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能把实践唯物主义归结为主体的哲学 辛世俊认为,实践唯物主义包括着主体性原则,但也包含着客体性原则或客观性原则。马克思在研究实践关系即主、客体关系时,贯穿着双向思维的原则,即从主体的角度把握客体,从客体的角度把握主体。所谓从主体的角度把握客体,就是把自然界看成是人的劳动和欲望的对象,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6,(9)
群众路线实践是由主体、客体和中介三个要素构成的一个系统,党是活动的主体,群众是活动的客体,群众工作方法是联系主客体的中介或桥梁。在新的历史时期,群众路线实践的三个要素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们必须重新构建群众路线工作系统:加强党的建设,筑牢党的群众工作的主体基础;重建"人民社会",筑牢党的群众工作的客体基础;科学把握群众路线方法论,明确群众工作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廉政政策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及衡量维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行政论坛》2015,(4):48-51
所谓廉政政策传播效果,是指廉政政策制定者、执行者或传播者通过政策宣传、政策解释和政策沟通等手段发出廉政政策信息,以引起廉政政策对象或社会公众发生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政策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传播受众、传播环境是影响廉政政策传播效果的五大因素,政策知晓度、理解度、赞同度、支持度是衡量廉政政策传播效果的四个维度。  相似文献   

4.
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的统一是特色理论的价值观李新华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客观关系,即客体属性和主体的客观需要的适合、接近或一致。价值是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的辩证统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虽然没有关于价值问题的系统阐发,但其整个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32)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梳理清主体与客体及相关概念:如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含义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深入学习和了解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是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学习和把握这些相关概念时,要注意的是,主体性与客体性是属性类词,是在实践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或物的相关属性,因而要注意在动态中去把握。  相似文献   

6.
传播者主体系统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众传播领域,传播者是社会信息的搜集、整理、选择、优化和输出者,也是社会信息的调节者。传播者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社会信息资源,对社会大众(受众)的信息受传、文化体系的建构起着重要作用。社会进步与文明信息的传递,需要社会有效机制的协调运转,传播者的传播行为便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传播者主体系统的优化与提升因此成为必然。传播者主体系统是传播者所具有的与社会传播场进行对应的主观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组合,它体现传播者的主体价值,呈现传播者主体精神的自主性、目的性和创造性,它包括价值观念系统、道德自律系统、智能结构系统和技术结构系统等层面。  相似文献   

7.
人们认识的真正任务是追求真理,把握真理,以便卓有成效地改造世界。但是,在认识过程中又不免要犯错误。真理和错误是人们认识过程中的一对孪生姊妹。人们不能不去认识真理,人们也不能不犯错误。正如列宁指出:“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的。”那么错误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呢?本文就此问题试图加以探讨。错误就是人的认识与客观实际不相一致,不相符合。那么人的认识为什么会出现与客观不相一致,不相符合呢?这是因为“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接近。自然界在人的思想中的反央,应当了解为不是僵死的,不是‘抽象的’,不是没有运动的,不是没有矛盾的,而是  相似文献   

8.
微博客对新闻信息传播的影响探析——基于Twitter.com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博客的出现对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产生了巨大冲击,具体体现在:微博客使信息发布门槛降低,极大地扩张了信息传播者的数量;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在微博客出现之后实现高度融合;信息内容关联性性大、连续性强,形式多样化;传播速度比起专业传媒机构、博客以及其他一些新媒体更为迅速;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互相反馈时间大大缩短,传播者和接受者的界限逐渐被模糊。因此,微博客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新闻来源。尤其是其极具竞争力的传播速度,使得微博客在传播突发新闻方面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可以预见,微博客正在成为新闻传播中的又一新的媒介。这种新的媒介势必对新闻事业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实现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关键是要确立法治思维。法治思维是人们以法治为视角的理性认识方式和实践方式。法治思维的表征是:一是理论建构:主动学习把握法律知识、法治理论,形成法治意识。二是法治实践:党、政府、个人自觉践行法治理念,规范公共行为,形成法治实践机制,实现公平正义。三是法治的确定性:主体依据法律预判交往对象和事件发展,保护权益。四是法治审视:对客体对象给予法治解释、法治评价。  相似文献   

10.
认识起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认识客体不仅包括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物质世界,而且还包括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精神产品,即客观的知识系统。与这两种系统相对立的主体系统也包括两个方面:即主体自身以实物形态把握客体的物质器官包括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主体自身以观念形态把握客体的精神器官,即主体认识结构。主体借以把握客体的各种物质器官,是一种物质性的认识工具、手段和中介,它为主体把握客体提供了生理方面的基础,因而它相当于主体认识的“硬件系统”;而主体认识结构则是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脑皮质外”的精神器官,是一种精神…  相似文献   

11.
公共政策传播机制是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受众等要素之间传递、交流和共享政策信息的互动方式及其行为过程.目前中国公共政策传播机制的运行存在着障碍,具体表现为政策传播主体引起的障碍、政策传播媒介导致的障碍和政策传播受众带来的障碍等多个方面,制度环境的缺失、信息互动的阻滞以及政府—媒介—受众三者之间的矛盾是导致这些障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受众特征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完整和有效的理论教育传播实践活动系统,既要有主体对思想信息的传播活动,又要有客体自觉和有效的接受性,这是教育传播活动实现目的、取得效果的基本保证。客体即受众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社会性的人,受思想观念、所处环境、心理状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多重特征。  相似文献   

13.
作为政治传播研究的重要理论,议题设置、启动效应和框架效应均着眼于个人如何处理、认知、理解和评价政治议题或政策等方面,但三者的内在心理机制并不相同。其中,媒介因素及个体因素在个人信息处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常用的效果测量方法如横向等级排列及实验室测量方法均存在一定问题,以个人信息处理为核心,不同心理机制对于政治传播会产生不同的效用,不能完全解释现实环境中各种因素所发生的作用。这正是今后研究的努力方向。深入研究政治传播的发生机制和作用规律,不仅对于中国政治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政治传播学等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我们提升公民和社会组织的政治效能感,增强执政党和政府的政治效能,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相对真理与谬误是一对孪生子,从本质上说,它们都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认识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矛盾统一体。然而,学术界有这样—种观点,认为相对真理是包含了谬误的真理,待谬误排除尽了,它就发展为绝对真理。这是一个涉及真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问题,深入剖析这一问题,不仅有利于对真理和谬误本质特性的了解,而且更有利于把握真理的发展规律以推动对认识论的研究。认为相对真理是包含了谬误的真理在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相对真理属于真理的范畴,是对客观世界正确的认识;谬误属于错误的范畴,是对客观世界歪曲的反映,二者在本质上…  相似文献   

15.
校园媒介在大学文化每一层次的建设与传播中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传播先进的价值理念,促进大学精神的确立与传播;它通过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创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它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提升大学主体的文化修养;它传承精神,记录历史,凝练积淀大学文化;校园媒介自身也是大学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依法执政是由特定的主体、客体与内容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什么政党或政党联盟可以成为依法执政的主体 ,是由一国的法律规定或确认的 ;依法执政的客体是指执政党依法掌握、控制和行使的国家权力 ;依法执政应包含法律至上的精神实质内容及执政行为方式的法治化内容  相似文献   

17.
知识世界与自然世界、思维世界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它是一个由主体对物质世界和思维世界的认识所积淀而成的知识化的世界,是传统认识论中的客体涵义所无法包容的,却又实实在在已经进入到认识客体范围,成为主体所把握的对象世界的重要内容。从理论上看,知识世界包括符号、知识意义和知识实践三个层面,探索主体对这一世界的反思活动,就成了现代认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8.
人把自然界和社会作为自身存在的对象,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客体,那么,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就是一种主客体关系。人可以是主体,也可以是客体。道德活动正是这一类主客体关系,一切道德活动都既是有主体、又有客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一)道德主体应该是规定、推崇某种道德规范,实现某种行为方式的人,应当包括个人以及由个人构成的社团、政党、阶级等。首先客体是道德主体活动的对象,即接受这种道德规范的约束,遵守这种行为准则,执行这种行为方式的人。道德主体不应该是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本身,只应该是这种道德规范、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9.
组工干部要坚持公道正派,做到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需要三种力量作支撑。一、用真理的力量做支撑,学习学习再学习只有坚持真理,才能公道正派,真理是公道正派的无穷力量。敢不敢、能不能坚持真理,是对组工干部党性的考验和检验。因此,真理的力量不是感情的力量,绝不能感情用事。如果搞亲亲疏疏,你的我的,就不可能公道正派。真理的力量不是经验的力量,绝不能凭经验办事。过分相信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就会主客观不相符,势必难以公道正派。真理的力量不是权力的力量,绝不能滥用权力。权力是把双刃剑,既可以用来公道正派,又可以…  相似文献   

20.
关于客体的特性,苏联学者P·B·加尔科文科提出:“客体在主体——客体的物质实践关系中是加入这种关系范围内的一定部分的客观实在、物质现象,同时也是物质,作为客体的物质自己运动的表现。”(《主体一客体》《一九八三年主体和客体问题讨论会论文选》第303页)“不考虑客体功能中表现出的物质内在能动性这一点(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