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邵乐韵 《新民周刊》2012,(20):34-35
希腊即便真的"脱欧",对整个欧盟经济来说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值得担心的是可能出现的连锁反应。到底带不带希腊"玩"下去,这是令整个欧元区纠结的问题。5月15日希腊各党派组阁失败后,欧盟对希腊可能退出欧元区的担忧骤然升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当天表示,IMF不希望希腊退出欧元区,但出现这种情况的...  相似文献   

2.
胡琨 《欧洲研究》2012,(6):87-101,166
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元区流动性紧张久拖不决,并演变为信心危机,欧洲中央银行是否会承担最后贷款人职能成为当前学界关注与讨论的焦点。本文从梳理"最后贷款人"概念入手,在欧元区特有的经济治理模式和法律框架基础上,分析欧洲央行以及其他现有机构充当欧元区最后贷款人的可能性,并得出如下结论:随着直接货币交易(OMT)购债计划的出台,欧洲中央银行与欧洲稳定机制(ESM)将创造性地共同扮演欧元区最后贷款人角色。  相似文献   

3.
近期英国政府欧元政策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以来,欧元的诞生及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不仅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已经成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对此,英国政府何去何从?一贯与欧洲保持距离、具有疏离心态的英国人又如何看待这一切?最终决定英国政府欧元政策的要素是全民公决,而欧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表现、欧元区各国的经济状况以及英欧关系发展战略需要也是不容忽视的相关因素。布莱尔政府的欧元政策是“雷声大、雨点小”,英国在短期内加入欧元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相似文献   

4.
2011年末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银行危机均严重恶化。欧元的存在受到双重威胁:一是欧洲金融系统逐渐分化;二是南欧经济衰退可能拖垮整个欧洲货币联盟。本文将阐述对岌岌可危的欧元采取果断行动的紧迫性,并对美国受到波及、欧元区衰退可能引发的灾难性后果进行分析。笔者试图从一个更宽泛的视角考察2012年6月欧盟峰会采取的金融救助决定。本文认为,欧元区应从如下三方面着手进行综合的改革:使公共债务的利率上限与合理的财政调整相匹配、设计可担保的欧元债券计划,以及成立集中管理和严格规制的银行业联盟。  相似文献   

5.
美国财政悬崖,是对中国经济政策的一道考题。只有优化经济增长政策,特别是财税政策,才能改变仰人鼻息的被动局面。整个2012年,全世界仿佛被两个财务悬念贯穿。年初,是欧洲债务危机——没有人知道2012年,欧元区是否还能够维持版图,欧元是否会解体或降为北部欧洲通用货币。年尾,是美国财政悬  相似文献   

6.
欧洲货币联盟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上的非对称性治理机制始终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面对欧元区债务危机和“里斯本战略”差强人意的实施效果,法国“欧洲经济政府”的主张对当前欧洲货币联盟极具德国色彩的经济治理机制提出了挑战.本文将对“欧洲经济政府”这个概念的含义和历史进行梳理,解析这个概念背后德法两国在欧洲货币联盟治理机制上的根...  相似文献   

7.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由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年上半年,一场源自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引发了欧元区的动荡,对欧盟的经济治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简要分析了希腊债务危机的爆发和演变过程,进而探讨了希腊债务危机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欧盟应对危机的举措以及对中国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8.
邵乐韵 《新民周刊》2012,(24):42-43
愤怒的公众对为时两年的紧缩措施已经感到疲惫不堪。第二次议会选举前几天,不少希腊人忙着从银行提取现金,囤积易于保存的食物。他们深怕,如果反对国际救助的左翼联盟(Syriza)上台,希腊很有可能会退出欧元区,回归德拉马克(原希腊货币)的生活不堪想象。  相似文献   

9.
陈新 《欧洲研究》2012,(3):1-16,159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揭示了欧元区重债国家公共财政的不可持续,同时也将欧元区治理结构的弊端暴露无遗。欧盟受其利益多元和政治体制复杂性以及法律框架的制约,难以独立做出迅速和有效的危机应对举措。因此,债务危机的解决方式不可能立竿见影,这一软肋充分暴露在市场面前,使危机短期内可能不断反复。欧盟国家要走出债务危机,短期内需建立防火墙,控制危机大蔓延,同时大力削减公共财政赤字,尽快恢复市场信心;中期则需改进欧元区的治理结构,加强财政协调和监督;若要最终走出危机,则需提高经济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促使公共财政走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欧元与欧洲经济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元对欧洲经济增长是一个积极因素。从短期看 ,欧元将促进欧元区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以及对外出口 ,刺激欧洲的短期经济增长 ;从长期看 ,欧元也将通过促进技术创新、资本供给和创造劳动就业而增强欧洲长期经济增长潜力。更为重要的是 ,欧元将促进欧元区内市场结构和政策结构的一致性 ,从而为欧洲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稳固的基础。当然 ,欧元对欧洲经济增长的作用有一定的时滞 ,此外 ,未来欧洲的政治态度、美国与德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了欧元作用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和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加快了欧盟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和建设。本文在分析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产生的国内、国际根源及欧盟层面因素的基础上,阐述了欧盟在宏观和微观层面的金融监管制度建设:宏观层面有欧洲系统风险理事会;微观层面有欧盟层面和成员国层面构成的二级欧洲金融监管系统。欧盟的阶段性应急机制有"欧洲金融稳定机制"和"欧洲金融稳定基金"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监管措施。希腊危机和欧盟对之推出的制度性措施,为世界各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全球金融危机对欧洲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论是从金融危机前后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波动还是从在工薪收入缓慢增长时的消费萎缩看,造成欧洲经济衰退的主要因素似乎都应该是心理上的冲击。周期性下降的投资和由于美国经济减速造成的出口下降只是加重了危机的程度。由于英国房地产泡沫很严重,因此危机给英国造成的冲击更大。从欧元区银行主要资产和负债的情况看,银行信贷紧缩不会非常严重,银行对公司部门和居民的贷款增速也并没有下降。美国投资银行的去杠杆化和向银行持股公司的转变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欧洲全能银行制度在稳定金融体系方面的优势。欧洲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中表现出来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救市措施将以宏观经济刺激为主,并且最先提出了改革国际金融体系这样的长期行动倡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英国即将退出欧盟,丹麦将是唯一选择留在单一货币区之外的国家。根据入盟条约,其他所有尚未采用欧元作为货币的成员国都有权利、也有义务选择加入欧元区。加入欧元区的条件是满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所有五项趋同标准,并确保本国立法与欧盟法律法规(acquis communautaire)——或者说欧盟法律秩序——相符。对欧元区候选国而言,最大的困难是要满足与所允许的最大限度预算赤字有关的财政标准。如果未能满足这些标准,欧盟委员会将启动过度赤字程序。当前,这一程序适用于法国、西班牙与英国。2015年,对波兰的过度赤字程序被解除,但无法确保2020年后不会重启该程序,这是因为波兰存在金融部门赤字再次超过国内生产总值3%这一门槛的风险。预计到2020年代,包括丹麦在内,当前所有仍在使用本国货币的国家都将被纳入欧洲货币联盟,同时欧盟将继续扩大以吸收新成员国,欧元区也将被扩大。虽然这一问题并不完全确定,但我们仍有必要假设欧元能够克服目前的困难并将更为强大,尽管某些国家——特别是波兰——所持的欧洲怀疑主义不仅在经济层面上站不住脚,而且不利于欧元区的扩大。  相似文献   

14.
朱伟一 《新民周刊》2012,(24):80-80
欧元区债务危机是一场马拉松赛,离终点还很遥远。2012年6月9日,以德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宣布,它们将拿出钱来救助西班牙,最高限额为1250亿美元。消息传来,好评如潮,西方各国政要纷纷表示支持。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宣称,欧元国家朝财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建立一个欧元区成员国政府债务可持续均衡模型,根据该模型推导出四个基本命题来阐述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内在机制。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如果欧元区成员国债券利率大于实际经济增长率,该国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将会呈现持续增长趋势;政府在资本市场的融资成本由原有债务水平和政府信誉高低决定;加入单一货币区后一国政府可维持的均衡债务水平下降;如果政府实际债务水平超过最大可维持债务水平,债务水平将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6.
欧债危机的战略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义桅 《德国研究》2012,27(1):33-41,126
欧债危机是从一些欧元区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中折射的欧盟一体化危机,由于发生在欧洲衰落的时代背景下,其溢出效应被放大.从本质上说,欧债危机的爆发是欧洲一些国家产业空心化和国际比较优势下降造成的,是其生产方式无法维继民众生活方式表现出来的政治危机,反映出欧洲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恶果,而欧元区及欧盟机制又妨碍了问题的解决.从现实表现看,欧债危机不仅对欧元区经济、欧洲一体化进程、世界格局走向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而且加大了德国和欧元区其他成员的矛盾、欧元区与非欧元区国家的矛盾、美国和欧盟的矛盾、欧元区与世界经济的矛盾,使欧盟未来数年内不得不忙于内部事务而非热衷于全球治理,倾向于走务实的地缘经济而非价值观路线,严重削弱了欧盟的硬、软实力.然而,欧盟正借助危机加速推进一体化,其成效将舒缓、但并不能化解欧盟的战略颓势,由此增添了世界多极化进程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相似文献   

17.
乐悠  蒲琳 《新民周刊》2012,(3):37-40
2011年的欧元区,是各国领导人比拼能力的竞技场,有的人无奈地黯然退场,有的人在期待的目光中摩拳擦掌。帕潘德里欧:生不逢时1952年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帕潘德里欧,祖父和父亲都曾担任过希腊总理。但不同于父辈的是,他任期内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矛盾之中。  相似文献   

18.
欧元区债务危机不但意味着金融和经济危机,更衍生了欧盟的社会和政治合法性危机。欧洲央行和欧洲理事会推出的反危机措施虽然收到抵抗危机与稳定欧元区之效,但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欧盟经济治理的行政联邦主义模式却在欧盟和成员国两个层面损害了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合法性,更刺激了欧洲一体化三种模式之间博弈的激烈化。在对欧元区债务危机进行控制和管理的过程中,欧洲央行推出的"直接货币交易计划"和"公共部门购买计划"先后接受了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和欧洲法院的司法审查。在初步裁决机制中,欧洲法院的司法审查主要关注欧洲央行上述计划的货币政策属性及其与"禁止货币融资"条款的一致性,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的宪法审查则立足于德国《基本法》的民主原则。两个法院两种不同的司法判决逻辑背后事实上是两种一体化模式的竞争:欧洲央行和欧洲理事会构成的"欧盟经济政府"的行政联邦主义模式以及德国联邦议会和联邦政府所代表的"民主的、主权的成员国"的有限一体化模式。面对反危机措施的行政联邦主义模式造成的欧盟民主与合法性危机,哈贝马斯与法国总统马克龙等人提出了有关财政经济政策一体化与推动民主合法性重心向欧盟层面转移的民主联邦主义模式主张。2019年的欧洲议会选举与欧委会主席选举将成为三种模式的博弈之战,其结果也将成为未来欧洲一体化的路标。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功能性金融理论考察欧元区金融体系在一体化进程中的绩效表现。欧元区的金融一体化是一个金融发展与金融体系现代化的过程,具有使欧元区金融体系功能更充分发挥的潜势。本文在考察欧元区金融一体化发展状态的基础上,构建经济指标体系来比较、评估欧元区国家及欧元区整体与欧洲内外发达国家金融体系的表现。指标评估显示,随着金融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欧元区金融体系的绩效也在不断改善,但仍逊于美国和英国,同时不同欧元区国家金融体系的表现差异相当大。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欧元区尚未实现充分的金融一体化,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政策措施解决现存的障碍。  相似文献   

20.
忻华 《欧洲研究》2020,38(4):1-29
面对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受挫的形势,冯德莱恩领导的欧盟委员会希望增强欧盟的主体性和领导力,为此要持续推进"欧洲经济主权与技术主权"的建设,将其作为新一届欧委会的施政重心之一。"欧洲经济主权与技术主权"的构想源于对"欧洲战略自主"概念的延伸与阐发,其理论基础是传统的地缘政治理论、"经济与技术民族主义"观点和"干预主义"模式;具体内容以产业政策为核心,涵盖贸易、投资、金融、全球治理、战略安全和经济外交等领域;政策抓手是"战略性价值链"。欧盟新领导层的这一构想凸显出地缘战略的"大局观"和"对外竞争力焦虑",蕴含了决策者对经济全球化的危机、中美欧三边竞争的变局以及欧洲工商界利益集团诉求的战略考量,同时也将面临政治逻辑与经济理性、欧洲一体化的推进速度与欧盟权力的构建深度之间的两难困境。"欧洲经济主权与技术主权"的构建将会强化欧盟对华负面态度,推动其减少对华经济"依赖",进而加剧中欧双边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