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政协》2012,(8):41-42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推进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近年来,金坛市加快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大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将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列入政府民生实事工程。但这项工作在推进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政策体制尚未健全、社会认知有待提高、工作基础亟待夯实、服务内容急需拓展等方面。为此建议:一、建立健全居家养老相关政策。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纳入  相似文献   

2.
刘建民 《桂海论丛》2013,(1):124-128
居家养老模式是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有效整合,是未来我国养老事业重点建设的目标之一。中国目前居家养老服务多为政府购买服务、民间组织提供服务或社区承办服务等模式。广西民族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经济欠发达、家庭结构失衡、养老设施匮乏,居家养老模式应成为养老方式的首选。建设广西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应重点完善农村基本医疗照顾,加强农村传统邻里互助关系,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习俗。  相似文献   

3.
正居家养老服务是老人们最贴心的养老服务方式,如何以社区服务的方式,将政府、社区和市场的力量集中在一起,提供居家养老的模式,需要统筹处理好居家养老与家庭养老、传统家政、机构养老等方面的关系。一、居家养老与家庭养老的关系家庭养老与居家养老有交集,  相似文献   

4.
正居家养老服务是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基础工程,是解决公共养老资源不足的重要补充,是促进家庭和谐的现实需要。笔者认为,在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需要发挥好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居家养老服务真正"抓"起来。要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从政策完善、财政投入、服务引导等各方面入手,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一是抓好顶层设计。出台促进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是在社区养老  相似文献   

5.
正为推动家庭养老床位规范化、专业化发展,让更多老年人实现"养老不离家"的愿望,2021年6月8日,《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财政局关于全面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服务工作的通知》(穗民规字[2021]5号)印发实施。广州将在全市范围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服务,坚持需求导向、专业支持、家庭参与的基本原则,为居家的失能失智等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紧急呼援等"机构化"专业养老服务,有效推动养老机构专业服务向社区、居家延伸,增加我市优质养老服务供给。  相似文献   

6.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以社区为依托,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基本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泉州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尚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因此,对泉州的居家养老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及思考,从政府、社会等方面提出相关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7.
居家养老作为家庭养老方式和机构养老方式发展的新方向,其在提供养老服务、整合养老资源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趋势快,这对居家养老方式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效果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实现居家养老方式的转型与升级,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促进养老事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进而提高居家养老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胡湛 《人民论坛》2024,(3):64-68
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是民生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口变动增加了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压力,家庭模式变迁和家庭功能重构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和结构优化升级。为此,应推动“一老一小一家”政策整合,重视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模式的性别差异,在加强服务标准化的基础上善用“数字红利”,着力扩大养老服务产业新需求,加快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既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社会事业,也是一项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要积极整合各类为老服务资源,逐步构建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信息服务为辅助的养老服务体系。1.发挥基础作用,强化家庭养老服务功能。居家养老仍是当下大多数农村老人的心愿。一方面要强化家庭养老的宣传教育,表彰先进典型,打击反面事例,积极改善居  相似文献   

10.
<正>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人口超过2.49亿人,占总人口的17.9%,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因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老龄化,我国目前"421"家庭增多。所谓"421"家庭,是指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四人,爸爸、妈妈两人和一个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由于子女白天都要上班,没有很多时间照顾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等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叶郁 《前沿》2013,(22):111-113
农村伤残或死亡独生子女家庭是计划生育政策催生的政策性特殊弱势群体,养老的物质保障薄弱,养老的医疗保障不足,缺乏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匮乏.因此建设农村伤残或死亡独生子女家庭保障服务势在必行,通过加强物质经济的保障、日常生活照料保障、精神情感的慰藉机制等途径构建多元社会组织参与的保障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2.
正4月1日下午,北京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等事项。会议研究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方案》,指出,要按照"老有所养"的要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加强养老照料中心、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试点建设家庭照护床位,探索实行"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将专业服务延伸到家庭。推进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推动老旧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增加老  相似文献   

13.
正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应该做到两个"一体化"。一是医养结合,医院和养老院一体化;二是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与居家养老相融合,实现三种养老服务一体化。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对老年人的赡养和照料是家庭面临的重大现实难题,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目前,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发展呈现  相似文献   

14.
由于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家庭小型化以及"421"家庭的不断增加,社会养老、居家养老的不足及弊端日渐显现。作为对社会养老和居家养老的补充,社区居家养老为日渐严峻的养老形势提供了"一剂良药"。本文通过对社会化管理的退休人员生活状态的调查,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邱刚 《中国民政》2005,(10):22-23
近年来,长宁区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区老工委、区民政局等职能部门的努力下,积极主动地探索、研究新形势下老龄事业的发展需求,努力寻找发展长宁区为老服务体系和养老福利事业的途径,将养老机构投资主体、管理模式、运作机制、服务方式等方面和养老设施建设水平、居家养老情况、政府对养老设施和困难老人的补贴机制等方面结合起来研究,初步形成了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社会福利机构为载体、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相结合的养老福利体系,创新了养老事业的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将全面实施养老服务提升工程作为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实施居家养老"星光工程"。一是建设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完成"一平台八中心"建设,即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养老服务指挥中心、数据服务中心、服务运营中心、标准化建设及服务认证中心、社工服务中心、教育培训中心、产业体验中心、文化展示中心。二是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改造建设2个日间照料中心、13个标准化居家养老服  相似文献   

17.
曹琪 《今日上海》2008,(4):36-37
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且老龄化程度不断提升,并呈现出“高龄化”特征。从2000年起,上海便开始探索居家养老限务模式,2004年市政府专门召开居家养老推进工作大会,使“居家养老眼务”取得重大突破。2005年,上海“十一五”发展纲要明确把居家养老的服务量化,并列入了指标体系。根据“9073”养老服务新格局:“十一五”期间,上海将使90%的老年人实现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享受机构养老服务。而此刻的居家养老已区别于传统意义,是以家庭为基点、社区为依托、专业机构服务为支撑来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  相似文献   

18.
"虚拟养老院"是一种居家养老的创新模式,对我国未来解决养老保障问题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应通过拓宽筹资渠道,提升服务社会化水平,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构建多元化监督机制等途径,提升"虚拟养老院"服务供给能力,缓解机构养老压力,减轻家庭养老成本,提高我国老年人养老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我国社会的现实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在农村建立新型的养老模式--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模式把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势互补,能够妥善解决当前我国的养老状况,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杭州市借势借力多项改革试点及居家养老立法重要契机,紧抓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机遇,在顶层设计、设施布局、服务供给方面持续深化优化。"兜底式"顶层优化,为老服务更精准。一是依托立法强化"基础保障"。2020年10月1日颁布实施《杭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并相继出台条例实施意见、电子津贴、护理补贴、家庭养老照护床位等系列配套政策,构建形成"1+1+X"基本养老服务政策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