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孟凤英 《前沿》2008,(7):79-80
民族经济发展观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把发展民族经济作为民族工作的核心问题和中心任务,认为改革开放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帮助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两个大局”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步骤。  相似文献   

2.
阮涛 《前沿》2006,2(11):14-16
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从当代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现实国情出发,将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其发展观的理论核心,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观,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产物,既有着深厚的历史和科学理论底蕴,又有着现实的实践基础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人本发展观体现在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目标、基本动力以及发展状况评价标准的认识和论述中,他从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高度把握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目的和根本目标,高度重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能动作用,并把衡量社会进步状态和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最终归结于人的发展尺度。  相似文献   

5.
黄晓利 《前沿》2010,(4):35-37
邓小平的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社会发展思想同当代中国发展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其特点的具体表现为:邓小平的发展观具有严谨的科学性,是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实事求是的发展观、辩证的发展观、创新的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因而它是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6.
王鹏程 《前沿》2005,3(11):17-21
本文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的关键是经济的发展、发展必须是社会全面进步、发展必须抓住一切机遇、“三步走”发展战略等五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发展观的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继承、深化和创新 ,是发展观的重大突破。它与邓小平发展观既一脉相承 ,又与时俱进 ,丰富了发展内涵 ,创新了发展理念 ,开拓了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在坚持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一要务论、小三步走论、跨越发展论、创新动力论、全面发展论等新观点,在发展的重要性、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的模式选择、发展的动力、发展的目的等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对中国的继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鑫 《岭南学刊》2001,(6):28-31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博大精深 ,其中 ,他的发展思想是最具有创新意义的组成部分。深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发展现 ,对于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邓小平发展观是全民族伟大实践和创新精神在新时代的展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批判的、进取的和创新的。作为系统而初步回答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的邓小平发展观 ,就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 ,创造性地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论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瑞清 《前沿》2001,2(12):22-26
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是与世界发展潮流相适应 ,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相符合的新发展观。其基本内容是 :社会发展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以社会稳定为前提 ,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 ,以体制改革为动力 ,以对外开放为条件。同时 ,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是一种整体的、全面的、综合的发展观。系统研究和把握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 ,对致力于社会发展的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对我国政治社会化的核心目标、基本前提、实践基础、关键因素、重要媒介、物质基础、外部条件等进行了诸多论述,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社会化思想.研究这一思想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政治社会化具有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12.
“农业根本论”是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对长期来被奉为经济规律的“农业基础论”的历史修正,是他治国理论的外在传承。而当代农村以收入贫困、人文贫困和制度贫困为表征的相对贫困,则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消除农村贫困、实现社会和谐,需要以“农业根本论”为指导,从农业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根本这一高度,积极推动农村制度层面的深层变革。  相似文献   

13.
解读邓小平的文化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德海 《桂海论丛》2011,27(1):121-124
邓小平的文化概念可以归结为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政治文化概念;二是科学文化概念。政治文化的含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科学文化的含义是科学精神;其革命精神和科学精神统一于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邓小平文化概念中的革命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4.
向德忠 《桂海论丛》2006,22(1):24-26
在研究《邓小平文选》和《邓小平思想年谱》的基础上,逐一分析了邓小平提到的国际战略一词的含义,认为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概念的核心内容是世界力量对比的全局及其相互关系。它是宏观的、本体的国际战略概念,对它应作现实主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唐敏 《理论月刊》2004,(1):29-30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概念的创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立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内涵;二是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等新概念,使社会主义概念具体化。  相似文献   

16.
柳菊兴 《理论月刊》2004,1(11):30-32
当代中国发展实践产生了邓小平发展思想。邓小平发展思想的建构框架,主要是由哲学基础、理论基础、基本内容和判断标准四个层面架构起来的。邓小平发展思想具有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一切本质属性,又具有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特征,更具有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中国本土化特性。它深刻地蕴涵着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7.
发展观问题的提出,反映了人类对自身行为及活动方式的深刻反思,体现了人类对发展问题的高度关注。军事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特殊领域,如何正确认识并确立科学的军事发展观,以此作为军事发展实践的理论指导,直接关系到军事实践的效果及军事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发展思想作为邓小平哲学思想的主体内容之一,主要集中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它科学地回答了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如何更快更好地向现实的目标推进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邓小平的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的新贡献,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邓小平的发展思想,对于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对世纪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应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的社会发展思想。一、发展是客观的、必然的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深刻指出:中国“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  相似文献   

19.
孙迎联 《理论月刊》2004,(10):26-28
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农村改革与农业发展的思想。这些思想涉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为中国农村经济迈向现代化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发展观是科学的全面的发展观.它的前提和出发点是以人为本,目的是建设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社会.它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它的中心要求是经济、政治、社会全面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