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网络政治参与积极性不高问题、网络政治参与能力不强问题、非制度化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等网络政治参与法制化问题进行分析,以及对其网络政治参与法制化问题形成原因的探析,最后从制度化建设、法律法规建设机制、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社会法制环境、社会经济建设等方面研究解决对策,以期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网络政治参与法制化问题,提升社会民主化水平,促进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网络化政治参与及其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政治参与具有平等的参与主体、自由的参与空间、低成本的参与手段、虚拟的参与身份等各种特点。从功能上讲,它有双面效应。一方面,它能改善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手段、激发公众的参与热情、扩大政治参与规模、提高网民的政治社会化程度和促进政府工作的廉洁高效;另一方面,网络政治参与的信息不可靠,可能会引发政治体系的合法性危机和新的社会不平等。为此,要从参与机制、参与者素质、参与文化和政府作用等方面来完善和推动中国网络化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3.
现代网络政治参与已经成为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的一种隐性的权力。本文从网络群体性事件切入,采用模型方法,借鉴亨廷顿的社会挫折导致政治不稳定假设分析网络政治参与的产生和运行规律,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网络行为失范,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其成因。既有社会客观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主观因素。针对这一社会问题。我们要有效应对,应从法律、道德、技术多方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加强网络立法。建立健全与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网络道德伦理建设。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加强网络技术的约束和加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推动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政治参与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形成了有别于传统政治参与的网络政治参与。网络政治参与具有平等性、直接性、离散性和低成本等特点,为人民政协顺应网络政治参与的新形势提供了可能。人民政协应加强信息化建设进程,设置并引领社会议题、促进网络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对接、发挥政协委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网络形式下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个体在社会政治互动中接受社会政治文化教化、学习政治知识、掌握政治技能、内化政治规范、形成政治态度、完善政治人格的辩证过程,是社会政治体系自我延续机制和功能运行机制[。1]由于政府在政治系统中的特殊地位,其不可避免地成为政治社会化的主要机构,无时无刻不地进行着政治社会化。网络的出现和扩张,对政府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消极的影响。通过加强政府上网工程、创新政府职能、强化政治文化等途径来消除这些消极影响,才能使政府在政治社会化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网络开放性、匿名性、平等性以及信息传播的快速性极大地激发了公众网络表达意见和监督政府的主动性。现代网络政治参与已经成为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的一种隐性的权力。科学认识我国现实政治生态下网络政治参与的动机与规律,对于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技术为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参与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渠道和更加宽松的环境,各种介质的网络参政已成为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新的社会阶层利用新媒体渠道进行政治参与的过程中,存在着非理性、非均衡性和无序化等问题,需要从健全网络参政法制、规制新媒体参政行为、畅通官民舆情沟通、扩大新媒体正规参政途径、增强有效回应等方面创新有序政治参与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9.
网络时代互联网成为公民参与政治的一个新的平台。网络政治参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社会民主政治建设.在给民主政治建设带来很大的机遇和动力时,同时又带来了很多挑战和障碍。由此我们需要正确面对和审视互联网对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系列影响,充分利用高科技带来的正面影响进一步推动民主政治建设,更要高度重视其对民主政治的危害,采取一系列应对防范措施,把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政治参与方式——网络政治参与。研究网络政治参与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了解它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深刻影响,因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网络政治参与的基础、方式、特点、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等五个方面对这一新兴政治参与方式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11.
论大众传媒在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方 《工会论坛》2006,12(3):109-111
政治社会化是将社会的政治文化通过适当的途径向社会成员广泛传播的过程。随着传播全球化的深入,在家庭、学校、大众传媒、政党和政治机构、政治事件等众多政治社会化的实现途径中,大众传媒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现代途径和手段。大众传媒的政治社会化功能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传递政治信息、进行政治宣传、灌输政治思想、树立政治形象、传播政治知识、监督政治环境、激发政治参与。我们要利用和发挥好大众传播媒介对政治社会化的积极作用,防止其消极影响,努力推进我国的公民政治社会化过程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2.
网络政治参与作为现代民主政治参与的创新形式,对发展现代民主政治参与起到了重要作用。透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法规现状,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法律规制有其现实的主体价值、社会价值和国家价值。同时,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法律规制面临着现实困境,主要有主体困境、立法困境、执法困境、守法困境、制度困境等。面对如此复杂的现实窘境,需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制度层面去破解,进而推动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法规建设,促进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通过对河南省五所高校493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因子分析发现,大学生社会资本包括特殊信任、社团参与、交往、普遍信任和互惠五个维度。回归分析发现,社会资本诸因素中特殊信任、社团参与、交往和普遍信任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都具有正效应,大学生的上网时间和政治效能感对其网络政治参与也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网络行为失范,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其成因,既有社会客观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主观因素,针对这一社会问题,我们要有效应对,应从法律、道德、技术多方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加强网络立法,建立健全与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网络道德伦理建设,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加强网络技术的约束和加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推动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可能。网络政治参与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参与方式的直接性和隐匿性、参与途径的多样性和参与过程的便捷性。网络政治参与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它包括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回应性参与和主动性参与、理性参与和非理性参与等方面。扩大中国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应该从政府意识、电子政务建设、缩小数字鸿沟以及立法规范入手。  相似文献   

16.
网络政治参与作为新型的政治参与方式,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网络政治参与已经日益成为公民参与政治的重要形式。本文在对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分析基础上,揭示目前网络政治参与存在诸种问题,并提出以理论的夯实、制度的完善和实践的落实等措施来解决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文化,并且正以惊人的速度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已成为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主要标志,成为校园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大师生通过网络了解时事、学习知识、开展娱乐的同时,网络对当代中小学生的思想影响及传统的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提出的挑战就更加不容忽视。本文分析了网络文化对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就如何利用网络,拓展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18.
网络与政治结合衍生出网络政治参与,让民主党派政治参与的形式和手段更加丰富多样.民主党派组织及其成员通过建立网站、参与网络政治讨论、撰写博客和微博等方式参与到网络政治中来.民主党派成员的网络政治参与比普通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更趋理性和成熟,对我国网络政治建设有积极贡献,但其实效性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应当通过加强政府网站建设、优化民主党派网站内容、培养民主党派网络意见领袖、加强党派成员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建设等途径来提高我国民主党派网络政治参与的实效.  相似文献   

19.
网络监督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网络越来越多地介入人们的现实生活,成为信息交流和社会交往的一个重要渠道。本文对网络监督的涵义、要素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我们应当正确认识网络监督,不断进行规范和引导,建立起有利于网络监督的制度与途径,使网络监督成为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实现政治民主、建设政治文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从业人员是新的社会阶层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媒体时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引导新媒体从业人员发挥自身积极作用,为社会治理作出有益贡献,是新时代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社会治理的背景出发,通过对江苏地区的新媒体从业人员进行实证调查,探讨新媒体从业人员的政治参与问题.在描述层面,本文考察了新媒体从业人员传统政治参与和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情况、主要特征和存在问题.在分析解释层面,本文考察了新媒体从业人员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发现收入水平、媒介依赖与媒介信任等因素对新媒体从业人员的政治参与水平具有显著影响.本文的发现表明,激发新媒体从业人员有序进行政治参与、有机融入社会治理共同体,需要从拓宽其参政议政渠道、提升其媒介素养、分类引导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