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8 毫秒
1.
提起夏明翰,人们自然会想到他那首被著名诗人萧三称为“最好的一首革命诗”、后来被编入大型歌舞史诗《东方红》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是的,诗如其人,这首诗一字千金,字字带血,笔笔是心,完全是夏明翰烈士崇高的思想品格和纯洁党性的写照.透过他的家庭、婚姻与爱情,也可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夏明翰烈士诞辰105周年。近日,在九江市委老干部科同志的引见下,笔者见到了夏明翰烈士惟一的女儿——78岁的夏芸老人,她跟我谈起了她的家庭。父亲牺牲时我还不到半岁,但父亲的信仰和品行却影响着我的一生我的父亲性格直爽、坚毅,为人真诚,牺牲时的那四句诗概括了他的理想和信念。临刑前,当国民党的执行官问他有什么话要说时,他镇定自若,并大声说:“有,给我拿纸笔来!”于是就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父亲写这首诗时是顺手而来,一气呵成,这都是他的真心话,没有半点做作,完全代表了他的性格、脾气。192…  相似文献   

3.
信仰的力量     
刘岳 《北京党史》2014,(5):64-64
正什么是共产党人的信仰?大家熟知的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刑场这样写道:"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信仰就是共产党人的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为了坚守共产党人的信仰,夏家一门5烈士。七弟夏明霹是衡阳游击斗争领导人,在夏明翰牺牲前一个月被捕,敌人对他施以酷刑,割掉脚筋、铁丝穿手心,仍没有使他屈服,1928年2月28日英勇牺牲,不到20岁。五弟夏明震牺牲前任中共郴县中心县委书记,1928  相似文献   

4.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始终激励着中华儿女,战胜了数不清的苦难。这种优秀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实践中得到了更集中、更光辉的体现。毛泽东曾多次倡导,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周恩来一生大公无私,廉洁奉公,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夏明翰烈士写下“断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诗句以明志;方志敏在狱中写下了“敌人只能砍下我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豪言壮语;年仅十五岁的  相似文献   

5.
《党建》2020,(8)
正1928年3月20日清晨,共产党人夏明翰被押往汉口余记里刑场,当国民党反动派问他还有什么话说时,他挥笔写下气壮山河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随后壮烈牺牲,年仅28岁。夏明翰,字桂根,1900年出生于湖北秭归。夏家几代为官,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尽管家境优渥,但夏明翰从不以"夏府少爷"自居,还时常帮助家里的佣人、同情贫苦的百姓。  相似文献   

6.
夏明翰站立在春寒料峭、杀气凛凛的刑场上,耳边一直激荡着那首慷慨激昂的国际歌,他感觉周身的热血在沸腾、在奔流。面对全副武装的刽子手们,这位坚贞不屈的战士挥动带着铁铐的手臂,写下了一首正气凛然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倒下了,但千千万万个“夏明翰”从血泊中站立了起来,擎过烈士手中真的“主义”的火炬,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用鲜血染红了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的那面五星红旗。夏明翰的名字连同这首气壮山河的就义诗,永远铭刻在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里,永远铭刻在了中国革命的史册上。…  相似文献   

7.
正亲爱的夫人钧:同志们常说世上唯有家钧好,今日里才觉你是巾帼贤。我一生无愁无泪无私念,你切莫悲悲戚戚泪涟涟。张眼望,这人世,几家夫妻偕老有百年。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红珠(指夏明翰赠与郑家钧的一颗红珠——编者注)留作相思念,赤云(指夏明翰的女儿夏赤云——编者注)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是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8.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革命烈士夏明翰的这首无产阶级正气歌,久久地响彻神州大地,教育与影响了几代人。世纪伟人毛泽东十分钦佩烈士这种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并高度赞扬“夏明翰有一个好母亲”。夏明翰的成长,浸透着他母亲的满腔心血。正是她———夏母陈云凤以身作则,循循善诱,把子女一个个引上了革命的道路。她有4个子女———夏明翰、夏明衡、夏明震和夏明霹前仆后继,壮烈牺牲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下,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相似文献   

9.
<正>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首气贯长虹、动人心魄的就义诗,是1928年夏明翰烈士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前留下的生命绝唱。它真实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坚贞和为了理想慨然赴死的决心,充分展现了其对革命事业必定胜利的信念。  相似文献   

10.
出生于1914年的吴健,现在依然神情健朗,和蔼达观。对进步与光明的渴求与追寻,已然铭刻在她心底,那是此生永不能忘的记忆。谈及影响她走上革命道路的家族往事,她的记忆总会不经意地绕回到那首曾唤起无数志士仁人投身革命、慷慨悲壮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相似文献   

11.
正"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首人们耳熟能详的就义诗,字字带血、笔笔惊心。以诗观人,犹如见作者之凛凛威风、浩然正气。以诗传情,感受到的是作者在生死考验面前的镇定自若、威武不屈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贞不渝、矢志不移。诗的作者是烈士夏明翰,湖南衡阳县人。他出身豪绅地主家庭,却从小痛恨黑暗的社会制度,在心中萌生出革命的火种,因而与贫苦工农打成一片,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砸  相似文献   

12.
柳秋荣 《党史文苑》2005,(11):31-33
今年是夏明翰烈士诞辰105周年.近日,在九江市委老干部科同志的引见下,笔者见到了夏明翰烈士惟一的女儿--78岁的夏芸老人,她跟我谈起了她的家庭.  相似文献   

13.
正闻君就义汉江城,慷慨高歌主义真。气吞山河遗篇在,血溅沙洲浩气存。白骨推波卷巨浪,丹心永照"后来人"。喜见今朝乾坤赤,英魂含笑看朝晖。这是新中国诞生后,郑家钧同志专程到汉阳凭吊她的爱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革命烈士夏明翰同志的忠魂而作的一首七律。夏明翰同志不仅有着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可歌可泣的献身精神,而且有非凡的写诗才能。他的诗,尤其是他的就义诗,充满革命豪情,饱含着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鼓舞着  相似文献   

14.
<正>赵世炎故居亦称赵家庄屋,位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潭镇。故居占地1605平方米,建筑面积710平方米。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砖木结构,系典型的中国南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故居大门上悬挂着1983年邓小平亲笔题写的门匾"赵世炎同志故居"。1983年春,修建了赵世炎烈士陈列馆,2009年进行了扩建。扩建后的赵世炎烈士陈列馆展厅面积为2090平方米,展览由3个基本陈列、3个场景展示、7个专题陈列及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再一次向全党明确提出,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方针”。几年来,我们衡阳市的各级党组织始终不渝地贯彻执行了这一方针。并在贯彻执行这一方针中,充分运用我市丰富的地方党史资料,在全市人民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党史和党的革命传统教育。尤其是去年党的六中全会以后,我们趁衡阳籍早期著名革命活动家夏明翰烈士诞辰90周年之际,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学夏明翰精神,做优秀后来人”的教育活动,并建造了夏明翰烈士塑像和明翰  相似文献   

16.
斯丹 《湘潮》1990,(10)
为了纪念著名烈士夏明翰诞辰九十周年,歌颂烈士为共产主义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中共衡阳市委党史办于8月24日起在市青少年宫举办纪念夏明翰烈士诞辰九十周年大型书法陈列。为陈列挥毫作书的有老一辈革命家宋任穷、王首道、江华、张爱萍、张平化,在文化界享有盛誉的楚图南,女界『书法泰斗』肖娴,省委书记熊清泉,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道奇以及一大批美术院校的教授、书法名流和爱好者等。作品书体俱全、风格各异。  相似文献   

17.
时值夏明翰烈士一百周年诞辰,我们以崇敬的心情缅怀这位革命先烈,我们同样以崇敬的心情怀念在夏明翰影响下,对革命矢志不移,勇往直前,英年早逝的夏明翰的三个弟妹——夏明震、夏明霹、夏明衡三位烈士。  相似文献   

18.
吕芳文 《湘潮》2005,(7):1-1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首气吞山河的就义诗,至今仍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它充分显示了夏明翰等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和大无畏的精神。人们也许还不知道,学生时代的夏明翰,就以他背叛封建家庭、冲出封建牢笼的勇敢行动,向世人昭示了他追求真理的决心。夏明翰出身官宦世家。祖父夏时济做过清户部主事,为退休京官。因夏明翰出生于1900年农历八月初一,祖父为图吉祥,特给孙儿取名桂根。夏明翰父亲名绍范,字孝琪,清诰授资政大夫,赏戴花翎。夏绍范是清末一个阅历广,而又不墨守陈规的地方官员。他希望子女都能学习先进科学…  相似文献   

19.
正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英烈精神,铭记光辉历史。4月1日,兵团总工会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前往毛泽民烈士故居举行党史学习教育"清明祭英烈"活动。活动中,全体党员干部跟随讲解员参观了毛泽民烈士故居,回顾了毛泽民烈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光辉经历。并向毛泽民烈士雕像敬献花篮,  相似文献   

20.
夏明翰诗抄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1900年生于湖南衡阳。1917年进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学习五四时参加衡阳学生爱国运动。曾任湖南学生联合会总干事,主编《湖南学生联合会周刊》192年在湖南自修大学学习马列主义著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自修大学附设补习学校、湘江中学任教,许从事工人运动和青年运动。1924年后,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兼组织部部长,长沙地委书记,全国农民协会秘书长和农讲所秘书等职。大革命失败后,由武汉派回长沙住改组后的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参加组织秋收起义工作。后任平(江)例(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