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钱国宏 《乡音》2014,(7):49-49
"闲来无事不从容,信翻图册沐春风。书小难遮香气酽,醉了春秋醉夏冬。"朋友写给我的这首诗,是对我多年痴迷"小人书"的真实写照。连环画俗称"小人书"。谈起它,很多人会如数家珍且怀有一种亲切感。我更是不例外。我收藏小人书已近20个春秋。这些年来,我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收藏了数万册各种开本、题材、品相的小人书,装了满满三大书柜。谈起集藏的初始原因,大致有三:缅怀流逝的岁月。童年时与小人书相濡以沫的那些日子,  相似文献   

2.
怀念小人书     
西风 《观察与思考》2010,(10):58-59
每一种怀念都与经历息息相关。譬如我对小人书的怀念,这种记忆亲切而又清晰,并夹杂着一缕淡淡的忧郁。小人书是我小学时代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因为它的存在,我稚嫩的心野宛若升起了绚丽的彩虹,我憧憬着梦想的种子,就是在小人书这片精神的沃土上生根发芽的。  相似文献   

3.
“小人书”,也叫连环画。彩色的封面,内页则是黑白的插图。每幅阁下面,都有简洁的文字可供阅读。它是我生活中最早的启蒙读物,陪伴我一路成长,使我童年的美丽时光无比快乐。小时候,娱乐项目非常少,也没有什么游戏可玩。对于孩子们来说,“小人书”的诱惑简直无人能够抵挡。因为家境贫寒,父母没有余钱为我买“小人书”。所以刚上小学时,我只能跟关系好的同学借着看。也因此,对家中有“小人书”的同学,我无比羡慕。  相似文献   

4.
读书这点事     
张锋 《人民公安》2011,(5):60-60
这从我儿时酷爱小人书谈起。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能解决温饱问题就不错了,哪还有钱去买书?  相似文献   

5.
读者万岁     
<正>16年前,北京日报《作家写真》专栏刊登了刘恒的报告文学《小杨教书》。他用6个字概括了我的一生——读书,教书,写书。我出生于湖南岳麓书院旁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里没有别的,只有书。书架上、箱子里、墙角旮旯全是书。我从小爱读书,起初看小人书,与小伙伴们互通有无。小人书看完了,就看大人书,家中有4个竹制大书架,我从最低层能摸得着的地方信手拈来,拿到什么看  相似文献   

6.
前段时间,位于西单商场旁的中国书店举办了一个小人书展卖活动,共有一万多种、两万多册小人书参展。这些书都是中国书店近半年来从民间收购的,以七八十年代出版的小人书为主,也有解放初期和解放前的。此次书展吸引了很多人,光顾的读者是平时的20倍,书店的营业额也由此增长了近10倍。来看小人书的多数是大人,也有孩子,这其中既有怀旧者,也有收藏受好者。小人书学名又叫连环画,它是在图书的插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世纪初,随着西风东渐,自由民主意识进入中国,新文化运动要让最大多数的民众走向自觉,开始将文绉绉的文言文改为白话文,小人书便担当了世纪赋予的重任:用简洁的线条和凝练的  相似文献   

7.
赵芳 《传承》2009,(3):63-63
说起小人书,年纪稍长一点的人都会有一种极为亲切的感觉。这是因为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小人书曾经是国内发行量最大,受众最广的读物,影响了当时几乎每个青少年的成长。  相似文献   

8.
<正> 儿童图书市场争奇斗妍,少儿书籍、幼儿读物、音像制品琳琅满目,而曾经是我国最普及、最抢手的连环画——小人书,却难见了踪影。但是最近,一本名为《大亨·大班》的小人书却在市场上热销,重新掀起了一股“小人书”之风。这两套连环画是由著名画家戴敦邦和孙愚根据著名作家沈寂的小说《上海大亨》和《上海大班》改编而成的。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就售出了5000套,这给因受到动漫冲击而在低谷徘徊的连环画带来了一线振兴的希望。于是有不少专家表示,《大亨·大班》的成功标志着小人书并非穷途末  相似文献   

9.
品相     
要解释品相一词,每人眼里,定位自是不同。先说书。我之爱书,出道甚早。只是,那时家里穷,哪里有闲钱买书。所接触之书,最早是小人书,也不过寥寥数  相似文献   

10.
家住北京丰台卢沟桥的苏玉玲,8岁那年被打靶的流弹误伤,击中胸椎,造成高位截瘫。父母亲要工作还要照顾其他孩子,决定把她送到北京市儿童福利院。少年的苏玉玲整天呆在病床上,特别寂寞,福利院阿姨就从图书馆给她借小人书看,苏玉玲就照着小人书上的画信手涂鸦起来。16岁的时候,福  相似文献   

11.
<正>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个美丽的梦,这个梦如天边的火烧云,随着你飞扬的思绪,会变幻出缤纷的色彩来。小时候,我做着画家的梦,梦想着将来成为一名画家。那是上世纪60年代初的农村,文化对于一个农村的孩子是一种奢侈,你想参加一个美术学习班,想找到一个美术老师那是不可能的事。我最早的美术老师应当是那些"小人书",我找来一些连环画,临摹其中的杨家将,临摹其中的八路军打鬼子。左邻右舍的叔叔、大爷夸几句,便会凭添一种动力,坚定我成为一个画家的决心。当我小学毕业的时候,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那汹涌的浪潮也波及到我们那个小山村了。大喇叭里整天喊着批斗"三家村",报纸上的通栏标题便是"打倒美术界的黑霸头华君武、蔡若虹"。文化人、文化名人灰溜溜的,成为不光彩的代名词。我叔叔本是四平师范学院中文系知名教授,  相似文献   

12.
我和篆刻     
犹记少年时代,每到学校放学放假,同学们纷纷都会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福大乐地——或抓鸟或踢球,要不看小人书和漫无边际地胡侃海聊。那时的我,总觉得玩那些不够格调,便大多呆在家里看看自己喜欢的书,要不跟着长辈问这问那。  相似文献   

13.
高红十 《人民公安》2013,(15):36-37
柜顶上的《红楼梦》 我从小学四五年级起疯狂读书——那会儿掌握的词汇量与理解力可能刚够包裹一个故事一本小书。当时课外读物少得可怜,小人书有限,少儿杂志稀缺:家长越不让读的书越是百爪挠心般偷着读。譬如放在柜顶上的《红楼梦》。  相似文献   

14.
<正>留守儿童想和在外地打工的父母通电话,孤寡老人想要生活用品,小学生想要一本小人书……在来宾市兴宾区裕达社区办证大厅墙上,居民们的这些"微愿望"志愿者们都可以帮助实现。近年来,来宾市掀起了一股认领"微愿望"的热潮,各社区纷纷成立工作站。为了提高社区幸福感,裕达社区从做好服务、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入手,重点征集孤残老人、空巢老人、贫困家庭学生、留守儿童等群体的"微愿望",并主动联系单位、党员帮  相似文献   

15.
与书同行     
《乡音》2007,(10)
吃过晚饭,我靠在床上,手边放着当天的报纸,还有些自己喜欢看的书和杂志,细细品味。女儿在地上玩儿着她的玩具,认真地给布娃娃剪头发、涂口红。这是我每天最放松、最惬意、最满意的时刻。读书是我的最爱,读书的感觉真好。小时候的农村,书是很匮乏的。上小学时,除了语文、数学课本,似乎就没有什么课外书。一次,父亲从城里的亲戚家驮回了一大袋人家淘汰的小人书,我们兄弟4个如获至宝,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16,(10)
正"市市有书城、县县有书店、乡乡有网点、村村有书屋。"这是国家新闻出版业"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然而,市县级书店在互联网时代下艰难转型谋求生存发展,农村出版物发行网点(简称"乡镇网点")陷入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的困境。"70后"媒体人韦波回忆童年乐趣,最开心的事就是到镇上供销社买小人书。在物质贫乏的生活中,这比吃到水果糖还令人心花怒放。"但是,现在回到桂西北老家,镇上已找不到卖书的地方了。"韦波说,杂货摊上偶尔会摆出来几本图书,要么  相似文献   

17.
在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九道乡水田坝村,有一位叫周莹的农村妇女痴迷于文学。她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但她在种田之余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还写了一本20万字的长篇小说《十里弯弯路》。一1971年6月20日,周莹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家。七岁那年,周莹第一次跟奶奶去供销社买日用品,她看见柜台摆着各种各样的小人书,央求奶奶给买一本。看着手中不多的钱,奶奶极不情愿地买了一本。捧着小人书,周莹欢天喜地,觉得比过年还幸福。10岁时,父亲咬咬牙将她送到了村小学。全校学  相似文献   

18.
我从小时喜欢书籍,由小人书,连环画开始,边读边藏,到参加工作那年搬家时,生活用品倒没有多少,我视如命根根的那两大木箱藏书,引得上下左右议论纷纷,咂舌咂嘴。经过近10年的苦心经营,我终于为自己营造起一间书屋:10平方米的卧室,三面环墙立着五层墨绿色的木质书架,按不同类别堆码着2000余册书籍。我的藏书以国内外文学名著为首。木架的正中,放着一套精装的《史记》。提到收藏《史记》,还有一段趣事呢。我对《史记》的神往,始于70年代,当时有一部记录片:尼克松访问中国时,毛泽东主席送给这位美国总统一套《史记》,影片解说词中称《史记》是中国最伟大的一部历史著作。最让人难忘的是影片中的一个特写的近景,"史记"二字占据了整个画面,《史记》从此也深深刻在我心中。  相似文献   

19.
小时候看小人书,有一本讲红小兵斗地主的,名字早记不得了,故事也都是阶级敌人在祖坟里藏了变天账阴谋搞破坏最后落得个家破人亡的老一套,印象最深的还是老地主教育"地主崽子"的那句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当然是反动言论,在特殊年代里当归入<武训传>和"马尾巴的功能"一类批倒批臭.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句话却再真实不过地反映了人们对于读书做官出人头地的执着向往.唯一令人不舒服的,便是它的表达方式太过直接,远不及宋人黄庭坚所说的"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那样不伤及任何人的自尊.  相似文献   

20.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我最早阅读的版本是上下集的小人书。70年代初,出过一批关于苏俄文学的连环画,都画得非常精采,《钢铁》之外,还有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等等,除了人物造型极为传神,旧俄外省的风土人情描绘得就像老照片一样激发人的想象力。后来就在不知从那家图书馆流出的书中,拣到了一本发黄的小说,读得来神魂颠倒。后来听说就是这本书,曾在书店里被摆在冶金类专柜里。我想,这大概是三流小说家编造出来的蹩脚笑话吧。同样是一本难忘的书,年龄不同的人留下的印象也是大为不同的。在五六十年代的年轻人读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