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祁春玉 《台声》2006,(3):78-81
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百雅轩艺术沙龙承办的“吴冠中2005年新作展”,于2006年1月15日至1月22日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序幕。这次展览展出吴冠中于去年创作的水墨画作品35件,书法作品25件,是吴冠中第一次公开展览其书画作品。  相似文献   

2.
正2月3日,北京万达嘉华酒店携手3T艺术空间共同打造的艺术空间——Art Realm艺术画廊第八次画展开幕。此次主题画展所展出的20余幅作品均为当代油画艺术家于重文的呕心之作。北京万达嘉华酒店总经理福纳德先生对于此次画展的开幕深感荣幸,他表示:艺术就像是DNA,是我们可以留给后人的一种财富。Art Realm艺术画廊自开幕以来一直力主改变大众对艺术的传统认知,打破欣赏艺术作品只能停留于艺术馆和画廊的惯有思维模式,将酒店与艺术进行全新  相似文献   

3.
为展现中国西部地区的整体风貌和发展前景。让全国乃至世界关注和参与西部开发,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书画摄影艺术,经国家文化部批准,由文化部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主办、北京经典天地文化艺术中心承办的“情系西部———国际书画摄影大展”新闻发布会于5月28日在北京举行。大展征稿活动自即日起全面展开。本次活动得到了文化部、中国西部省市区领导和广大艺术家的关心和支持。大展将通过全民参与的形式,以艺术家、艺术爱好者的独特视角,展现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经济发展现状,让世界认识西部、了解西部,关注西部、支持西部…  相似文献   

4.
《今日中国论坛》2007,(8):128-128
原名胡慧铭,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博画廊办公室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艺术院书研中心书画师、《中国国际书画艺术》杂志副总编辑、北京华夏名流书画院副秘书长、《中国艺术名人》杂志社编委、《盛世收藏》杂志编委、南京长江书画院名誉院长、安徽省诗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5.
媒体广场     
《人民公安》2010,(4):5-5
<正>《中国新闻周刊》2010年2月3日当推土机遇上艺术家因最新一轮朝阳区土地储备规划,占北京总数90%以上的艺术区身陷拆迁腾退困局,十余处艺术区被拆,数百名艺术家无处安身,中国最富影响力的艺术聚集地行将覆没。这是继圆明园"画家  相似文献   

6.
江枫简介     
原名胡慧铭,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博画廊办公室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艺术院书研中心书画师、《中国国际书画艺术》杂志副总编辑、北京  相似文献   

7.
赵辉 《台声》2013,(5):30-31
“美丽台湾——台湾近现代名家经典作品展”在京沪两地的展览中,不论是主办方、协办方,亦或是展览策划人、参展艺术家、画廊负责人对记者提及最多的便是,“如果这次展览是在20年前举办,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而今天,囊括百余位艺术家作品、跨越台湾百年美术史的展览在北京、上海两地得以成功举办,不仅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结果,而且也重新书写了两岸美术交流的新里程,为中国美术史的发展与变迁增添了一个新的注脚。  相似文献   

8.
沐泽 《台声》2006,(10):55-57
8月25日,由中华文化联谊会、台湾唐龙艺术有限公司、台北艺术推广协会主办、国家博物馆承办的宝岛风情画展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开幕。开幕式由文化部港澳台文化事物司台湾处处长肖夏勇主持,原文化部副部长、中华文化联谊会副会长艾青春、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马英明、《中国文化报》社长郭沫勤等与来自宝岛台湾的著名画家李奇茂、刘国松等出席开幕式。本次宝岛风情画展邀请了台湾当代最具代表性的画家李奇茂、台南艺术大学教授刘国松、淡江大学驻校艺术家周澄、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江明贤等在内的近20名台湾画家涵盖了台湾老、中、青三代艺…  相似文献   

9.
战古,1963年生于哈尔滨市,字艺公,道号嗣古,号伏龙、扶桑居士、一墨清莲扶水啸天、隐竹霄枭、伏龙书画轩主。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硕士学位;英国剑桥大学博士。现任辽宁书画院院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联合国世界艺术东亚议员,中国齐白石艺术研究会高级研究员,中国工笔重彩画理事,中国名人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高级画师,中华当代书画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调研员,中国三味书画院名誉院长,世界艺术家协会副会长,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顾问,新加坡神州书画院艺术顾问。  相似文献   

10.
对当代绘画艺术家来说,藏区是艺术的圣地,雪域高原浑然天成的艺术资源和独特的藏族绘画艺术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滋养。对藏族绘画艺术而言,进藏艺术家们独特的视角、熟练的技法和艺术上的坚持,是藏族绘画艺术重生发展的新鲜血液。正是因为藏区绘画艺术和艺术家们的相得益彰,几十年来,无数的艺术家先后奔赴青藏高原,在绘画创作的道路上辛勤探索,不懈耕作,通过题材内容、形式、内涵等方面的跨越转变,创作出了一幅幅具有时代意义的经典作品。进藏艺术家在作品中对现实生活的尊重和真实生活感的表现,重建了藏族绘画艺术,传统的藏族绘画也因此形成了新的气象。  相似文献   

11.
今年的盛夏,对山东省临朐县工艺品厂来说,肯定是建厂近3O年中最辉煌的日子——由该厂和北京大都会美术中心联合主办的“韩济平木作艺术展” 在中国艺术家的最高殿堂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众多艺术名家不但纷纷前往参观,还踊跃出席座谈会,对该厂与青年艺术家韩济平的可贵结合与合作给予高度评价.“今朝精品第一家”这次展出的200余件(组)作品,是韩济平设计,由技术力量雄厚、工艺水平颇高的山东省临朐县工艺品厂组织工艺师,运用特有的木雕工艺,积极探索,不断改进,反复实践,精心雕刻制作而成的.作品形式感强,艺术语言简明、纯正;组织结构精致、新奇,适应于壁饰、角饰、柱饰等多种功能需要.这些别具一格、引人入胜的木质作品,既体现了韩济平独特的设计思  相似文献   

12.
孟皋卿 《台声》2001,(11):42-43
1998年,北京内画艺术家高东升随中国民间艺术代表团赴夏威夷举办民间艺术精品展览。在展览会上,高东升展示了他的一些内画艺术精品,并在现场为前来参观的观众作内画表演。高东升那种聚精会神的技法和独特的艺术魅力,顿时倾倒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观赏者。参观者络绎不绝,场面十分热烈。其中,有一位年老的华人长者,给他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使他终身难忘,他就是年近百岁的张学良将军。那时,张学良将军坐在轮椅上,由夫人赵四陪同,由随从推着轮椅来到了高东升的展台前,紧紧握住高东升的手,连声亲切地说:“终于见到你了,真是…  相似文献   

13.
两岸合作推动艺术文化交流台北蟠龙艺术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文化艺术公司合资成立的北京蟠龙艺术创作有限公司,坐落在北京发展大厦,其经营宗旨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扩展民族艺术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刀,推动海峡两岸艺术文化交流及推广中国艺术作品至世界各地。该公...  相似文献   

14.
5年前,来自德国北部的由甲(Stefanie Thiedig)在北京建立了多语种网站“文化财富”(kulturgut),推介中国现代艺术和文化,致力于为自由创意艺术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7,(22)
正10月31日,2017"以慈化瓷"——两岸陶艺文化交流展在上海宝山寺开幕。本次展览聚焦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发展与未来,为两岸文化艺术、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提供了交流平台。展览汇集了海峡两岸、16个省市的百位艺术家的百件陶艺、瓷艺作品及多件当代榫卯作品。作品涉及陶塑、瓷板、瓷瓶等多种样式,融合高温颜色釉、柴烧、点陶等多种装饰手法,以瓷为媒,展示两岸艺术家们对自然  相似文献   

16.
由山东明星传媒、《山东广播电视报》、《翰墨中国特刊》、《大画廊》、《艺术收藏》等单位联合主办了当代中国画坛70后20杰画家评选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大方响应和支持,为了答谢大众对此活动的持续关注,拉近艺术家与大众的距离,特此推出70后20杰谈音乐专版,聆听他们的音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诗书画院书家袁生中是以水墨人物画和花鸟画出入于当代中国书坛的.20多年来,他之所以那么执著于国画人物画的的创作,是因为他认为人物画这种艺术形式最适合于抒发他对生活的深切感受和表现他独特的审美个性和艺术才华,也是他做为一个艺术家其责任感和使命感所使然.袁生中是靠自学成才的.他自幼就酷爱绘画,早年曾习西洋油画.多年的油画功底使他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后进入四川美术学院国画书进修班学习,这成为他绘画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  相似文献   

18.
东方歌舞团是中国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团体。该团由于有许多优秀艺术家,长于表演亚、非、拉各国人民的传统歌舞而闻名中外。最近,该团又推出一批崭新的节目,在世界各国人民的面前献上一束艺术与友谊的鲜花。东方各国包括中国在内,民族歌舞艺术源远流长,各国都有非常丰富的艺术遗产。  相似文献   

19.
贾兆盛,字雪翁,斋名三经书屋。1938年生于山东聊城,现定居北京。现任文化部诗酒协会书画院艺术顾问、中国孔子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书法名家联合会荣誉会长、东坡书画院院士、中国三经书画院院长等,是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北京中韩书画家联谊会会员,并荣获“百名书画名家”、“优秀中华文艺家”等称号。  相似文献   

20.
朱建华 《台声》2002,(5):38-38
由台湾协民国际艺术主办的海峡两岸作品巡展,于3月29日至4月8日在北京苑美术馆举行。参加此次巡展的8位艺术来自中央美术学院、清华美术学院的学院人物,又有来自前卫艺术团体的精英;既国美术界颇具影响的中年艺术家,又有刚术界崭露头角的新人。这些艺术家都具有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的作品都面向未来,很强的现代风格。将这些艺术家联系在一起的是本次展览的资助者及策划者———台湾协民国际艺术的董事长钱文雷先生。钱先生从80年代起就开始大量收藏艺术品,他以非常具有前瞻性的眼光收藏了包括赵无极、常玉、林风眠、吴冠中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