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学理论》2016,(1)
诚信的心理机制主要包含诚信认知、诚信心理需要与动机激发、诚信行为与意志作用、诚信行为的信息反馈和认知重建四个方面。针对诚信产生的心理机制,对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提出建议:树立主体性诚信教育观念;传递诚信知识和诚信价值,推进大学生对诚信的认知与认同;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大学生的诚信动机;铸造诚信意志,树立诚信信念;建立褒奖机制,强化学生诚信行为。  相似文献   

2.
刘松涛 《学理论》2012,(28):240-241
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的需要,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笔者试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主导性作用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模范导引作用、诚信道德教育与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结合、在社会实践中检验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以及开展诚信道德教育的相关活动等五方面阐述了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90后大学生由于社会、学校及家庭各方面的影响,诚信现状出现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通过调查发现,部分90后大学生诚信现状呈现四个特点:一是学习诚信缺失,如考试舞弊,论文、作业抄袭;二是生活诚信缺失,表现在言而无信,与人交往不诚实、情感交流掺假、网络交往缺乏信任感;三是经济诚信缺失,表现在恶意欠费,频繁更换号码;弄虚作假,骗取特困生补助;故意拖欠学费及国家助学贷款;四是就业诚信缺失——弄虚作假。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7,(11)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受价值多元化的影响,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层见叠出,主要表现在学业失信、经济失信、求职失信和人际交往失信方面。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校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1]可以从利用课堂教学使学生学习与诚信相关的知识、围绕诚信教育举办校园活动以此来营造诚信氛围、运用学校日常管理强化学生诚信理念、通过家校合作共同培养诚信意识、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加强诚信教育这五个方面具体着手。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7,(12)
大学生诚信度的高低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诚信认知不清、诚信教育缺位和社会强制性规范缺失是导致大学生诚信度降低的主要原因,高校可从荣誉制度、诚信教育长效机制和大学生诚信档案入手,构建诚信校园氛围,推动社会诚信建设进程,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诚信度。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7,(8)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也带来一些道德问题,例如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大学生诚信道德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国家的繁荣。通过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诚信缺失表现的梳理,分析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6,(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形式,给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诚信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大学生诚信价值观的培育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价值观的培育又面临着很多新问题,如学术诚信式微、网络诚信陷入困境、经济信用诚信意识淡薄、人际交往中出现诚信危机等。因此,本文在新媒体视域下分析大学生诚信价值观培育出现的新问题及原因,探讨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诚信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我国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缺乏诚信有多种原因,主要根源在于:信用法律制度不够健全,地方保护主义和执法不严,信用记录空白、失信曝光难,法官和市场主体素质不高等。对此,应通过加强信用立法制度建设、规范政府行为和强化信用监管、建立信用档案和披露失信信息、加强法官业务培训和公民道德教育等措施,重新确立诚信原则在我国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24)
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必须打破近阶段大学生诚信档案构建与实施过程中的瓶颈。当前,大学生诚信档案构建与实施面临相关诚信档案制度、配套资源、档案内容真实性、信息利用方面的难题。因此,文章为解决这四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希望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能尽快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0.
岳云强  马佳星 《学理论》2009,(26):142-143
目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教育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本文分析总结了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原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浅探为诚信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我国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当今诚信缺失频现于商业活动,人际交往,政府行为,学术领域,构成影响社会不和谐因素之一,如何挽救诚信危机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国内的许多学者从道德自律层面探寻挽救诚信危机的方法,从诚信含义、诚信立法可能性、诚信立法必要性和诚信立法实现及意义四个方面探讨,寻求通过法律途径挽救诚信危机。  相似文献   

12.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大学生诚信的意义更为重要,但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严重。从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着手,分析其形成原因并从社会环境、家庭、高校、个人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张银花  萨如拉 《学理论》2014,(2):285-286
诚信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质,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针对大学生诚信品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大学生诚信品质失范原因的基础上,探寻新时期大学生诚信品质教育与培养的主要途径如下:要着力构建诚信社会;要将诚信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要建立健全各种诚信制度;要建立大学生诚信考评体系和相应的信誉档案。  相似文献   

14.
张中文 《理论导刊》2007,1(8):67-70
诚信缺失作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阻碍了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培育诚信主体,促进行为主体人的诚信行为逐步走向理性化、法制化和制度化,是从根本上解决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的关键。诚信主体的培育过程,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人的知、情、意、行互动超拔、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本质力量不断提高的过程,以教育作先导、以文化作依托、以制度作保障是培育诚信主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贾春霞 《学理论》2010,(9):125-126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有力保障。但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和自身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层出不穷,诚信教育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研究和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缺失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出现诚信教育缺失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6.
余翔  李红  罗玲 《学理论》2012,(26):209-210
随着高校扩招,高校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学生的道德水平也显得参差不齐.近年来,作弊这一有违学校规章的不诚信行为在大学校园里愈演愈烈.在高校学生的诚信缺失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时,大学生首先需要加强自身的诚信意识,将其内化为自我坚定的信念,从容减少考试作弊.高校也应从诚信制度建设方面来减少高校学生考试作弊;同时提倡以预防为主,惩戒为辅的理念来指导行为.  相似文献   

17.
科研项目诚信保证金制度建设之构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诚信保证金制度旨在通过科研主体的自我承诺和第三人监督,从制度、道德、文化多个层面来强化科研主体的责任感,净化科研群体的纯洁度,全面构建科研诚信体系,塑造公平、有序、良好的科研环境。作为承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项目诚信保证金制度有明确的经济鼓励和惩罚作用,也对科研诚信信息体系提供了科研诚信行为的基本素材。诚信保证金可以设立两种管理模式,一是遵循我国目前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不变,仍然由科研项目管理机构在科研项目的经费中专设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专项管理。二是在科研项目管理机构外设置科研诚信审查机构。  相似文献   

18.
夏欣 《学理论》2012,(20):283-284
加强高校学生诚信教育,建设高校诚信体系,培养大学生诚信品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和谐社会建构中日益凸显的重要理论和实际问题。为此,应构建好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制度管理体系、文化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22)
新时期当社会的诚信危机愈演愈烈之时,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在此大背景下也凸显无疑。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及成因,积极探讨合力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诚信教育体系,通过搭建教育平台、形成教育传递、严格规章制度、健全评估体系等多重策略,切实提升学生的诚信意识,完成诚信人格的重塑,呼唤诚信的回归。  相似文献   

20.
童中贤  杨畅 《理论探讨》2008,(1):150-155
诚信不仅是和谐社会的本义所在,而且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密切相关.没有诚信,特别是没有政府诚信,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也无法实现.目前,社会层面表现出的诚信缺乏现象,其实都与政府诚信有着一定联系.因此,认真审视和检讨政府诚信问题,提高政府公信力,重塑政府诚信新形象,让政府自身成为遵循诚实守信及信赖保护准则的示范者,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