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榕  叶曦立 《群众》2008,(2):35-36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的这句话立刻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所谓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运营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为什么要让更多群体拥有财产性收入,我们要创造哪些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些都是必须要弄清楚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辛其马 《创造》2008,(1):113-115
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除了工资,国家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尽管这一论述不是专门针对资本市场发展而言,但在很多专家学者眼中,这一重要的概念之于资本市场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中国资本市场未来的健康理性繁荣发展具有前所未有的指导意义。按照国家统计局专家的解释,家庭拥有的财产无论是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动产,还是房屋、土地、车辆、收藏品等不动产,所获得的收入均属于“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3.
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是指农民在对自己所拥有财产进行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收益。文章分析了当前河南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状况,从土地、房屋、金融这三个主要方面分析了河南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提出了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丹丹 《人民论坛》2014,(6):232-234
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是指农民在对自己所拥有财产进行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收益。文章分析了当前河南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状况,从土地、房屋、金融这三个主要方面分析了河南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提出了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在十七大报告中一经提出,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成为各界议论的重要民生话题之一。中央提出这一重大举措的深意何在?究竟创造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增加百姓的财产性收入?如何实现财产性收入的理性和持续增长?带着一系列百姓  相似文献   

6.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提法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响应.但应当在"十七大"语境下理解"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并在中国国情背景下讨论"创造"什么样的"条件",以及如何去"创造条件".要防止政策设计和实施促使贫富差距的加剧.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是党中央关注民生、重视民生、富裕国民,提升民力的重要举措,意味着政府今后在不断提高老百姓的工资、养老金等收入的同时,还将努力创造多种条件增加群众的财产性收入,预示着我国国民收入将进入一个新的多元化格局,普通百姓将拥有更多的财富,生活更加殷实富裕。  相似文献   

8.
名词解释     
财产性收入指的是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简单地说,财产性收入就是大家通过投资所获得的收益。它涉及到各种投资,比如实业投资、金融产品投资,涵盖储蓄、债券、保险和股票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的价值观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条件让更多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是党中央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途径。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变化使农民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迁。这些变迁主要表现为分配价值观从"按劳分配"向"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的变迁,肯定了非劳动性收入的合理性;财富价值观从"平均主义"到"致富光荣",再到"共同富裕"的变迁,体现了农民对财富的肯定和积极追求;农民择业价值观从"职业单一"向"多种职业"的转变,产生了开放、创新和竞争的观念。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是在党的文件中首次出现相关论述,具有标志性意义.在"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报告中所提到的"群众"应该主要是指在改革开放中分享发展成果相对较少的中等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目前,处于城市文明和农村文明交融处的失地农民大多分属这两大社会群体,因此急需采取相应的对策增加这一人群的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11.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就在于使更多的低收入和中低收入群体通过拥有财产性收入进入中等收入者的行列,从而实现"橄榄型"的合理收入分配形态。  相似文献   

12.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的"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成为媒体热议的焦点。这个新提法,意味着老百姓的收入不光来自工资,国家还将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杜伟 《时事报告》2007,(3):19-19
政策背景: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虽然基数小,但自2005年以来增幅却很快,是人均收入当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可谓合乎民心,顺应民意。  相似文献   

14.
夏锋 《思想工作》2008,(3):20-21
在十七大报告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成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其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工作目标,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增加群众的财产性收入,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举措。“有恒产者有恒心”,此项制度的具体落实,必将使广大群众对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有信心。  相似文献   

15.
财产性收入,浙江居民的新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浙江省城乡居民的人均财产性收入大幅上涨。浙江人会理财、善经营的特点充分体现。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目标,在浙江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农民财产性收入不断增长,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补充。但是,吉林省农民财产性收入存在着构成单一、个体之间及区域之间差异明显等问题,同时,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与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增加吉林省农民财产性收入重点要做到:多形式实现农民土地财产权利及收益,多渠道拓展农民收入来源,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以及做好政策的落实推进工作。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与实践》2008,(2):33-34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新华网、人民网等调查显示.收入分配是公众最希望两会予以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如何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人们欣喜地看到,近期国家正采取多项举措,缩小收入差距的“数字鸿沟”:建立职工收入正常增长机制.提高个税起征点.退休人员养老金将连涨3年.让更多人拥有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18.
北京是中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文章通过考察近年来北京市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发展变化,并将其与上海和全国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了北京市农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建设、改革农村土地制度等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200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于意见》(中发[2008]1号)提出:"进一步明确农民家庭财产的法律地位,保障农民  相似文献   

20.
陈百强 《山西政报》2008,(23):36-37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群众的劳动收入在增长,财富也在劳动中不断增长。如何让财富成为资本、收入的重要来源,是个全新的课题。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一新提法既符合我国城乡居民目前的收入现状,也完全符合人民群众增加收入的愿望,更是着眼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健康与均衡,昭示了我党“藏富于民”的治国理念,彰显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