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文章在方法论意义上,对和谐文化的当代语境、中国传统思想史中关于"和谐"思想的主要含义、和谐文化的概念等问题进行分析诠释,目的在于使我们对和谐文化的内涵有一个较为清楚明白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有丰富的和谐思想,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宝贵财富。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深入分析传统社会中的和谐路径,这对我们培育和谐文化及树立和谐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3.
黄军华 《理论导报》2008,(6):24-25,29
借鉴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优秀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对当前我国的和谐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进行了认真梳理,探讨了其中可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借鉴的合理思想.  相似文献   

4.
和谐文化是相对于和谐社会而提出的概念,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思想文化体系,有着具体而深刻的时代内涵。在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和谐文化需要厘清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关系:人文教化、制度建设与和谐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建设和谐文化,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应是在继承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优秀成果、借鉴现代西方文化积极成果基础上综合创新而形成的现代文化形态。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要处理好主导文化和多元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的关系,为社会和谐提供文化价值理念、营造文化氛围、创造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6.
社会和谐是人类共同的社会理想,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不懈的追求。中国传统文化蕴涵丰富的和谐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文化根基。弘扬中华传统和谐文化,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一、以和而不同促进社会和谐中国是最早提倡和谐的国家。《国语·郑语》记载,早在西周末年,太史伯就提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和谐思想源远流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柳钦 《学习论坛》2008,24(4):61-65
综观中国传统文化,就会发现古人对和谐的理解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是一种大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世界的和谐.关于和谐的本质、和谐的价值以及如何能够达到和谐等方面,在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中也都有比较完善的思想论述.  相似文献   

8.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和谐文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显示出重大的时代价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认真发掘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发挥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质就是注重和谐即贵和.中国传统文化贵和特质表现在偏重和谐矛盾同一性的辩证思维、普遍和谐的思想、自然内部和谐的思想、人与自然内部和谐的思想、人与人和谐的思想、人与社会和谐的思想、人自身内部和谐的思想、国家、民族、不同文明之间和谐的思想八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贵和思想具有思辨性与实用性统一、多样性与层次性统一、主导性与非主导性统一、超时空性与负面性统一、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统一五大特点.中国传统文化的贵和特质作为中国的具体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规定和影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0.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自古以来就是人类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孔子说"和为贵",墨子说"兼相爱"。  相似文献   

11.
肖文 《党史文苑》2009,(3):65-66
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和谐思想,是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的智慧之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从自然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身心和谐、世界文明的共处以及终极价值的构建等角度,将传统和谐思想古为今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现实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和谐思想,是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的智慧之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从自然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身心和谐、世界文明的共处以及终极价值的构建等角度,将传统和谐思想古为今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现实借鉴。  相似文献   

13.
和谐文化思想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时代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和谐文化以在全社会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起到协调凝聚作用,是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新形势的必然要求。它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发挥意识形态的引导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把握住了自身发展方向;以包容性和开放性为特点,在与内部文化和外部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同时和谐文化思想又是对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和谐思想作为源远流长的东方文化传统和普遍的精神,已经成为中国古代各家各派思想学说的重要支柱和中国文化的人文精髓.这种多元共生、动态统一的文化理念,全方位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传统和谐命题的提出及和谐思想的生成与传播,昭示和彰显出和谐社会作为人类向往和追求是历史的必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资源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文化做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式和文化范式提出来,是一种与传统文化相承接,与社会基础相契合,与时代背景相适应的先进文化。和合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积累。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合文化已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价值取向。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和合文化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吸收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养分,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整合功能。要切实把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渊源,更加广泛而深入地借鉴和继承其内容。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性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本质特征.探寻和梳理传统和谐德育思想的源流与特征,对于构筑当代和谐德育的思想、理论基础,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寻求发展动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主干,儒家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儒家和谐思想包括自我和谐、人际和谐、群己和谐、天人和谐四个方面.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儒家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作用:一是有利于提高个人修养;二是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三是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四是有利于形成和谐生态观.  相似文献   

18.
郑奕 《唯实》2009,(8):52-56
儒家和谐观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道德哲学和生存智慧,在中国传统和谐观中占有重要地位。儒家和谐观在经济、政治、生态、文化和理想图式五个方面蕴涵了积极合理的思想内容,对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江涛 《唯实》2007,(3):71-73
行政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不可能沿用西方的理论,公共管理的中国化也就显得至关重要。通过中国式的思维和文化传统、民族心理对各种不同的公共管理理论加以整合,这个词汇就是“和谐”。和谐本身就是一种公共管理的思想,是中国式话语最具亲和力的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20.
郭素红 《世纪桥》2008,(5):49-50
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和谐文化的建设应该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和谐文化建设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着精神支撑作用,和谐文化理念蕴含着时代内涵,建设和谐文化要倡导社会和谐的正确价值取向。培养和谐精神,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立足于现实的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创新和发展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