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 农村稳,天下稳。”中国的问题首先是“三农”问题, 中国的全面小康社会必须是农民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今后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  相似文献   

2.
骆建华 《今日浙江》2001,(23):30-32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亿万农民的又一伟大创造,被喻为我国农村继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的第二次革命。切实抓好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是带动和推进浙江农业和农村经济在21世纪快速发展的关键,也是事关我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3.
重构农村社会意义重大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致力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我们通常认为,大投入则农业兴,农业兴则农民富,农民富则农村稳,农村稳则国家稳。但在基层工作中常有这样的困惑,国家出台惠农政策不少,对"三  相似文献   

4.
论农民非农化的基础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制约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阻碍农业现代化的顺利实现。要解决这一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农民非农化。农民非农化的实现途径为: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知识化。农业产业化是起点,农村城镇化是保障,农民知识化是基础,三者的发展应当形成合理有序、良性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强则国家强。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抓好农业生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这也为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的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对全国影响举足轻重。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的"三农"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从大别山革命老区田间地头到全国两会现场,站在"十四五"开局新起点,河南如何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做实、做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正农业兴则全局兴,农村稳则全局稳,农民小康才能全面小康。回眸"十二五",广西"三农"深刻转型,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农村改革进挡提速,农民生活更加美好。粮食稳则国家安。这5年,稳粮稳住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盘"。2011年至2014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已连续4年稳定在4600万亩以上,粮食单产更是逐年提升,2015年粮食总产量预计达到1524.8万吨。粮食丰收的背后是扎实的耕耘——"十二五"期间,我区投资65亿元新建1336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胜利召开,似一股浩荡东风,给广大农村干群送来了无穷力量和极大关怀。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是全党的大事,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联系溧阳市实际,深刻领会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质,全面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我们要重点抓住重农促农、稳农固农、护农扶农、强农兴农、富农提农这五个关键环节。抓住重农促农环节,就足必须牢固树立重视农业、促农发展的指导思想。"国以民为全,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十五届三中全会强调,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实践已经证明,农业兴,则百业兴,农业稳,则全局稳。尤其对县级来说,抓住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就抓住了经济的重头、稳定的大头,也就抓住了全市经济建设的主动权。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工作中确立重农促农的指导思想,关键必须进一步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把  相似文献   

8.
《政策》2002,(4):4-5
在今年全国人大、政协“两会”上,“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民增收问题成为与会代表、委员和国家领导人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江泽民同志在参加湖北、江西代表团讨论时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要把加强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整个国家经济的突出任务,把农民是否增加收入和减轻负担,作为检验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9.
赵巧娥 《前沿》2006,(6):34-36
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它对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10.
<正>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村稳则天下安,农民富则国家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建议:一、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农民增收工作基础。按照我省全面小康指标体系要求,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已经调高到2万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加强规划引导,在重视乡镇财税经济和村级"四有一责"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农民收入的增加。把农民增收工作作为对农业农村工作督查的重点内容,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加强分类  相似文献   

11.
农业产业化是中国农民继乡镇企业辉煌之后的又一伟大创造。北京、山东、浙江、安徽等省份农村农业产业化的成功,为中国农村跨世纪之行描绘了一幅幅繁荣昌盛的壮丽景貌。农业产业化作为一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启动和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结构变革和小...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涉及诸多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关系,意义十分重大。一、家庭联产承包与规模经营的关系。规模经营、专业化生产是农业产业化的内在要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自己的选择,是现阶段我国农村最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必须保持长期稳  相似文献   

13.
苏布达 《前沿》2003,(6):10-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建设现代农业 ,繁荣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草原畜牧业基地 ,具有相当大的开发潜力和很好的经济效益预期。近几年来采取的突出地区特色 ,发挥优势 ,发展绿色产业 ,通过产业化道路带动畜牧业经济发展等都是很好的发展战略思路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产业化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人才短缺问题会更加突出。江泽民同志指出 :“没有农民的小康 ,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 ,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核心和根本是人的现代化。在农…  相似文献   

14.
翟泰丰在《文汇报》2010年2月6日载文指出:我国目前农村尚有7亿人口。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形成新的农业生产关系,将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这是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一次革命。加快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速度,是从根本上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通知豫政〔1997〕40号(一九九七年七月十五日)农业产业化是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是广大农民群众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适应市场经济下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又一伟大创造,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两个根...  相似文献   

16.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已有五十年发展历史的供销社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一支重要力量。1996年元月,江泽民总书记在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全国代表会议的贺信中指出:“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推动农业产业化,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也是广大农民的强烈要求。希望供销合作社自觉履行这一历史重任,坚持为农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真正成为农村综合性的服务中心,成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是我国的大问题,关系到我国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改变农民生活方式,促进社会风气根本好转。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基础,实现农村产业化是主线,在这一过程中带动农村人口、环境、生活方式及社区治理等各方面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何锡英 《创造》2004,(10):24-25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那么,农业如何加快发展?农民怎样才能增收致富奔小康?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农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是农业经营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重大创新,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农业受市场经济和自然资源双重制约日益加剧。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生产力,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全局的稳定。所以,党中央国务院强调指出:“要把加强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突出任务“。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业稳、天下稳。然而,近几年来农民增收缓慢,有些地方增产不增收,有的甚至减收,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如何促进农民增收呢?德阳市部分基层干部同农民一道,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已经探索出一些有效的门路。(一)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坚持面向市场,合理配置资源,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为主线,促进农民增收。一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稳定农业,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坚持发展乡镇骨干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  相似文献   

20.
李葆良 《新东方》2009,(11):55-57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坚决防止农民收入徘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民收入是农民生活、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