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就像北京的四合院是北京民居的标志一样,上海的石库门是近代上海民居的象征。石库门凝聚着上海人的回忆,积聚着上海人的邻里情分,是上海独有的“建筑艺术品”。石库门景观因此成为新“沪上八景”之一,也理所当然地成了上海世博会中上海馆的外观造型。  相似文献   

2.
在上海兴业路上,有两栋坐北朝南的两层砖木结构建筑,外墙青红色交错,黑漆大门配着醒目的铜环。这个典型的石库门建筑,就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址。  相似文献   

3.
《上海支部生活》2011,(4):32-32
90年前,在黄浦江畔一个颇具上海地方风格的石库门建筑里,中共“一大”胜利召开。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4.
上海石库门的土地利用率很高即房屋密度很大,怎么改造成具有极大商业价值的用房,一直是我很感兴趣的事。趁在上海的机会,慕名参观了由已故画家陈逸飞策划的石库门改造、开发的“新天地项目”。新天地项目保留了一小部分原房:有整体保留的,也有保留重点的——如弄堂的门脸、房屋  相似文献   

5.
《上海支部生活》2011,(3):49-49
90年前,在黄浦江畔一个颇具上海地方风格的石库门建筑里,中共“一大”胜利召开。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6.
作者的话:今年夏天,上海经历了1945年以来的最高气温。在将近40度的高温中,延安中路高架桥正在日夜不停地紧张施工。工地的旁边有一座古旧的二层小楼,木制的红漆大门旁边挂着一块临时制作的木牌,上面写着“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南京西路警察署”,这就是我要去...  相似文献   

7.
晁珊珊 《小康》2013,(8):90-92
因为太在乎它,所以怕失去。石库门对于上海,就像马可对于威尼斯,因为太钟情所以从不敢照耀。外滩、南京路、豫园、石库门是上海的四大标志性景观,石库门在仅有的一个半世纪的历史中,在上海辗转于极度的风华与飘摇,却始终保持着对上海文化的忠贞。有人说是上海成就了"石库门"文化,也有人说是"石库门"一直秉承着上海的  相似文献   

8.
美丽的上海,因为浩浩长江入海前的蓦然回首而走向繁华,上海的闸北,却因是一条铁路的终点而幸运,幸运地成为这座城市的门户,俗称上海的北大门。走进北大门,苏州河的旖旎,四行仓库的创意,大宁国际广场的时尚,上海马戏城的神奇,市北高新区的繁荣,总部经济基地的典雅…一逐一地呈现在面前。这让我想起了阿里巴巴站在山洞门口大喊:“芝——麻——开——门——”的童话,而上海北大门洞开,比神话更神奇精彩。  相似文献   

9.
苏州石库门     
深匿在纵横小巷里的石库门也算得上是苏州的一景。高高的粉墙上嵌着两扇黑漆漆的大门,乍一看,也谈不上什么气派,称不上多大的炫耀,可是门上那两只冷晃晃的铜环却给人以几许的神秘,从院中探出墙头的花木和贴在墙上的爬山虎也为石库门增添了几分秀色。石库门里面的建筑结构大致相仿:中间是客堂,两边是正房,客堂前有一块不大的庭院,又称天井,天井的两边是厢房,与正房相连,常谓一房一隔厢,厨房一般在客堂的后面,这样一组结构就称一进。一扇石库门内有好几进,少则二三进,多则也有五六进。最后一进的厨房大多临河,有石级可以一级…  相似文献   

10.
袁华 《天津人大》2013,(6):45-45
凝望神圣的党旗 想起一个伟大政党的往昔 从上海石库门里的“一大”会议 到南昌城头的“八一”起义 从井冈山点燃的星星之火  相似文献   

11.
上海正站在世界的聚光灯下,开启灯光的按钮是世博会。来来往往的参观者都在凝视着上海,想象着这是怎样的一座城市?是摩天大厦,还是石库门弄堂?是风情犹在的十里洋场,还是日新月异的东方明珠?……  相似文献   

12.
坐在新锦江40层的行政酒廊.朗朗春光下,眼前展现的是一幅优美的画卷.近处是上海石库门,那是一片最具标志性的红顶房子.稍远处是川流不息的黄浦江,远处的世博园和她醒目的标志——世博为绿色环保留的“烟囱”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13.
突然间,台湾就像泄了气的球,经济持续萧条,股市“跌跌不休”,每天有540家工厂无奈地关闭了它的大门,台湾老百姓的消费激情已经熄灭。“趋近幸福”的本能,使台湾老百姓作出选择:哪里日子好过,就去哪里……于是,在台北桃园机场,人群熙熙攘攘,川流不息。航空公司听到的最多声音便是:给我个座位,我要去上海。一个叫夏怡的上海女子,因在台湾电视上教台湾人学上海话而迅速窜红,成为台湾演艺圈里的明星。人们在学习她那甜美的上海话时,也渐渐地认识了上海,了解了上海。还有的因喜欢她而喜欢上了上海。上海台商陈彬的《我的上海经验》一书,畅销  相似文献   

14.
历史遗痕上海根须 有人说松江是挂在上海这座大都市胸前的古玉,也有人说松江是上海这幅世界名画旁的一枚印章。不管别人怎么说,松江一直用微笑遮盖住沧桑。先有松江府,后有上海市,这是不争的事实。上海地铁9号线终点站便是松江新城,从繁华的都市来到松江,仿佛春节放完鞭炮进屋忽然看到一盘初绽的水仙,心立刻宁静下来。松江水墨画般的风景,让人不禁想起了她的别名“云间”。一千七百多年前,晋代文学家陆机去洛阳拜见名士荀鸣鹤。荀鸣鹤自报家门,“日下荀鸣鹤”,陆机脱口而出“云间陆士龙”。  相似文献   

15.
文泉杰 《传承》2009,(7):48-50
百年前,在狭小却充满人情味的石库门,上海市民用锅碗瓢盆奏出一首苦辣酸甜的人生交响曲;百年后,历经沧桑的石库门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之后,继而广受关注,挖掘上海石库门文化的怀旧时尚呼啸而来,只是再也还原不了石库门那人间真味。  相似文献   

16.
正3月7日晚,正在北京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曹可凡、廖昌永两位上海代表团的代表,参加了"从石库门到天安门"诗歌朗诵会的演出。这是该项上海重点文艺创作作品首次在全国两会期间晋京演出,是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的一次重要展示。  相似文献   

17.
有一位作家曾这样描述过居住在上海里弄里的居民——从早先的难民木屋,到石库门里弄,到后来的新式里弄房子,像血管一样分布在全上海的九千多处弄堂,几乎洋溢着比较相同的气息……他们是社会中的大多数人,经济实用,小心做人,有进取心,希望自己一年比一年好。  相似文献   

18.
《传承》2006,(Z1)
石库门里的秘密会议上海市老成都北路7弄30号(原上海南成都路625号),有一座已有上百年历史的石库门房子,它掩映在延中绿地的碧草和青竹间,把一段光荣历史深藏门内。1922年7月16日到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这所房子召开,房子的主人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时任中央局宣传主任李达。当时,12名党代表热烈地讨论中国的时局及对策。隔壁是中国共产党第一家地下出版社“人民出版社”的印刷间,满屋的柴禾堆里藏着一本本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书籍。而此刻,李达的妻子王会悟则抱着孩子在门口放哨,警惕地注意着来往行人。毛泽东:忘记了开会的地…  相似文献   

19.
“阿拉回上海成乡下人了!” 生在上海,长在上海,仅仅离开几年,再回国,很多留学生会对上海地铁的变化开始摸不着头脑。人民广场重新设计铺设的中转大厅让人眼花缭乱,因为多支地铁线的汇合,这个中转站结构上变得错综复杂。一年后的今天,上海世博会的大门将向世界敞开。为了准备这场盛会,整个上海开始了一场兴奋的忙碌。  相似文献   

20.
李明媚 《今日广西》2008,(11):10-12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大学”、“创业”、“成功”这三个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上大学:好的工作单位=有保障的生活”,这在中国几乎成了一条人人认可的社会定律。人们往往认为,考上大学.就意味着获得大学文凭.也就意味着推开了通往成功的大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