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瑞 《前沿》2014,(21):235-236
大理地区传统手工艺是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随着当地的旅游业发展的变化,大理地区传统手工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如破坏性发展、民族特色流失、异化等问题,其中一些问题已经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本文通过对大理地区传统手工艺发展现状及其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从而为其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有赖于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在现代化裂变的进程中,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出现了种种困境。通过研究文化产业视角下的商业开发模式,地域形象视角下的文化传播开发模式,文化传承视角下的传统手工艺数字化开发模式,整体保护视角下的旅游"活态"开发模式,探讨通过现代产品设计的方法,实现传统手工艺的再生。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传统手工艺是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结晶.民族传统手工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除具有自身特点外还吴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特点.由于现代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以及人们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变化等原因,传统手工艺等民族文化的生存与传承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因此,必须树立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意识,明确保护和开发的范围,加强立法保护与发展创新,采取生态博物馆式的保护,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手工艺面临着衰退和变异的趋势。本文通过介绍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手工艺的文化和经济价值,针对目前民间手工艺发展中面临的形势,提出了一些传承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手工艺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社会的迅猛发展和急速变迁,给世界上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带来极大冲击,传统的相对封闭的区域文化被打破,文化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云南多彩的民族手工艺面临着冲击与适应,如何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成为民族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潘鲁生 《传承》2012,(7):56-57
由于保护和发展不足,造成手工艺资源流失,不仅会使手工艺本身包含的民俗、审美等文化凝聚力被消解和替代,甚至可能使本土的文化沦为其他价值观传播的媒介和工具,导致传统文化样式的“空心化”,从而危及国家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7.
云南旅游"二次创业"背景下,周城扎染、新华村银器、竹园村草竹编具有传统历史的三类手工艺,出现了复兴与变迁。一方面,旅游市场给当地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带来了前景,少数民族手工艺人以日常生产生活所积累的智慧,重拾娴熟的手工技艺,并融入新的活力,给手工艺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利益的刺激,出现了以假乱真、滥竽充数的劣质手工艺品,这严重破坏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作者提出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变迁中传承,在变迁中发展,实现时代性与民族性、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使传统民间手工艺的发展经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贵州民间防染技艺作为贵州传统手工印染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面临着即将消失的命运。如何将贵州民间传统防染技艺通过设计或其他方式的转化而得以复兴发展并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是当代手工艺人、设计师、艺术家、工艺美术师们的职责。只有把传统手工艺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才是民间传统手工艺复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聋人的心智特性非常适合部分民间手工艺的传承,加强聋人职业教育,使聋人职业教育与民间手工艺传承有机结合,对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民间手工艺具有重要意义。聋人的心智特点、聋人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党和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支持,为聋人传承、创新民间手工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本文以浙江省为例,探讨聋人职业教育与民间手工艺传承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潘鲁生 《传承》2012,(15):70-71
手工艺是我国民间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民间手工艺自身的文化特点和生存现状使其保护传承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民间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涉及国家文化安全、地域、团体权益和个体权益等方面的问题,能否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将影响民间手工艺的保护与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1.
《今日民族》2007,(8):F0003-F0003
~~多彩工艺 斑斓文化——迪庆州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  相似文献   

12.
万志琼 《创造》2011,(5):86-87
彝族妇女勤劳、智慧,她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手工艺刺绣与服饰文化。然而,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彝族妇女的刺绣与服饰面临传承危机,传统手工艺艺人不断逝去,年轻人不会刺绣,也很少穿本民族刺绣服装。因为,在以往的教科书中缺乏对少数民族女性民族民间文化知识、经验的介绍,更没有少数民族女性知识和经验的记载。  相似文献   

13.
来自全球化趋势的挑战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日益明显和增强.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频繁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世界各民族之间彼此之间的沟通、理解和尊重.但是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媒介,企图引领世界文化的潮流,借以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并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许多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如戏剧、舞蹈、手工艺等民族特色逐渐消失,有些甚至渐趋消亡.……  相似文献   

14.
林巧  王菁 《今日民族》2012,(7):12-28
曾看过一句印象非常深刻的话:传统手工艺术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和智慧的沉淀,人类文明无论往哪个方向发展,这种手和心互动的创造能力永远都不会过时。  相似文献   

15.
在党的支农惠农政策的扶持和市场经济的带动下,近年来,传统手工土陶制品逐步凸显其经济价值,让阿克陶县一些农牧民依靠传统手工艺铺就了致富路。  相似文献   

16.
<正>大理州鹤庆县新华村白族银器手工艺是云南民族民间手工艺的一个典型代表。近年来,这项手工艺的传承在其产业发展中取得了显而易见的佳绩,形成了具有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特色的手工技艺类型、核心技艺体系以及丰富优良的产业形态。并通过技艺改良与现代化产业有机结合等创新方式不断调适自身,在现代社会与现代文明中获得生存发展的空间,为地方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也为探索云南民族民间工艺传承与产业发展之路提供了典型可鉴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承、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8.
张筠梓  许佳 《前沿》2013,(10):164-166
北海贝雕文化产业是北海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运用现代设计理论,从北海贝雕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出发,在对其工艺和艺术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重新思考北海贝雕的产品开发和人才培养问题。在对传统贝雕文化传承的同时,先进的现代系统设计理论和方法,既可对传统贝雕文化产业产品从不同方面进行系统有效地设计与开发,又可促进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团队的构建,势必提升和增强传统手工艺贝雕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培浩  黄静雯 《前沿》2013,(20):182-183
本文基于对婺源傩文化历史与现状的分析提出对婺源傩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设计.运用婺源傩的手工艺文化、民俗文化进行对婺源傩文化旅游纪念品开发与设计展开论述.以促进傩文化的传承与对外宣传起到对其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自古以来,云南各民族人民在改造大自然的斗争中,通过经验的积累,智慧的结晶,创造了品类繁多的手工艺。这些民族民间手工艺,不仅是各族群众谋生的手段,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在把云南建成民族文化大省的伟大工程中,继承和开发云南民族民间手工艺,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云南民族民间手工艺品类繁多,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实用类手工艺、欣赏类手工艺,宗教祭祀类手工艺。按产品分类,可分为陶瓷手工艺、金属加工手工艺(包括铜、锡、铁、金银等金属冶炼加工)、纺织印染手工艺(包括麻、棉、丝、毛)、挑花刺绣、服饰缝制手工艺、金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