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第一次接触公证是在三年前,那时我已是一名执业律师,受某唱片公司委托,代理其著作权侵权纠纷案,需要获取有关侵权的证据,虽然盗版在国内已是一种四处存在的客观事实,但这种客观事实不加固定不便于作为呈堂证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我想到了请公证员配合一同前往购买侵权物品,并由公证员证实整个购买取证的过程,后经与原云南省公证处联系,得知这叫做保全证据公证,并由该处予以办理出具了《公证书》,使我轻而易举地拿到了有效证据,对该案的事实认定起到了有力作用.从这个案件开始,我初步接触到了保全证据公证.  相似文献   

2.
《公证程序规则》第31条规定,采用现场勘验方式核实公证事项及其相关证明材料的.根据需要可以采取绘图、照相、录音录像等方式对勘验情况或实物证据予以记载。《遗嘱公证细则》第16条规定,公证人员与年老体弱、患有危重病或间歇性精神病、患弱智或聋、哑、盲的遗嘱人谈话时应当录音录像。《关于在查处著作权侵权案件中发挥公证作用的联合通知》指出,公证机构在办理著作权证据保全公证时.有权根据当事人的要求和被保全对象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3.
公证机关办理证据保全公证,可以有效地防止证据的灭失,为人民法院审判案件解决纠纷,平息诉讼,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事实根据,对于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举一例:某公司向S公证处提出证据保全公证申请。接待此事的公证员(现为公证员助理专业职级)与申请人一起到有关经销单位,不暴露自己身份、以秘密录音的方式,将申请人与经销单位营业人员购买商品过程的谈话内容录音,当即出具公证文书。对于这样的视听资料的证据保全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本文作如下分析。公证人员承办公证事项严格执行办证程序绝非繁文…  相似文献   

4.
张金柱 《山东审判》2012,(3):103-104
近年来,涉及网络著作权纠纷的案件数量急剧增加,呈现"集中爆发,高幅增长"的态势。鉴于该类案件的特殊产生环境,加之当事人本身取证能力有限,故在与网络有关的侵权案件中几乎所有的权利人都会借助公证保全证据。对于公证证据的效力,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7条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  相似文献   

5.
第一。超越执业区域进行保全网络证据公证的效力问题。 超越执业区域进行保全网络证据公证也叫异地取证.是指公证机构在规定的本执业区域以外的地方进行保全网络证据活动。比如.申请人为郑州市某单位,在郑州市某公证处申请办理保全网络证据公证,侵权人为上海某网吧,申请人、公证员前往上海取证.一般认为这个公证即属于超越执业区域的公证即异地公证。根据《公证法》和《公证程序规则》的规定.普遍认为.这个公证应当由上海的公证机构受理。  相似文献   

6.
张烽 《中国公证》2007,(5):42-44
近年来,各地公证机构所办理的保全证据公证数量越来越多,种类也日趋丰富,公证员从中积累了丰富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并使保全证据公证越来越深入人心,成为公证业务发展的又一大领域,可谓成绩斐然。与此同时,面对形形色色的公证事项,公证员们一直试图寻求一般性的规律来指导保全证据公证实践,以保证公证书的应有效力。  相似文献   

7.
王洋 《中国公证》2007,(8):52-55
我想要办理一件保全证据公证.在MSN上向北京市公证处调研室副主任王京请教,听我说明了事情的原委后,她帮我找了一位公证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法院以全面了解案件事实为由要求公证员出庭作证的报道屡见报端.这一现象引起公证从业人士的关注与争辩。《民事诉讼法》第70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作为法律行为和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的见证者和监督者.公证员的本职工作就是与证据亲密接触.当原被告双方在法庭上就作为关键证据的公证书争论得面红耳赤之时.  相似文献   

9.
眼见未必为实——网络证据保全公征的深层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文 《中国司法》2007,(6):97-98
一、一件网络侵权案件引起的思考案件回放:今年1月某日,某大型网站的法律顾问向笔者咨询,如何推翻一份被恶意利用的保全证据公证书。笔者仔细了解了案件缘由:某律师事务所受某影视公司委托向该网站提出侵权诉讼,侵权事实是该网站非法提供盗版电影下载,主要证据是某公证处出具的保全证据公证书。该公证书详细记载了公证员在该公司内监督其工作人员保全证据的过程,并附有网页打印件,下载的影片被刻录为光碟保存。该法律顾问没有否认影片可以下载,但指出该网站提供的仅仅是链接方式,网站服务器中并无影片内容,影片内容由其他网站提供。而本案的…  相似文献   

10.
王映明 《中国公证》2005,(10):42-44
近年来,保全证据公证业务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经过公证保全的证据被运用到了诉讼和仲裁过程中,有些甚至成为决定案件裁决的关键证据.公证保全的证据得到广泛的运用不但极大促进了公证业务的发展,而且也有效提升了公证制度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但随之产生的一个问题在于,随着公证保全的证据越来越多地进入司法审判的领域接受法官的审查、律师的质证,证据本身的质量要求也相应提高.要使公证保全的证据能够满足司法审查的要求,公证员除了要严格依照公证行业内的法律法规进行操作,更要作好接受司法审查的心理准备,以符合诉讼证据规则的标准来要求自身办理的保全证据公证.所以,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公证理论界一直延续着这样一种观念,即“诉前证据保全由公证机构办理,诉讼证据保全由人民法院负责”。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值得探讨。笔者认为,公证机构不仅能办理诉前证据保全公证,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办理诉讼证据保全公证。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  相似文献   

12.
证据保全公证的功能与应用(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证据保全公证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证据保全公证必须客观真实地反映证据事实。证据保全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申请,依法对可能灭失或难以提取的证据加以提取、收存、固定和保管的活动。因此,证据保全公证必须客观、真实地反映被保全的证据事实。所谓证据事实,就是指证据的客观存在,即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独立存在的客观事实。证据保全要加以提取固定、保存的就是独立存在的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13.
公证事项都有申请受理阶段.一般来说公证事项的启动对公证处来说都是被动的.证据保全公证也是一样。根据相关程序和各级公证协会的办证指引.对于保全证据公证.申请人一般都要提交主体资格的证明、情况说明、公证申请书和保全证据有关的证明材料。基本的材料齐全后.进行受理然后审查。但在实践中.公证员一般是审查了相关材料后.与申请人进行沟通.然后再决定是否受理。把审查放在受理之前.似乎更加符合办证的思维和习惯。在面对公证申请和公证咨询时,公证员应该怎样审查?我的办证思路包括三个步骤。  相似文献   

14.
公证员在证据保全活动中,除了具有公证证明人、现场监督人身份外,是否还可以担当录音、录像、制图、乃至必要的鉴定和勘验等角色,简单地说,公证员是否具有“多重身份”.在有的证据保全中,确实存在所谓的“专业性”问题,但这与公证员在证据保全中的“多重身份”并不矛盾.在公证证据保全领域里,究竟哪些专业性问题应该属于让公证员“止步”的雷池或禁区,目前尚未见有具体规定.事实上,公证员在证据保全中的“多重身份”也不会因专业性存在或者是难以界定而改变,它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与优势,并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15.
抢注域名、非法链接、网上人身攻击……近年来,发生在网络上的侵权案件层出不穷。在这些案件中,电子合同、电子邮件、聊天记录等都能作为证据在打官司时使用。由于这些网络证据稍瞬即逝,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办理公证来保留证据。记者从南京市司法局公证管理处了解到,近年来,南京市网络证据保全公证的数量成倍增长,2008年上半年就已办理900多件。  相似文献   

16.
陈勤 《中国公证》2007,(6):40-41
随着旧城改造工作的不断深入,房屋拆迁证据保全公证业务也不断增加。这对公证行业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房屋拆迁保全证据公证相对于其他公证事项而言,具有更强的政策性、时限性、复杂性,对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的影响较大。要办理好此类公证,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公证员在办理房屋拆迁证据保全公证过程中面临诸多风险。  相似文献   

17.
(接上期)1、就总体而言,证据保全类是以写公证活动为主。它通过写以公证员为主体的公证保全活动过程来证明所取证据具备了客观性、真实性的要素。通俗地说其证明方式是所谓的以“我”的生效为先。而合同协议类则以写认定结论为主。它通过认定合同协议本身已具备了生效要素而证明其合法、生效。它的证明方式是以“它”的生效主为。2、这种不同的“我”“它”角度切入的证明方式在格式内容上的具体差别为:(1)证据保全类公证书说明的是公证活动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如保全类公证书在交待公证事项时都会讲明办证的原因、目的。《公证…  相似文献   

18.
知识产权侵权证据保全公证的司法实践 陈文全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审判长 一、知识产权侵权证据搜集和固定的途径及比较 知识产权侵权证据搜集和固定的途径一般有三类:自行搜集、法院保全和公证取证.自行收集适用在一些正规的交易场所和交易场合,如在大型超市购物,它们有很正规的进货审查渠道,所以很容易证明;另外是购买大宗设备,上面会有标牌,注明了制造者和销售者,手续也会很齐全.  相似文献   

19.
网络证据保全公证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凡梓 《法制与社会》2011,(11):124-125
网络证据保全公证是公证行业的一项新型业务,具有高度专业性的特点,目前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操作模式。本文在剖析网络证据特征的基础上,对网络证据保全公证进行了分类,给出了办理该项业务应注意的事项及操作方式,最大程度的降低公证员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长足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民事侵权纠纷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案件审判的核心是证据之争,为了向法院提供证明力更强的证据以增大胜诉的把握和机会.请求权利保护方越来越多的把目光投向了公证机构“保全证据公证”.希望通过公证证据较高的证明效力使自己在维权诉讼中获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