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巴西是世界第五大武器出口国,居第三世界武器出口国之首。巴西军事工业为什么能迅速发展,它是如何发展的,巴西发展军事工业的目的是什么和采取了哪些措施,本文就这些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巴西信息工业浅析谢文泽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中的“核心”技术,信息工业是当代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巴西是发展信息工业最早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现在,巴西不仅已较为熟练地掌握了信息技术,而且还能以本国的生产能力、创新能力为基础,小规模地运用信息...  相似文献   

3.
在第三世界各国中,巴西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它的工业结构已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以轻工业为主逐渐发展成为以重工业为主,1975年巴西制造业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的86%以上。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巴西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它在立足于发展本国科学技术的同时,十分重视吸收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其主要措施是:  相似文献   

4.
巴西工业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西是拉美工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经过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一方面,巴西原有的工业基本都保存下来,但新增的产业部门和生产能力很少;另一方面,私有化和外资并购导致工业企业产权发生大变动,工业品出口所占世界市场份额明显下降,但在微观层面,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普遍有所提高。文章对巴西四大工业部门当前的竞争力状况做了具体分析,并指出了巴西提高工业国际竞争力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巴西现代化实质刍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巴西不仅是拉美最早开始现代化的国家之一 ,也是拉美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自 1 9世纪 80年代末起 ,巴西开始启动现代化系统工程 ,经历了一个漫长崎岖的过程 ,围绕工业化这一主旋律 ,先后跨越了“西化”“巴西化”“进口替代工业化”和“新巴西现化化”四个阶段。这是一个不断进步、至今尚未完成的过程。巴西的现代化以欧洲“社会进化论”和“实证主义”、尤其以拉美发展主义为指导思想 ,以世界第二次工业化浪潮为背景和发展契机 ,以打造发达的现代工业国家与工业社会为目标 ,主要采取高效率的、非均衡的工业化方式 ,逐渐从一个落后的传统的农业国演化成一个具有中等发达水平的工业国。因此 ,工业化不仅是巴西现代化的主旋律 ,也是巴西现代化的实质所在。巴西工业道路既不同于美国式的工业化道路 ,也不同于苏联式的工业化道路 ,而是根据巴西国情探索出的一条混合型工业化道路 ,呈现出突出的计划性、深刻的内向性、鲜明的赶超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对巴西汽车工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汽车工业的发展过程中 ,巴西政府采取的各种措施 (如推行“增长点”产业政策 ,严格保护国内汽车市场 ,对汽车厂商的产品开发和市场定位进行引导 ) ,对汽车工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汽车工业成了巴西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尽管政府在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必须看到 ,在进口替代政策和严格的国内市场保护之下 ,巴西汽车工业一直缺乏国际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巴西汽车工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面对80年代巴西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和巨额外债的严峻形势,1990年3月执政的科洛尔政府制定了指导整个90年代经济发展的“新巴西计划”,对巴西的工业和外贸政策作了战后以来空前深刻的调整。“新巴西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工业和外贸政策”(以下简称“新政策”),它将对巴西未来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一、“新政策”产生的背景  相似文献   

8.
巴西国有企业的改造与整顿吕银春本世纪30年代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巴西开始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转变。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促使巴西要求民族经济独立的呼声日益强烈,加上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理论的影响,国家资本主义在巴西得到迅速发展,成了...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中国与巴西双边贸易不对称问题,巴西政府及部分学者表示严重忧虑,担心中巴贸易会使巴西经济重新回到单纯依靠大宗商品出口的时代,中国向巴西出口廉价工业品会冲击巴西的工业竞争力。显然,这种担忧是没有充分理由的。中巴贸易发展不仅不会损及巴西利益,反而更加有利于巴西的经济发展。中巴两国应努力消除在双边贸易不对称问题上的争议和干扰,不断促进双边贸易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巴西矿物资源丰富。铁的储量居世界前列。锰的储量也很大,是世界4大产锰国之一。巴西自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已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圈中的重要一员,在拉美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占拉美GDP的35%,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巴西的市场吸引了推行全球战略的各国公司和企业,特别是巴西汽车工业的发展为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是拉丁美洲的三大汽车生产国。近二十年来,这三个国家的汽车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到1979年,三国的汽车总产量达到一百六十二万七千辆,占整个拉丁美洲汽车生产的90%。汽车工业发展最快的巴西,在1968年至1973年的“经济奇迹”期间,汽车生产年平均增长  相似文献   

12.
巴西工业从衰退走向复苏的原因焦震衡20世纪30年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巴西工业飞速发展。1956~1960年和1968~1973年的两次经济飞跃,使巴西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工业-农业国,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80年代债务危机的...  相似文献   

13.
信息工业是当今世界蓬勃发展的一项高技术工业。巴西国会于1984年通过的7232号信息技术法案对信息技术活动的概念作了明确的规定。该法案规定,信息技术活动为“任何同信息处理的合理化和自动化相关的活动”。从技术上讲,信息处理是可以使用电子计算机的领域的总称,包括数据处理、数据通信、过程控制、模式识别等。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在信息工业方面目前已跻身子世界十大强国的行列。巴西信息工业的发展从一个侧面说明,高技术领域并非只能由发达国家垄断,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在此领域开拓进取。因此,巴西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巴西科技体制的发展和研发体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巴西的科技体制自 2 0世纪 5 0年代开始逐渐形成 ,至今共经历了 4个阶段 :5 0年代和 60年代 ,巴西政府对科技开始给予重视 ,成立了科技主管部门 ;70年代 ,政府进一步强化科技管理体制 ,加大了对研发活动支持的力度 ;80年代 ,政府制定新的科技和工业政策 ,巴西逐渐成为拉美研发活动规模最大的国家 ;90年代至今是巴西科技迅速发展时期 ,政府制定的科技政策和所采取的措施 ,对巴西科技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 ,巴西的研发活动由 4大体系组成 ,即政府所属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私人工业企业和非营利机构。巴西的科技管理主要有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两个层次  相似文献   

15.
六十年代以前,巴西几乎没有军火工业,只有七家设备落后的生产左轮手枪和弹药的工厂。巴西军队所需武器装备均根据1952年8月同美国签订的军事协定由美国提供。军人执政后,开始生产武器装备。经过十余年、特别是近十年的发展,巴西的军备工业已初具规模,不仅能生产步枪、轻重机枪、催泪弹、火焰喷射器等轻武器和小型步话机等军用电子通讯设备,而且也能生产多种类型的大炮、坦克、火箭、飞机和舰  相似文献   

16.
一 国有企业转制的尝试自 2 0世纪 30年代瓦加斯政府执政后 ,为了发展本国经济 ,特别是发展工业 ,政府开始干预经济 ,建立和发展新兴产业。当时 ,巴西的大庄园主在经济中占有一定地位 ,但对于建立和发展基础工业来说 ,他们的资金和技术是望尘莫及的。因此 ,发展工业 (民族工业 )的重任很自然地落在政府肩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世界掀起发展民族经济的浪潮 ,建立国有企业成为巴西发展民族经济的头等大事。 1 942年 ,政府利用美国在东北部地区建立军事基地的计划 ,从美国贷款 2 0 0 0万美元 ,建立了年产 2 0 0万吨钢的钢铁厂和国有钢铁…  相似文献   

17.
巴西的经济区划与工业三角区巴西全国面积八百五十余万平方公里,划为五个自然、经济区,即:北部、东北部、东南部、南部和中西部。巴西对全国领土进行区域划分是随着国土整治的开展和根据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要求而逐步明确和最终定型的。它的产生经历了一段历史改革。19世纪中期以来,巴西学者就开始从地理学的角度提出全国领土区域划分问题。法比奥·马  相似文献   

18.
独立后至20世纪30年代巴西经济实行初级产品出口型发展模式,虽然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巴西经济的发展,但并没有使巴西摆脱"外围国家"(不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至70年代巴西根据世界经济发展形势采取了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同样也没有缩小与"中心国家"(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仍然处于第三世界。而同时期的美国在独立后开始实行保护主义进口替代,有效地保护了国内工业,美国也由此在20世纪初期迅速成为"中心国家";至20世纪70年代全面自由对外贸易进一步巩固了美国"中心国家"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巴西现代化的起始与社会转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巴西现代化起始于 2 0世纪 3 0年代。在 3 0年代工业发展呈现出改变国民经济结构特征并成为其增长的带头部门。与此同时 ,形成了实现现代化的社会力量以及政治方面的前提条件。1 93 0年是巴西传统社会逐渐转入现代社会的标志年。在传统社会中 ,外来因素的刺激成为巴西社会发展的强劲力量。在 1 850~ 1 93 0年的社会转型中 ,社会财富得到急剧积累 ,同时形成新的社会势力 ,但并未形成巴西特有的发展思想 ,制约发展的基本社会问题也未适时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20.
从殖民地初期到本世纪三十年代咖啡繁荣周期结束的四个世纪里,巴西经济一直是建立在少数几种农产品的交替种植和出口基础上的。现代工业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才获得一定的发展。三十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次大战推动了巴西“进口替代”工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