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默精品屋     
《新青年》2003,(11)
宣读遗嘱之前律师对刚刚失去丈夫的一妇女说:“在宣读您丈夫的遗嘱之前,我想向您提一个问题:夫人,您愿意嫁给我吗?”眼没瞎一辆出租汽车疯狂地在闹市区疾驰着,把一个行人撞倒在人行道上。那人一边爬起来,一边挥着拳头对司机骂道:“你怎么搞的?难道你眼睛瞎了?”出租汽车司机回敬他说:“瞎了?你这是什么意思?我不是正好撞倒你了吗?”太狠了某所中学,有两个学生在吵架。甲说,你有我狠吗,我打个电话就可以找人来!乙说,你打啊!我就不信。然后,甲真的跑去打电话了,回来的时候放了一句狠话,30分钟后,你就知道怎么死了!这时候乙紧张得不得了,但也没…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新年     
正那是秋天的时候。一天,妹妹微信语音,叮嘱我有空了给母亲打个电话。她说,妈想你了。这个"想"有着让人动心的画面:妹妹陪母亲上街买东西,回来的路上,母亲止住脚步,留恋地回头望着一个女性的背影。她对妹妹说,多像你姐的样子。妹妹说,母亲当时的神情那么陶醉,仿佛她的大女儿就站在了她的眼前。听着时,我的眼睛就湿润了。电话立刻拨打过去。母亲接的。她一听是我的声音,就从片刻的客气中转换回来:静静啊,是你吗?想谁谁到,真好。昨天和你妹妹还念叨你呢。打喷嚏了吧?我抑制住情感,竟然不知道  相似文献   

3.
前两年我到德国去打工,在与德国人的交往中,我感觉他们单纯善良,对人的信任简直让人“无法忍受”。一次邻居罗拉夫人敲开了我租住房的大门,她对我说:“小伙子,你能帮我个忙吗?”我有些意外,像我这样连个固定住所都没有的异乡人能帮她什么忙呢?  相似文献   

4.
正那一年的这一天,是我部队转业到地方后与家人共度的第一个中秋节。一轮圆月朗朗地悬浮在窗外,全家人围桌而坐,面对五颜六色的圆月饼,正要举杯庆贺,三哥从遥远的南方打来电话,问,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还未等我回过神来,三哥便自问自答:今天是母亲的忌日!那时候你才三岁,不记事也不懂事,母亲就是在别人家欢欢喜喜过中秋节的那一天离开了我们。三哥的电话,不由打捞起我模糊的记忆。那一天上午,我正和小伙伴  相似文献   

5.
好友安琪     
忘不了那一天。忘不了那个春天的中午,安琪来找我,一进门。就是一枚重量级炸弹:“婚礼取消,我们分手了。”“谁?你?他?你们?那个口口声声今生只爱你一个爱你到永远的他?分手了?”我的大脑一时还无法消化掉这个惊人的消息。“是的,我们。”“真的还是假的?”看她一脸灿如春花的笑容,我委实不大敢相信。“真的,绝对真实。”她一把抓起电话,挨个儿给几个密友打电话:.“欣欣,杜鹃……我们分手了。哇,不得了,快来安慰我!快点!”  相似文献   

6.
周六晚上,又一个女孩拨通了我的心理咨询专线022—29228042。她说:“马老师,我爱上了一个人。”“马老师该祝贺你呀!”“我们是电话里认识的,电话里可以谈爱情吗?”“网上恋情都已经不是新鲜事了,电话当然更可以传情了。一样是高兴的事。”我心中疑惑:女孩到底是为什么来拔通我的心理咨询专线的? 我们经过较多的沟通之后,女孩才打消了顾虑,让我知道了她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陈巍 《新青年》2005,(12):10-12
弟弟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正泪流满面地坐在电脑前,向人讲述我早已破碎的爱情。带着无奈而又冷漠的口吻回电话给弟弟:“你打电话给我了,有事吗?”“姐,我的眼睛不行了。左眼看不清,现在右眼也开始模糊了。姐,你说,我该怎么办啊?”这是弟弟低沉的带着绝望的声音。  相似文献   

8.
911的时候,坐在电视机前看新闻,开始以为那是美国新片的宣传,除了好莱坞的大片谁会有那个想像力?但是,电视里传来了一个电话录音,一个妇女打给她丈夫的电话,她说,我这里着火了,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很害怕,我爱你。电话绝望地关掉了,但那个妇女恐惧的哭泣却一直让人难以忘记。  相似文献   

9.
烟雨 《新青年》2005,(8):18-19
2002年3月,我接到电话,是木水打来的,他说因为工作原因,要来通县活动两个月。你得告诉我是什么活动,倒卖毒品还是搞军事机密?我笑着问。两个任务,他顿了顿,第一给公司赚钱,第二邂逅N个美女。你做梦的本领是越来越不一般了。我在电话里对着他“呸”了一声。第二天去车站接他,他见到我摘掉墨镜,笑得很夸张,我像触电一样大声喊起来,木水,这么多年没见,你怎么一点进步没有,眼睛还这么小呀。他摸了摸我头发,丫头,你这么尖酸刻薄,是不打算嫁人了吧。木水是我家前院的男孩,我们从小一起长大,他本来是高我两届的,接二连三的留级后便和我成了同桌。…  相似文献   

10.
金薇 《新青年》2002,(12):55
星期天一大早,家里的电话铃便抽疯一般响个不停。从美梦中惊醒。我来不及穿拖鞋,站在茶几前抓起电话。“喂,是如风啊!”刚消的睡意重又回到我的身体里。我打着哈欠,“有事吗?”下意识地问了一句。“有空吗?我家邻居的小孩要在运动会上代表全体运动员发言,你也知道我不会写,你帮写写.我下午来取。”“哎,哎……”没容我说完.如风扫射完便撂了电话。这个如风.求人比喝凉水还痛快呢,不会写.哼.不会写破车揽什么载呀。我嘟囔着光着脚回到早已凉了的被窝里.怎么也睡不着了。  相似文献   

11.
《新青年》2004,(2)
细雨姐: 你好! 我以前认为给一个不认识的人写信是件很蠢很笨的事,可是我没有想到,自己也会这样做,你不会笑我吧?也许是我太累太压抑了,我真的好想大哭一场,可是我做不到。我在我最好的朋友家打工,她对我好得不得了,可是她妈妈并不喜欢我。她家里很有钱,她妈想让她将来出国。可能  相似文献   

12.
细雨 《新青年》2002,(2):37
今天早上,我刚拿角匙打开门,铃声就“哗”地一声响起来,吓了我一跳。我拿起电话,是个小姑娘的声音。“你是细雨姐姐吗?我有个问题想问你,你能帮我解答吗?”  相似文献   

13.
遥远的爱     
柳易 《新青年》2005,(11):36-37
那是一座小得不能再小的城市,在地图上,它悄无声息地躲在一个角落里,不注意看还真发现不了。原本,她是不知道那座小城的,直到在网上遇到了他,她才知道那座城市,知道它靠近黄海,风从东面吹过来的时候,涩涩的咸咸的,有一回她在电话里问,你不怕冷吗?他说,不怕,因为心里有你。她听了,心里也有了暖暖的感觉。她没有见过海,又问他,站在你办公室的窗前,能望见大海吗?他回答道,能啊,看,大海涨潮了。她就笑,她知道他在逗她玩,那座小城离海十几公里,怎么可能看见海呢?然而他又说,我的眼神好着呢,我不仅能看得见海,还能看得见你,傻傻的,好可爱。电话的…  相似文献   

14.
葛欣 《新青年》2002,(9):14
明天是我的生日,阴历的,没有人知道,甚至我自己,妈妈打电话告诉我时我怔了一下。妈妈的电话是极有规律的,每个星期六的晚上我都准时在楼下的电话机旁等着。不知是不是长途线路不好,每次打电话总感觉对方言语含混,似重感冒的人由于鼻塞而语言滞重,又似刚刚哭泣过的人由于抽泣而吐字不爽,总之每次我都附带一句“妈,你感冒了?”不过,好像也只有和妈妈通电话的时候电话有这个毛病。  相似文献   

15.
《新青年》2002,(8)
星期天,我外出办事儿,路过单位,顺便上楼去取本书。我本想拿了书就走人,可我刚想从座位上站起来,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就又把我拽了回来。我拿起电话,是个湖南的小伙子打来的,听声音有二十五六岁(他死活不肯告诉我他的姓名和年龄)。他说:“是细雨姐姐吧?嗯,你的声音跟我想像的一模一样(细雨想:声音会长什么样?),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你,就是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能力解答好我这个问题。”细雨想:我就喜欢具有挑战性的事物!——快说来看看!  相似文献   

16.
我在建材市场门前的棕榈树下喝完一瓶雪碧,吃了两个冰淇淋,绕着门口转了5圈之后,一个身材健壮的小伙子突然满头大汗地在我面前停下.一边擦脸上的汗,一边喘着粗气说:"你是于娟吧?我是装修公司的许志强.程先生说他临时有事来不了,让我陪你买东西."程轶凡的电话也及时跟过来:"于娟,公司临时有个会,我去不了了.装修材料让小许盯着就行了……"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她自报家门:"我是汪曾祺的女儿——汪朝,正在编我父亲的全集。前些天碰到你们作家出版社的萌娘,谈起此事,说她手头还存有我父亲给她的信件。她提供给了我,真还挺有意味。我想你手上也会有我父亲给你的信吧?麻烦你也找一下好吗?"我一想,明年该是曾祺先生逝世20周年了,能出他的全集,当然是件好事,便答应王朝:"我马上就找!"曾祺先生1997年5月16日逝世之后,我搬了一次  相似文献   

18.
勇气     
电话里的留言有些出乎我的意料,留言的人是克尼里斯·阿伯拉罕姆.他留下了他的电话号码,叫我给他打一个电话. 这位年轻人在电话里对我说:"我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我?"我对他说:"我当然记得你,克尼里斯."  相似文献   

19.
(一) 思君提出分手的时候,我正沉醉在一堆堆琳琅满目的家具中不能自拔,建材市场人声鼎沸,我对着电话大声地喊:"你说什么?大声点,我听不清……"我的笑容定格在脸上,我看见行人做出各种各样夸张的表情,天地却是一片灰暗,然后,一团团混沌的声响从我的鼓膜传向四肢,扩散开来,一波一波.  相似文献   

20.
那天傍晚,接到X君的一通电话,劈头就问:"今天你博客了吗?"我如实回答:"到你的"博客"遛了一圈,不错不错"。干什么事,总图个时髦。如今打招呼问:吃了没有?"离"了没有?已经是"老土";"博客了没有?"正摩登得如火如荼。记得,从寄信到电话,从电话到计算机,后来又上了网,就通过"伊妹儿(E-mail)"来交流,世界一下子变得咫尺之间,方便之极。接着,手机短信与"BB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