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将面临诸多考验,文章着重对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受阻和农村的乡村文化观念落后困扰新农村建设的三个重要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关键要从农民最关注的事情着手,解决农村最迫切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
谢扬 《新视野》2006,(4):10-12
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落实逐步形成的一系列“重农政策”,避免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断裂、城乡断裂。城镇化是“十五”期间提出的战略,完善的中国城镇化战略应包括建设新农村。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城镇化的思路密不可分。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应该放在中部和东北地区。解决机制问题是建设新农村始终要关注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解决好“三农”问题,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好。本文论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四个方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党一贯的战略思想。早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开始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艰辛探索;邓小平的"三农"思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想的雏形;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胡锦涛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在江泽民"三农"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想,形成了理论上的新突破,对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指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全局高度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毫无疑问,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本文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制约因素与对策作些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6.
侯远长 《学习论坛》2006,22(3):46-4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一历史任务的提出,标志着解决"三农"问题新思路的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领新农村建设的全局.  相似文献   

7.
龚齐珍  杨艳萍 《求实》2006,(5):93-9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我们必须切实贯彻落实好中央的战略决策。当前,我们一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好建设资金主要从那里来的问题;二是要着力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解决好以谁为建设主体的问题;三是要因地制宜,有序推进,解决好怎样建设的问题,从而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是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正面教育,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难点问题,以党员“三卡”管理为抓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好的重中之重问题。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部署,阐明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上把“三农”问题的解决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新水平,开辟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0.
作为欠发达地区的揭阳、要扎实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跨越发展,就必须立足揭阳实际,解决好“三农”问题。文章分析了制约揭阳新农村建设的各种因素,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推进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是先行条件,发展经济是首要任务,公共事业是切入重点,基层建设是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