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刑事附带搜查,是指执法者在执行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时,基于保护执法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安全和避免证据毁损或灭失的目的,搜查被追诉者的无证搜查制度。为协调我国关于刑事附带搜查法律规定的粗疏与司法实践较广泛运用之间的冲突,必须构建我国刑事附带搜查制度,其主要内容涉及到附带搜查的类型、范围及其保护性扫视。  相似文献   

2.
刑事附带搜查,是执法者在执行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时,基于"保护执法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安全"和"避免证据毁损或灭失"的目的,搜查被追诉者的无证搜查制度。为协调我国关于刑事附带搜查法律规定的粗疏与司法实践较广泛运用之间的冲突,必须构建我国刑事附带搜查制度,其主要内容涉及附带搜查的类型、范围及其保护性扫视。  相似文献   

3.
黄永 《中国人大》2010,(16):50-51
美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内容和运作 一.令状主义与非法证据的排除。根据美国联邦宪法修正案第四条的规定,警察在执行一项逮捕、搜查和扣押前,必须获得法官签发的许可令状,这就是刑事诉讼中的令状主义。令状一般是警察执行逮捕、搜查、扣押等的合法依据。对于通过非法逮捕、搜查、扣押等手段获得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关于人大代表人身特别保护问题,我国宪法、地方组织法中都有明确规定.代表法第30条规定得更为全面:“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许可,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被拘留,执行拘留的机关应当立即向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1979年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中,公安机关是唯一有权决定并执行拘留的机关,检察院与拘留权无缘。在1996年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中,虽然赋予了检察机关以拘留的决定权,但并未赋予拘留的执行权。而在实践中的情形,使得刑事诉讼法这一规定,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6.
正《代表法》第32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许可,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被拘留,执行拘留的机关应当立即向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对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如果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  相似文献   

7.
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三十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许可,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被拘留,执行拘留的机关应当立即向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  相似文献   

8.
●转变观念、树立人权保障意识●加强学习、提高执法水平●完善内部监督检查责任制●加强公安侦查部门与检察机关的配合与制约羁押是指对被依法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放在法定场所,予以强行囚禁看管的方法。羁押是与拘留、逮捕密切联系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经依法逮捕或拘留就不可羁押。拘留、逮捕是羁押的前提条件,羁押则是拘留、逮捕的必然结果。在我国羁押的任务是由公安机关的看守所承担的。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9条、第124条、第126条、第128条对羁押的期限有详细规定。然而,从新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的情况看,在侦…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行使侦查监督权。对人民法院行使审判监督权,对监狱等执行机关行使刑罚监督权。那么,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人民检察院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发生的职务犯罪嫌疑人不服逮捕决定、拟撤销案件、拟不起诉案件(简称“三类案件”)以及应当立案而不立案或者不应当立案而立案、超期羁押、违法搜查、扣押、冻结、不依法确认刑事赔偿、检察人员在办案中徇私舞弊、贪赃枉法、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等违法违纪行为(简称“五种情形”),又由谁来监督呢?法律没有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0.
与美国搜查程序现状比较,可以看出我国搜查程序设置相对粗糙。我国可借鉴美国搜查程序中的合理成分,完善无证搜查程序,增设同意搜查程序;扩大紧急情形下无证搜查的前提条件;引入一览无余原则;在扩大无证搜查的基础上严格排除非法搜查所获得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夜间禁止搜查原则之例外情形的规定是为了保障公民的权利与侦查效率而存在的,文章在分析了设置例外情形必要性基础之上,解析了夜间禁止搜查原则之例外的内涵,并对许可搜查、急迫情形、特殊场地等例外情形逐一作了分析评断。  相似文献   

12.
私人保安业,既是一种产业,又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其在解决犯罪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犯罪侦查与逮捕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被认为是美国司法系统中富有效率、反应迅速的组成部分。在美国的刑事司法体系中,公共警察的逮捕、搜查扣押权力无一例外地受宪法有关原则的制约,从司法实践中看,在遏制公共警察的逮捕、搜查扣押行为对公民权利的侵犯方面,无论是制定法还是判例法都有相应的规定。但对私人警务人员的逮捕、搜查扣押行为,法律却没有明确的规定。随着私人保安业在维护社会治安、预防犯罪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其对公民权利…  相似文献   

13.
"9.11"事件后,各国的反恐怖立法思维与技术路径具有一致性。反恐怖立法中警察权的强化,主要表现在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认定权、反恐怖工作组织与协调权、反恐怖的紧急处置权、反恐怖的特别侦查权等方面。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认定模式有三种,即司法认定、行政认定和混合认定。警察机关作为国家强力部门,在反恐怖斗争中处于主体地位,需要赋予其在反恐怖斗争中有权组织协调相关的反恐力量,还需要配置恐怖案件性质认定权、反恐怖行动的区域划定权、法律管制权等特别处置权。各国赋予了警察的特别侦查权以应对恐怖犯罪,主要包括预防性拘留、拉网式搜索、信息管控、延时拘留以及搜查、逮捕、窃听权扩大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据报道.今年6月12日,湖北省枣阳市某小区一业主因用相机拍录棠法院执法活动被拘留。法院签发的拘留决定书上写着:“非法录制法院执行活动,干扰法院执行公务。”该院院长接受采访时说,虽然没规定拍摄执法可以拘留,但习惯上是这么做的。  相似文献   

15.
刑事拘留是司法机关为查明案情对犯罪嫌疑人采用的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而在侦查案件时,常有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的规定使用该强制措施,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我们称之为错误拘留。《国家赔偿法》规定司法机关应对此承担国家赔偿责任。但是,国家法律中对错误拘留的规定并不详细,与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侦查机关的先行拘留权不易区分,所以在执行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有效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打击犯罪。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错误拘留的概念和内涵   《人民警察法》第 12条规定:“为侦查犯罪活动的…  相似文献   

16.
警察法知识问答问:公安机关在抓捕逃犯时,对抗拒逮捕的犯罪分子使用武器枪械,造成批捕在逃犯伤、亡或残废,有的花去成千上万的钱医治。请问,这笔医疗费应由谁出?答:根据《人民警察法》第10条的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遇有拒捕、暴乱、越狱、抢夺枪支或者其他暴...  相似文献   

17.
法博士信箱     
在下列情况下是否需要开《传唤通知书》法博士:近来上级公安机关在执法监督检查中,提出“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对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或者是通过侦查措施抓获的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都必须开《传唤通知书》,否则按执法质量考评扣分。请问:对于实行拘留、逮捕或者是公安机关通过侦查措施抓获的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时,是否需要开《传唤通知书》?贵州 彭定华彭定华同志: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0条、第64条、第71条、第92条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60条、第106条、第123条、第173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于不需要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  相似文献   

18.
刑事传唤时间能否与留置时间相加使用李鸿斌即将施行的《刑事诉讼法》第92条规定:“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最...  相似文献   

19.
《人民公安》2009,(6):53-53
法博士:公安机关异地执行搜查是否必须办理协作函?云南方力方力同志: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310条第1款规定.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需耍异地公安机关协作的,应当制作办案协作函件。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法中对搜查主体、搜查人员的奖惩和职责、搜查的执行和规则都有明确的规定。传统搜查制度包括有效保障原则、令状原则、合理根据原则和针对性原则。传统搜查制度体现了国家利益至上和人本主义的法律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