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主体补充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理论.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及"重要组成部分论"是对"主体补充论"这一基本理论的运用."补充"也是组成部分,认为"重要组成部分论"代替了"主体补充论"是一种误读和误导."主体补充论"是对中共八大"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质的飞跃和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2.
李燕 《探索》2001,1(1):62-65
积极的自由是一个实践的力量和主体性的范畴.在对积极自由的追求和创造过程考察后得知,自由意志大体有思想自由、选择自由和行动自由之分;而从主体状态和作用发挥方面来看,自由可以分为共存的三种类型或是不断递进深化的三个发展阶段,同时又对应着不同的主体发展形态;意志自由--[抽象]理想精神主体;价值自由--实践精神主体;意义自由--文化精神主体.  相似文献   

3.
“政治思想”与“思想政治”是政治学中两个相互联系又有着不同内涵的概念。政治思想是在政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反映特定社会主体利益需求的观念体系。思想政治则是社会主体在政治思想指导下的政治实践,并且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分析"阶级论"提出原因的基础上,着重阐明从"阶级论"到"人本论"转折的历史必然性.认为这一转折反映了国民愿望,社会要求和时代呼唤,意味着"斗争哲学"转变为人文关怀、人性化的哲学,意味着对社会主体的看法从以一个阶级为社会主体转向以全体人民为主体.文章认为从"阶级论"到"人本论"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标志:只有当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生产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时候,这个社会才是真正公平、正义和文明的社会;只有当人从物质中解放出来,"见物为见人"、以人为目的的时候,人才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5.
一问:"另类"干部究竟是什么样的干部? 所谓"另类",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如果主体是"我们",那么,这个"另类"就和"我们"不是一伙儿的,是非主流的.  相似文献   

6.
唐昌黎 《探索》2003,(1):18-22
“二元选择论”认为 ,社会规律是主体选择与社会存在的交汇的结果。主体有两种选择 :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平等公正。人类社会沿着两条轨道运行 :发展轨道与平公轨道。两条轨道就是两条规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这两条规律进行总结而得到的执政党建设的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7.
熊凯 《求实》2006,(6):39-42
主体应该是一个生存论视域。历史性、关系性、价值性是人成为主体的关键性要素,而“主体性”所关涉的也正是人的这种最为本己的特质,体现了人作为自主个体的能动创造能力和自由选择能力。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的主体性正逐步趋向“退隐”,人们深深陷入自身困境之中。面对这种困境,主体如何重新获得“澄明”,关键在于重新回到人的整体生存当中,以寻求人的本真意义。  相似文献   

8.
曾盛聪 《探索》2007,(1):144-147
荣辱价值认知本质上是社会生活实践中主体的情感认知与体验,是“人心的世界”。荣辱观确立是社会认知导向与主体价值建构的有机统一。国家对个体的荣辱价值灌输与导引,是主体荣辱观确立的前提。荣辱观的主体性、情感性特质,又决定了主体价值建构的重要性;主体价值建构的使命就在于实现荣辱价值的“国家伦理”形态与“个体道德”形态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一个代表"关键在于代表,也就是如何实践的问题.如何实践"三个代表"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有很多问题需要加以研究和回答.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弄清楚谁是"三个代表"的实践主体以及如何发挥主体力量在实践"三个代表"中的关键作用.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以求教于学术界.  相似文献   

10.
公共生活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领域,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以"主体性"为特征的人类公共生活已经"走向黄昏",现代公共生活必将朝着以"主体间性"理论为指导的方向发展."主体间性"揭示了公共生活的现代本质,和谐的公共生活坚持"多元共生"的理念,恪守"消解中心"的原则和追求"和谐共赢"的目标.现代公共生活是人际"主体间性"觉醒的公共生活.  相似文献   

11.
关于"国退民进"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新城 《学习论坛》2010,26(8):26-33
提出“国退民进”的种种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在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岌岌可危的情况下,有人还在谴责“国进民退”,还在强调“国退民进”,还要进一步降低国有经济的比重,真不知道他们想把我国引向何方!现在是到了重点考虑如何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时候了。我们应该从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政治高度来对待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的发展问题,因为没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没有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社会主义将不复存在。我们的党员、干部应该对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怀有深厚的感情,千方百计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因为这是社会主义得以巩固和发展的基础。在目前条件下,还强调“国退民进”,其真正的含义就是,公有制经济应该不断萎缩,逐步退出主体地位,而私有经济则应该不断扩张,逐步取代公有制经济而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主体。  相似文献   

12.
徐长乐 《唯实》2004,(Z1):63-64
目前长三角区域合作仍以"15+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利益主体单位,近年来浙江金华市、安徽马鞍山市和江苏苏北等市要求加盟长三角,因此"15+1"的狭义长三角概念应当逐步淡化,取而代之并应进一步强化的将是以江浙沪三省市为合作主体和更高行政级别的经济合作交流模式,我们也可称之为"泛长三角"模式.  相似文献   

13.
范海武  刘怀玉 《探索》2004,(3):59-62
本文围绕"生存高于发展"这个核心思想,试图以追问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生存哲学基础为入口,来对"哲学作为人学"的可能性及其内涵进行重新思考,并对传统人学讨论中的以同一的认识和实践主体为价值前提的理论框架进行全面检讨,认为选择一种"后主体的"、"差异的"、"可能的"他者伦理诉求,已经代表着新世纪哲学人学讨论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范季海 《理论学刊》2003,1(5):15-18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进一步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 ,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 ,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又把这一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当今形势下鲜明的主体性意识 ,是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一主体性意识 ,是指主体在能动地把握自然、社会和自身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在意识能力 ,一方面是指主体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对客…  相似文献   

15.
王利 《理论导报》2008,(6):34-35
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彭泽资源丰富,水利、交通、气候条件都非常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实现彭泽又好又快的发展和全县人民的小康,关键在农业,主体在农民,潜力在农村.……  相似文献   

16.
围绕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只有发展党内民主,民主才不会流于形式.而发展党内民主的实质在于,如何在党员权利和义务的辩证统一中体现和确立党员的主体地位.并以此形成党内政治生活的基础秩序.  相似文献   

17.
林坚 《理论导报》2020,(3):63-64
正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疫情防控工作,主持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在城市治理和城乡基层治理中,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要确立三个导向,即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此实现全主体全员、全过程全时段、全覆盖全方位的管理,具体包括几个方面:一是从不同的主体来看,多元主体,分  相似文献   

18.
今年9月29日,成都市纪委派出第一纪工委、成都市监察局第一监察分局挂牌开始运行.至此,成都市纪检监察机构管理体制改革正式启动.今后3年内,成都市纪委、市监察局将把向各部门派驻纪检组改为按照分片原则设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派出机构受市纪委、市监察局直接领导、统一管理,将纪检组长入驻部门"分兵把守"变为集中力量实施监督;将部门班子内部监督转为部门班子外部监督;实现监督主体与责任主体的完全分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乐山市针对市委党校主体班次干部培训存在的难点问题,把握主体班次干部培训的内在规律,坚持"组织对干部的要求"与"干部对培训的需求"有机结合,从培训理念、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方法等方面改进和创新,全面推行"精品班"干部培训法,切实增强了干部培训实效.……  相似文献   

20.
沈志渔 《新视野》2006,(5):28-31
“十五”期间,我国的工业管理体制与企业改革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十一五”时期工业管理体制与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通过转换政府职能,理顺各种关系,从而真正确立企业的市场竞争主体、市场投资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通过改善政府的宏观调控,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对国有企业的经营者、资产和重大决策进行制度上的监管;通过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形成大中小企业之间合理的企业规模结构,围绕大公司大集团的发展建立起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有序竞争的格局;通过发展和规范行业协会,为广大企业进行各项基本的社会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