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向名不见经传的农十师一八二团二连职工王佃开,发展自营经济成了团场闻名的致富"明星". 1999年,29岁的王佃开从江苏到一八二团二连落了户.为了增加家庭收入,王佃开干起了豆腐作坊.  相似文献   

2.
如今的赵学义,在农九师一六一团俨然已是一个名人,他去年仅羊毛收入就达3万元,养羊业纯收入达12万元。赵学义是一六一团十三连的一名普通牧工,今年43岁。多年来,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怕苦、不怕累,依靠先进的科学养殖技术发展养殖业,在团场自营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示范带头作用,每年自营经济纯收入都在4万元以上。他多次评为团先进生产者、青年致富能手等;2007年,他被评为兵团职工自营经济百佳示范户。  相似文献   

3.
正四师六十八团九连青年职工胡四兵,被四师工会评为"多元增收致富能手";其家庭被师工会命名为"发展自营经济多元增收基地"。今年42岁胡四兵,目前他在68团九连有5座设施大棚种植油桃,建有一座家庭生猪养殖场,年存栏生产母猪和育肥猪600余口,还拥有各种农机具8台套。仅2015年胡四兵家庭自营经济收入100余万元。胡四兵是怎样依靠多元增收巧圆自己的致富梦  相似文献   

4.
<正>在农四师六十四团七连,提起农机大户王仕信,人人都说他能吃苦,头脑灵活会经营,自1993年从事农机作业以来,他不断学习操作技术,更新农机设备,目前已拥有固定资产30余万元,年收入均在8万元以上,连续多年被评为该团自营经济致富能手。  相似文献   

5.
正说起阮小平,四师七十团的老百姓都不陌生。这个50岁的兵团汉子,多年来在七十团这个广阔的天地,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凭借着自己对团场的热爱,对梦想的追求和顽强的拼搏,实现了自己的致富梦想。2003年,阮小平被兵团评为"青年创业致富能手标兵"、"自治区农村青年致富能手"、"全国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光荣称号,2004年被评为兵团劳模、兵团庭院经济致富能手等荣誉称号,2012年被评为兵团创先争优活动优秀共产党员,连续多年被评为团里的先进工作  相似文献   

6.
现年37岁的李海青,是农二师二十九团一连的一名普通女工,只要提起李海青,人们都知道她是大棚蔬菜种植方面的"女能人",她还是远近闻名的"三八红旗手"、"先进工作者"、"自营经济致富能手"、"庭院经济致富能手"和"兵团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  相似文献   

7.
今年54岁的冯应江人称大胡子,他年轻时留着浓密而又长长的胡须,是四师七十三团二连的一名职工党员,也是全连职工的致富带头人。他2007年被四师工会评为自营经济先进个人,2008—2011年又被该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近几年,他不仅自己致富了,同时也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共同致富。几年前,冯应江从该团粮站转岗分流到七连承包土地,当年他承包了90多亩地,由于经营不善造成亏损。2005年他又调  相似文献   

8.
农五师八十六团十三连一线职工党员丁武奎,2010年种植的74.7亩棉花喜获丰收,总产籽棉34吨,平均亩产籽棉456公斤.2010年除去生产成本,纯收入达到了22万元.这些年,丁武奎通过科学种田,逐步走上了致富路.他是连队的"一面红旗",是大伙信服的致富能手和科技示范户.他用自己的满腔热忱和汗水,播种希望,耕耘人生.2003年以来,丁武奎连续7年被团评为"植棉能手",多次被团评为"致富明星"、"先进生产者"、"五好家庭"等多种荣誉称号;2010年荣获自治区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9.
伍朝选今年56周岁,中等个头,是农四师七十九团的知名人物。年过半百的他酷爱学习、肯钻研,使自己的土地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多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科技致富能手"、"优秀共产党  相似文献   

10.
1998年,张锦州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坐上了西去的列车,在农二师二十二团四连安了家。他大胆承包了30亩甜菜地,年终2000多元的净收入让他坚定了扎根兵团的信心。2003至2005年,他抓住团工会贴息贷款的好政策,开始发展自营经济。他给自己订了靠大田增收、靠养殖致富的多种经营目标。到年底时,收入达5.6万余元,他也因此被团工会评为致富能手、养殖状元、团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1.
说起阮小平,四师七十团的职工都不陌生.这个50岁的兵团汉子,多年来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凭借着自己对团场的热爱,对梦想的追求和顽强的拼搏,实现了自己的致富梦想,得到了祖国和人民的认可.2003年,阮小平被兵团评为“青年创业致富能手标兵”、“自治区农村青年致富能手”、“全国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光荣称号,2004年被评为兵团劳模、兵团庭院经济致富能手等荣誉称号,2012年被评为兵团创先争优活动优秀共产党员,连续多年被评为团里的先进工作者和劳动致富能手,受到了国家、自治区、兵团、四师和团场的隆重表彰.  相似文献   

12.
去年,农二师二十四团自营经济实现总产值1.5亿元,自营经济从业户均收入1.25万元,自营经济发展迅猛,成为职工致富的有效途径。二十四团工会始终把发展和壮大自营经济作为致富职工的一项重要举措,去年,发放自营经济小额贷款1507万元,加大对自营经济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团工会牵头成立了"养猪协会"、"大棚蔬菜  相似文献   

13.
38岁的李修华是农九师一六四团七连的一名普通职工。身为党员的他,凭着一股吃苦耐劳、勤学上进、爱心助人的行动深得连队职工赞誉,连续多年被团里评为"科技标兵"、"致富能手"、"和谐小康家庭"等称号;被师评为"诚实守信好职工""、先进生产者"称号;2009年被师评为"劳动模范"。扎根兵团、守边戍边牢记心中李修华2000年从河南来到地处边境一线,土地与边防巡逻路相邻的一六四团农七连,成为一名军垦职工。这一刻他心  相似文献   

14.
在农四师七十八团有一位曾是下岗女工、如今却是自营经济致富能手的女职工,她叫金红。提起她,大家都称她是“女强人”。金红今年39岁,自强不息的她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走向了致富之路,如今她承包了10亩果园,建成了占地8亩的6个大棚温室,搞起了养猪业,靠种菜和养猪每年的纯收入就达3.5万元以上。从1997年起,她连续5年被团评为“先进生产者”、“自营经济致富能手”,2001年又被评为师“劳动模范”。 金红在1996年因工厂倒闭后回到了家乡。当时她一家6口人,父母亲年过七旬,丈夫没有工作,还有两个女儿在外地读书,一家人陷入了困境。在经过几个不眠之夜的思考后,金红想到七十八团离县城远,职工冬天吃新鲜蔬菜很困难,全部都要靠外地运来。如能在本团建成大棚温室生产蔬菜,不仅方便职工,也会给自己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团工会知道他的想法后,非常支  相似文献   

15.
齐峰是二师三十团九连的一名职工,连续5年被团评为"五好职工"、"青年岗位能手"、"优秀党员"以及"和谐小康家庭",他承包的120亩棉花地,年收入10万元,2012年产值达15万元,他自己凭借着勤劳肯干的双手,多元化增收每年收入10万元,被评为连里的"致富能手"。2002年首次承包棉花地的他,由于承包体制,棉花管理技术不过关等原因,片面地追求高产,致使棉花地长期投入不够,土质严重受  相似文献   

16.
正张瑞松,地道的70后,干事执着、艰辛的创业让他走上了致富路,连续多年被四师六十七团评为自营经济先进个人、多元增收先进个人、科技致富能手等。立志创业多种经营张瑞松是一个地道的农家子弟,2003年参加工作,成为六十七团三连的职工。他边种植边想:现在种地都是机械化,方便省力,如果自己也能从事机车作业,不但自己种植省力,还能给其他职工干活挣钱,增加收入。张瑞松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他就开始专研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农一师五团近一半的妇女踊跃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团场四个文明建设贡献个人力量。该团以帮助连队职工妇女增收致富和促进妇女创业为重点,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妇女致富技能。通过培训,很多妇女掌握了种植新技术。组织实施巾帼科技致富"1+1+1"工程,培植致富能手,带动妇女从业脱贫。团妇联  相似文献   

18.
提起青年创业致富能手李海青,是农二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明星人物"!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可谓是巾帼不让须眉。她曾多次被农二师评为"新长征突击手"、"致富标兵"等荣誉称号;2005年和2010年两次被兵团团委、兵团农业局评为"兵团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  相似文献   

19.
<正>"我现在养有46头牛,每年养牛收入在2万元以上,这些都得益于团发展自营经济的一系列优惠政策。"8月20日,笔者在农一师二团二十连采访时,该连养殖户高全保告诉我们。二团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把发展自营经济作为致富职工群众的重要渠道,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全团自营经济总收入5000万元,户均纯收入5000多元。  相似文献   

20.
《兵团工运》2011,(9):3
<正>李春霞,农十二师一○四团九连职工。她善于学习、勤劳致富,通过科学种田,在农业生产一线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成为团、连有名的致富能手和致富带头人。2008年,荣获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致富女能手称号;2009年,荣获兵团"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称号;2010年,荣获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0年,被授予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