,是促使我们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根本保证。“与时俱进”对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以及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要做到“与时俱进”,首先必须认清什么是“时”、什么是“进”。笔者认为,“时”,可以说是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各方面的质所显示出来的综合点。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来说,“时”是由某一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环境、时势、文化、人员等…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5 8周年。在纪念这个伟大胜利的时候 ,面对历史的沉思 ,这个胜利究竟是谁的胜利。此时 ,重读革命先驱李大钊的“Boishevism的胜利”一文 ,大有益处。李大钊针对当时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情景指出 :“这回胜利 ,究竟是谁的胜利 ,这回降服 ,究竟是哪个降服 ?这回功业 ,究竟是谁的功业 ?我们庆祝 ,究竟是为谁庆祝 ?”他深刻地指出 :“原来这次战局终结的真因 ,不是联合国的兵力战胜德国的兵力 ,乃是德国的社会主义战胜德国的军国主义。不是德国的国民降服在联合国武力的面前。乃是德国的皇帝、军阀、军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