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此次台湾大选呈现新特点,经济因素的重要性明显提升,经济选民已成为影响选举结果的关键力量。 台湾大选中经济议题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传统上影响选民投票意愿的主要因素包括政党认同、候选人形象及以经济为主的公共政策议题等,在“民主”相对成熟的欧美选举中,经济议题是选举的决定性因素,选举成为执不同经济政见阵营间的对决。但台湾大选呈现不同特点,研究发现,2000年以前台湾选民基本不关注经济,  相似文献   

2.
《时事资料手册》2000,(2):98-99
3月18日晚,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结果揭晓。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以39.3%的得票率险胜,独立参选的候选人宋楚瑜得票为36.8%,国民党候选人连战得票率为23.1%。此次大选结果,宣告国民党在台湾50多年统治的结束。在台湾民众的反对和抗议声浪中,李登辉被迫于3月24日提前辞去国民党主席职务。  相似文献   

3.
王莹  邹德浩 《台声》2004,(9):22-23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的选战日益白热化,美国选民对此见惯不怪,而远在西太平洋的台湾,却对此异常关注。最近一段时间,台湾媒体对美国大选的报道,可用“铺天盖地”来形容。《中国时报》、《联合报》等岛内媒体,均以较大篇幅跟踪美国大选的进程,有的甚至开设专栏,  相似文献   

4.
王茹 《两岸关系》2008,(4):18-19
人们观察台湾“大选”,可以一本正经地看,分析选民结构、分析候选人的选举策略、分析候选人的政见等等;也可以稍稍放松,从花边新闻里去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事物,例如地下赌盘和“未来事件交易所”,而这些有趣的事物实际上是可以“点石成金”的。接触过台湾“大选”预测方面的人,大概都会去看看,这两个地方有些什么可以为他们提供竞选结果的线索。  相似文献   

5.
张华 《统一论坛》2012,(2):23-25
2012年台湾大选已经落下帷幕,马英九战胜蔡英文连任成功。虽然台湾问题相关利益方都认可选举结果,认为马英九当选符合各方利益,但是回顾选举过程中各方扮演的角色,尤其是美国介入台湾选举,尤为值得各方关注。 美国一直是影响台湾选举的最重要外部因素。美台关系中“美主台从”的格局决定了美国对台湾的巨大影响力。过去美国很少公开为台湾具体候选人背书,仅仅是重申其政策和利益诉求,然而,近年来美国对台湾选举的介入程度越来越深,且日益公开化。  相似文献   

6.
瑞砚 《统一论坛》2012,(1):70-71
一、坚持“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保障 “九二共识”无疑是此次台湾大选的最热门议题。大选前国民党不断强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绩,强调“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的基础,是为台湾带来“和平红利”的基本保障:民进党则拒不承认“九二共识”,通过“十年政纲”和“台湾共识”的“空心”论述,淡化、回避两岸议题。  相似文献   

7.
2012年的台湾大选备受外界关注,从候选人登记伊始,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始终是大选的焦点议题之一。为此,民进党主席蔡英文2月提出"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两岸关系新思维,8月提出"台湾共识"概念,在10月的竞选活动中喊出"台湾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是台湾",后来针对马  相似文献   

8.
从美国传来“不祥之兆”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的选战日益白热化,美国选民对此见惯不怪,而远在西太平洋的台湾,却对此异常关注。最近一段时间,台湾媒体对美国大选的报道,可用“铺天盖地”来形容。《中国时报》、《联合报》等岛内媒体,均以较大篇幅跟踪美国大选的进程,有的甚至开设专栏,请知名学者和专家进行分析评论。一些媒体还在网上进行民意调查,了解台湾民众对美国大选的看法……这阵势与美国媒体相比也  相似文献   

9.
攸关台湾政权更迭及两岸和平统一前景的台湾“大选”于3月18日落下帷幕,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吕秀莲当选。国民党丧失了在台湾长达50多年的执政权,沦为在野党。选举结果已经并将持续对台湾政局,特别是两岸关系与中国的和平统一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魏秀堂 《台声》2008,(4):45-45
3月22日,台湾大选有了结果:国民党推出的候选人马英九和萧万长以领先对手220多万张或17%的选票当选。同时,陈水扁当局鼓动的“入联公投”,也以失败而告终。国民党推出的“返联公投”同样未获通过。  相似文献   

11.
能武 《统一论坛》2020,(1):30-32
台湾2020年大选尘埃落定,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获历史性高票支持而连任成功,而选前看似风头强劲的国民党候选人韩国瑜则惨败收场。这场本该就更多公共政策辩论的重要选举,更像是一次不同种类民粹主义之间的较量,最终"蔡式民粹"击溃了"韩式民粹"。就所谓"民主"理论而言,选民投票是表达其对某候选人政策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台湾2012年“大选”的结果,民进党候选人“蔡苏配”以近80万张选票、6%的差距,输给了国民党候选人“马吴配”。选后,民进党内检讨之声四起,蔡英文提出,应朝着民进党长期结构性问题、竞选团队和大环境问题三个方向思考,其中“大环境”包括“国民党因素、大陆因素及台湾整体社会结构”。党内对败选原因的看法则明显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否定“九二共识”、  相似文献   

13.
王建民 《台声》2011,(10):27-29
8月22日,2012年台湾地区“大选”候选人蔡英文公布其“十年政纲”,其中有关两岸经贸政策主张论述,是建立在两岸“一边一国”基础之上的,是以“台湾利益”优先与“台湾利益至上”的,是政治凌驾于经济之上的,是管制重于开放的,是十分消极的,很少有正面的、积极与鼓励性的政策主张与论述。一旦民进党上台执政,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将面临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4.
李立 《黄埔》2012,(1):7-10
台湾大选倒计时之际,三位候选人和三位副手分别进行公开电视辩论,阐述各自的政策和主张;海协会成立20周年,大陆隆重举行纪念会,回顾海协会在两岸关系发展史上所取得的成果,并对海协会未来的作用寄予希望。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07,(1):70-70
距离2008年“大选”还有一年多时间,但浓浓的火药味已在台湾在野国民党内弥漫开来。1月15日,国民党中央通过了2008年“大选”党内初选方案。根据规划.定于4月15日举行“总统”选举候选人提名初选。方案公布后,便招来党内外抨击声一片。在国民党17日的中常会上,刚定的“总统初选”日程又被惨遭驳回。最后定下5月30日为2008年台湾“总统大选”党内初选时程。  相似文献   

16.
国际     
《时事报告》2012,(6):90-91
法国大选奥朗德获胜 5月6日,法国总统选举投票结果揭晓,左翼社会党候选人弗朗索瓦·奥朗德以51.24%的得票率对48.76%的微弱多数,击败了右翼“人民运动联盟”候选人、卸任总统尼古拉·萨科齐,当选新一任法国总统。  相似文献   

17.
一、台湾大选的新特点 这次台湾大选,总的说还是平和的、说理的,较之过去的历次大选,没有出现那种粗暴的人身攻击、辱骂叫喊、肢体冲突等现象,更没有出现“3.19枪击案”和“连胜文被枪击”等恶性伤人事件。往昔一些政党那种草根性、鲁莽性、甚至是蛮横不讲理的好斗性,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05,(3)
序号 文章标题 上海教堂5 HOW ,’大中华经济圈”势不可挡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与台湾未来走向 台当局搅和美国大选意欲何为 百味书屋 10一款食物最佳摄取时刻 两岸的冲突与解决之道 去掉“中国”台湾还剩什么? 学习型白领林慧容 当前几个不利于统一的迷思与破解 要闻回放 名动台湾的一代商界风华 蔡琴:用声音感动两岸 两岸政治、经济关系需要平衡发展 透视美国总统候选人在台海政策上的异同 故宫珍藏 写意九寨沟 台湾问题对中国战略安全的咸胁 天使相约杭州友谊长留天堂 悠悠十三载累累丰收果 经营之神王永庆 台商在大陆进行股权转让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台湾“大选”已于3月18日结束。民进党籍候选人陈水扁当选,国民党遭到惨败,丧失执政地位,以宋楚瑜为代表的在野势力通过选举得以壮大,成为台湾政坛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台湾政局将进入一个更不确定的复杂局面,两岸关系则出现不利于和平统一的严峻形势。但是,不管什么人当选都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地位,谁要搞“台独”,将是自寻绝路。  相似文献   

20.
台湾“大选”以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获不足40%的选票胜出而尘埃落定。在一个曾竭力鼓吹“台独”的人即将上台执政之际,人们对今后台湾局势会如何发展及两岸关系走向都十分关注。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知名学者李家录。问:为什么陈水扁在“三强鼎立”的情况下会最后胜出?答:陈水扁的当选,有远国也有近因。远因是李登辉长期培养和扶植“台独”的结果,近因是李登辉玩弄权谋策略造成的。老实说,李登辉是不想下台的,在“连任”和“延期”的安排都遭挫败后,就做了“和平转移权力”的部署。而他心里的接班人,并不是连战而是陈水扁。他的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