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红梅 《政府法制》2009,(18):58-58
近日,记者幸遇一位探索古文明秘密的使者——收藏家徐利廷先生。徐先生是山西中阳县人、中阳县社会和劳动保障局离岗公务员,自1990年开始收藏古玩,已经历十几个潜心钻研、苦苦求索的年头,现收藏历代古币两千余枚、历代瓷器百余件、“文革”藏品数千件。收藏活动使徐先生积累了丰富的收藏知识和藏品,练就了一双智慧的眼睛,对民间收藏理论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笔者目睹了徐先生丰富而精美的藏品,并对他进行了专题采访。  相似文献   

2.
吴清 《检察风云》2010,(6):14-15
收藏已经相当热了,随便走进一家茶馆吃茶,邻座可能就在边吃茶边谈论着有关收藏的事儿。街边小书报摊一眼就能看到各种的收藏类刊物,打开电视好几个台都在做着收藏鉴宝之类的节目,即便是早上去菜场买个莱,都能碰到好几个摆着“古董”的收藏品摊子。俗话说:“盛世收藏乱世黄金”,当今的社会也能称之为盛世了,但收藏几乎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地步了,恐怕历朝历代也无如此景象,收藏真的是如此的普及,如此的容易了吗?真正的收藏可没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3.
冷香雪 《法人》2006,(11):103-103
现在从事收藏的企业家还形成了明显的地域特色,如北京注重历史性,爱好古老的东西;而江浙偏重艺术性,喜欢书画和瓷器等;山西和东北的则更多满足自己个人的爱好,兼采博收。但不管怎样,企业家们都会基于对自身企业或个人的发展来考虑,进而选择不同的艺术品“玩法“。  相似文献   

4.
吴元浩 《检察风云》2012,(12):87-89
如果我们把不同时期的“细瓷”作为收藏对象,在目前具有入市的操作性,而且其藏品欣赏性强,升值空间也很大。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去判断和选择市场中的细瓷?  相似文献   

5.
李开周 《政府法制》2010,(12):32-32
读《白居易年谱》,瞧出来一点小猫腻:白居易祖籍山西,生在河南,户口则随他爷爷,属于陕西省渭南县下邦镇的居民,他参加科举考试,应该去陕西渭南才对,但他乡试那年没去渭南,而是去了安徽宣城报考。  相似文献   

6.
近去山西旅游,慕名参观了定襄县河边村阎锡山故里。“土皇帝”阎锡山,曾统治山西长达38年,直到1949年才远走台湾,统治时间之长,是民国历史上唯一的。而其他同样占地为王的军阀,如吴佩孚、孙传芳、陈炯明、陆荣廷、龙云、张学良、王家烈等,则非死即败,大多短寿,有的就是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7.
元喊 《检察风云》2011,(1):92-93
逛“鬼市”是说,星期六早上去古玩地摊“淘宝”。搞收藏时间长了,一般都知道,每周六早上古玩市场摆有地摊,是设临时摊位的那种。上海是在方浜中路藏宝楼的周围,凌晨两三点钟就散在马路上。  相似文献   

8.
最近笔者有位好友,偶然去农村亲戚家做客,谈起了收藏钱币的话题。那位亲戚边说边跑进房内端出一小罐古钱给他看,左挑右选中,突然无意之中却发现有一枚背面有满文及汉字“台”字的光绪通宝小平钱。  相似文献   

9.
日前,到一个喜欢收藏的朋友家里去作客,闲谈之余,自然是欣赏藏品了.……  相似文献   

10.
国富民强,藏富于民。当我们的话题能够聚焦“收藏”,谈谈收藏的历史。说说收藏的辛酸和收藏的乐子时,我们突然自豪而又强烈地意识到,我们已进入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珍惜人类文明历史和璀璨艺术的人文复兴时代。  相似文献   

11.
失窃的邮票     
《江淮法治》2010,(18):34-35
某地住着3个兄弟,这3个兄弟都有收藏东西的爱好。老大喜欢收藏书籍,老二喜欢收藏邮票,老三喜欢收藏古玩。他们3个有一个大玻璃柜,大家都把珍品放在柜中互相欣赏。这个柜子的钥匙放在一个很精致的小钱箱中。有一天,老二带了一个老同学回家,准备让他欣赏自己最新收藏的一张稀有的邮票。  相似文献   

12.
杨钧  张鹰 《检察风云》2014,(6):86-87
今儿我们将去寻访彼得兔! 去英国湖区拜访彼得兔的家,是我们一家三代人的愿望,女儿爱读书,早就收藏齐全有关彼得兔的各种绘本,外孙囡囡牙牙学语的时候,就会翻着画本叫唤着“彼~得一兔”的名字,这是一只神奇的兔子,要论年纪,我们三代人年龄相加起来都没有这只顽皮兔子的年纪大。正是这只活跃在世界儿童文学园地里古迈而又永远年轻的彼得兔,  相似文献   

13.
吴宇 《检察风云》2010,(7):50-51
在上海世博会开幕前两个月,由美欧华人收藏的约300件世博会展品和纪念品,在上海与中国观众见面。这一名为“全球百年世博收藏展”的世博专题展,由美国华人收藏协会、上海市工商联收藏俱乐部、中国艺术品收藏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也是一个见证中美近百年交往历史的特殊展览,从酝酿到举办已有一年时间。  相似文献   

14.
收藏是有缘分的,收藏瓷器更是一见钟情。我初涉古玩时,对清代瓷器的多样性和瓷壶彩绘题材的广泛性格外有兴趣,还有千姿百态的造型。既生动,又实用,每每产生收藏的冲动。  相似文献   

15.
从股市到楼市到收藏,当人们发现收藏古玩、艺术品等具有巨大的投资空间时,收藏已然不是小众人群雅玩的兴趣爱好。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民间收藏队伍已接近7000万人,这样一支庞大而又活跃的队伍,无疑使得收藏市场风生水起,生机勃勃。与此同时,市场也不再是从前那个货真价实的摊儿了。“1990年以前收的大部分都是真货,这以后,尤其是2000年之后,市场上99.9%都是假货。”这几乎是所有有经验的藏家的大实话。  相似文献   

16.
去过山西的王家大院吗?有朋友说,此大院比彼大院(乔家大院)还有魅力。我虽然知道王家大院是后起之秀,但直到最近读了《南方周末》上的一篇文章,才知道那个主持修复并借力乔家大院将王家大院打造成名院的聪明人名叫耿彦波。  相似文献   

17.
雷鸣 《政府法制》2014,(20):12-13
元帅,在人们的心目中伟大而又尊严,但是他们同百姓一样也有各种各样的爱好与收藏.朱德元帅的小乌铜马朱德元帅有多种爱好收藏,不过他最珍爱的一件收藏是小乌铜马,健在时经常取出来观赏.1922年朱德赴欧留学出发前,特意去拜访他的恩师、原云南讲武堂教官李鸿祥,老师对他探求革命真理十分赞赏,当即资助他求学路费.朱德为感谢恩师,把自己珍藏多年的小乌铜马赠送给老师留念.  相似文献   

18.
近日,记者幸遇一位探索古文明秘密的使者--收藏家徐利廷先生.徐先生是山西中阳县人、中阳县社会和劳动保障局离岗公务员,自1990年开始收藏古玩,已经历十几个潜心钻研、苦苦求索的年头,现收藏历代古币两千余枚、历代瓷器百余件、"文革"藏品数千件.  相似文献   

19.
走近清玉     
张斌  孙洁 《检察风云》2012,(9):92-93
说到清代玉器,痴玉的人往往会激动不已,因为清玉离我们太亲近了,太容易收藏了。由于传世的清玉数量空前之大,男女老少皆喜欢,所以在时下众多的古玩城和地摊上,你只要有心,经常会碰到清玉,我有几位搞收藏玉器的朋友,他们收藏了许多玉质滋润,雕工精湛的清玉,他们感叹,在时下新疆和田玉暴涨的情况下,买点价格适中的清玉收藏和把玩,同样是一种乐趣和享受。  相似文献   

20.
我喜欢读书,每每遇到好书,总是看后收藏起来。过段时间后.又喜欢在闲暇的时候,在自己收藏起来的所谓好书中淘书看,其乐无穷也,从中能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